分享

孔子的锥心之问?(论语的故事-9)

 老玉米棒 2024-03-05 发布于广东

原典: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向孔子询问关于“尽孝”的问题,孔子回答:“现在的人们普遍都认为,只要能够给点吃的、给点喝的、给点钱花,就算是赡养父母了,就算是“孝”了。可是,家里的宠物猫狗、牛马牲畜,你一样在养啊?如果没有一颗发自内心的真诚,没有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感恩和敬爱,“父母之养”和“宠物牲畜之养”,有什么区别?”

评析:

在通篇的《论语》中,有很多人都曾向孔子请问和探讨过关于“孝”的话题,比如就有“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子夏问孝”等等;而孔子的回答呢,也都不尽相同;而唯独这一句,笔者认为:对我们当今时代的人们来说,也依然不啻是锥心的一问,振聋发聩!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可以见到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我们所珍爱的宠物,宠物病了,你会心急如焚、想方设法地去医治;宠物脏了,你会不辞辛苦地为其洗澡梳理;宠物饿了,你会不惜血本地用专业口粮伺候;宠物死去了,你会好几年都思念不已,甚至还伤感流泪。尽管笔者,非常地能够理解:宠物与你相依为伴,甚至相依为命的心情;家里的牲畜呢,也可以默默无言,驱使劳作,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孔子的这“惊天一问”却在提醒我们:你的宠物牲畜,到底和父母长辈,该如何区别?

你对宠物的尽心,可曾尽心于父母?你对牲畜的付出、关怀和心思,是否也能同样用来去孝顺父母?而即使你自以为是地,认为是非常的“孝顺”:在实际生活每一天里,在“赡养父母”和“养护宠物牲畜”之间,你实际投入精力更多的,是谁,是父母吗?我们大家,都来问问自己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