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根生和郑俊怀究竟是谁成就了谁?

 东方文捷 2024-03-05 发布于天津
2020-11-09 15:17:06    来源:蒙媒

说起中国的乳业江湖,有两个人不可不提,一个是伊利曾经的大当家郑俊怀,一个是蒙牛曾经的大当家牛根生。

关于牛根生和郑俊怀的关系,如果大家关注新闻的话,应该有所了解。当然,也有一部分年轻些的朋友对于他俩的关系不甚明了,那我们先简单来回顾概括下他俩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牛根生曾经是郑俊怀的下属,郑俊怀曾经是牛根生的伯乐。当年的牛根生,要学历没学历,要技术没技术,只好进入呼和浩特回民区奶食品加工厂(伊利前身),当时的工作就是刷奶瓶,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牛根生当了刷奶瓶工人一年后,郑俊怀出任回民区奶食品厂厂长,自此两人相识。在之后的接触中,牛根生的聪明才智逐渐被郑俊怀所赏识,郑俊怀大胆提拔牛根生,牛根生自己确实也有能力,由此一步步做到伊利副总裁的职位,逐渐成为郑俊怀之下最有权力的人。

当时的牛根生,可以说是伊利的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他所管辖的部门创造了伊利80%的销售额,因此他的能力受到了一众员工的敬重。可以说,当时的牛根生在伊利的地位可以说举足轻重。

到了1993年,郑俊怀通过股份制改造,成立伊利集团,出任董事长。三年后,伊利上市,成为了国内,尤其是内蒙古最为耀眼的企业。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牛根生与郑俊怀之间的关系愈发迷离,直到牛根生发现他与郑俊怀之间貌似有了一些之前不曾有的隔阂,于是他感觉自己可能功高震主了,由此选择了辞职。

辞职后的牛根生,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创建了蒙牛。牛根生的确是个人才,经过短短几年之间,便使得蒙牛以火箭班的速度迅速成为了国内重要的乳制品企业,成为了伊利最大的同行竞争对手。

至于伊利和蒙牛以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伊利还是哪个伊利,蒙牛已经不是当初的蒙牛了;牛根生还是那个为人处事令人钦佩的牛根生,但郑俊怀却不是当初那个叱咤乳业风云的郑俊怀了。

时代变了,江湖变了。但要说牛根生与郑俊怀,究竟谁成就了谁,真不好说,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郑俊怀,伊利也办不了这么大;没有牛根生,蒙牛也诞生不了。郑俊怀是牛根生的伯乐,有知遇之恩;牛根生是郑俊怀的得力助手,有相助之情;客观讲,他们两人互相成就了彼此;如果没有其中任何一个人,可能他们的结局也不是现在这样!

对于牛根生和郑俊怀之间的关系,你怎么看?


牛根生:41岁离开伊利后,创建“蒙牛集团”,

如今怎么样了?

在乳制品行业当中,有两大龙头企业也是进行了多年的竞争,他们就是伊利和蒙牛。很多人觉得这两家品牌一向是针尖对麦芒,掌舵人应该是从不交流才对,但实际上,蒙牛的创始人曾经就是伊利的员工牛根生,在他41岁离开伊利后,便创建了“蒙牛集团”与伊利抗衡,那么如今他怎么样了呢?

一、崭露头角

牛根生从小就是一个苦孩子,因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当中,父母养育不起他,便只能选择抛弃了他。幸运的是,他被一户养牛的人家收养了,至此之后,他才被起名为牛根生。收养之后,他也没享受过幸福的日子,毕竟收养他的这户人家也不是很富有。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牛根生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曾经做过喂马工,还卖过菜,虽然这些工作可以勉强让牛根生维持生计,但是他却并不热爱这些岗位。直到后期,他成为了大黑河奶牛场的一名员工,他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工厂,他担任的是养牛工的职位,而这份工作他做了足足5年的时间,在机缘巧合之下,他终于进入到了伊利的工厂进行上班。由于没有学历也没有经验,他只能从最基层的工作干起。金子永远都会发光,虽然刚开始,他只不过是一个洗瓶工,但是对待每一份工作,他都勤奋刻苦,所以很快他就成为了车间主任,到后期一路晋升到了副总裁的位置。

这条晋升之路,我们说起来容易,可只有他本人才知道,在这十几年的过程当中,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幸运的是,所有的汗水都换来了回报。在进入到伊利的高层之后,他为了让伊利能够获取更高的收益,便推出了一系列的营销方案,在他的努力之下,伊利的销售量也是节节高升。

其实牛根生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看到了营销的重要性,一个广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让消费者铭记于心。就比如说牛根生推出的苦咖啡雪糕广告,广告词当中的一句“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给民众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么民众在购买雪糕的时候,当然会优先选择这款产品。

有了牛根生的操作和推广,伊利的雪糕销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为他的优秀表现,所以也被称之为是当时的销售王。按照常理说,公司应该更加的重用他,但由于当时的上司觉得他业绩过于突出,便想要架空他的职位,在悲愤交加的情绪驱使之下,牛根生还是决定体面地离开。

二、自立门户

虽然离开了伊利,但是牛根生的人生并不是没有方向的。在伊利工作的这段时间内,他感受到了自己对乳品行业的喜爱,所以在1991年,41岁的牛根生就带领着自己当初的部下,共同成立了一家新的乳品公司,而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蒙牛乳业。

其实当时的蒙牛乳业规模是非常小的,注资资金也才只有100万。在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根本找不到乳源和工厂,这就让牛根生的创业之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于是他便采用了逆向思维,既然自己目前的奶源不够充足,那么就先做销售。

他联系了众多的牛奶产品工厂,签订了相应的合同,让这些工厂变成自己的加工车间,而他则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销售上。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他这一番操作是离谱的,可是他只用了2~3年的时间,就让蒙牛的发展状况迎来了改观。

在后期,为了进一步的推动蒙牛向前发展,他又采取了之前的营销策略,让蒙牛获得外界的广泛关注,提高了曝光率。在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蒙牛的表现越来越稳定,并在2014年成功上市,一经上市就获得了投资商们的青睐,随着不断的发展,他们成功坐上了乳业帝国的宝座。

三、遇到挫折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2018年,蒙牛和伊利争夺北京冬奥会的赞助权,最终蒙牛还是不敌伊利,错失了这次机会。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之后三聚氰胺的事件突然爆发,也让整个乳品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在这其中蒙牛受到的干扰最为严重,亏损的资金达到了9.5亿。

亏损了资金,让蒙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蒙牛的股票也出现了波动,一度面临股权危机。虽然牛根生后期在曾经校友的帮助之下,度过了难关,但是蒙牛后期的发展却再难回到巅峰,与伊利之间的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

结语

而牛根生也选择在2021年正式退休,退休之后,他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都投入到了慈善事业当中。牛根生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企业家,他的领导能力和决断能力是值得称赞的,而在退休之后,他还懂得为社会做贡献,像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才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离开蒙牛后,牛根生现在在做什么?

知乎用户Y6MKDY

知乎用户Y6MKDY

主谈财经,偶尔谈谈社会热点、工作和生活。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是蒙牛乳业发布的一则公司董事变更通知,说蒙牛创始人牛根生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同时,有6人入驻公司董事会,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这6人中,其中有3人均属中粮集团。

这是一则企业人事变动的消息,如果不是牛根生三个字,很难引人注意。但是就是牛根生,让人感怀万千,他曾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十年之前,他和他的企业几乎每天占据财经版面的头几条,他在伊利有一段高亢又悲情的职业经历,在蒙牛又有一个荡气回肠的创业故事,他也曾经是三聚氰胺事件的众矢之的……无论好新闻还是坏新闻中,他都曾一直飞在风口浪尖上,但是,自2009年蒙牛被中粮收购后,他突然就沉寂了,已经好多年不再出现在新闻上了。就算偶尔出现,也是寥寥数语,基本是一个企业家从一线退到二线乃至隐退的证据。

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牛根生其人其事。说起牛根生,就不得不先说一说他跟伊利、跟郑俊怀的故事。

牛根生幼年身世坎坷,父母生下他后养不起,就以50元的价格卖给了养父母,更不幸的是,14岁时候养母去世,19岁时候养父去世,他从一个弃儿又变成了一个孤儿。20岁顶替养父职位进入回民奶食品总厂工作。

在这里,他遇到了郑俊怀,这是他人生的伯乐,后来又成为他人生的拍砖人。

1983年,33岁的郑俊怀从呼市奶牛公司招待所所长的位置上调任呼市回民奶食品厂任厂长,上级领导希望这个“鬼点子多”的人能把这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厂盘活。

当时,刚25岁的牛根生,是洗瓶车间的一位洗瓶工。

几乎相同的童年悲惨遭遇,让刚进厂的牛根生跟郑俊怀惺惺相惜,而这位懵懂能干的年轻人对踌躇满志的新厂长发自内心的充满崇拜。牛根生自然也得到郑俊怀的格外关注,不久把他提拔为产品测评组组长。

1993年,郑俊怀为总经理,牛根生升为副总经理之一。1996年,郑俊怀成为集团公司董事长,牛根生担任主管生产和销售的副董事长兼副总。

牛根生浑身干劲,为人仗义,业务能力强,当时公司八成以上的营业额都来自他主管的事业部,集团上上下下都视他为伊利的实际管理者。

遗憾的是,牛根生风头太过,功高盖主,在公司的地位引起郑俊怀的忌惮。

1999年,受到排挤的牛根生不得不离开伊利。因为他的牵连,原来跟他一起的老部下也遭到打击,大家找到他,撺掇他领头创业。为了自己也为了不辜负兄弟们的信任,牛根生与十几个老部下筹集了100万资金,注册了一家乳业公司,取名“蒙牛”,开始创业,更没想到,由于他平时做人侠义,有300多个员工不顾伊利的优厚待遇和前程,跑出来跟他一起创业。

创业是阶段是艰苦的,也是充满激情和干劲的。当初的蒙牛,从一间破厂房起步,在伊利的围追堵截中发展起来,从2007年开始,蒙牛连续三年在业绩上全面赶超伊利。

就在蒙牛风头无两的时候,2009年爆发了三聚氰胺事件,这是蒙牛的转折点,也是牛根生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虽然当时伊利、蒙牛、光明等多个奶企的奶粉都被检测出三聚氰胺,但创始人名气最大的蒙牛首当其冲,蒙牛直接损失达到20亿。

蒙牛业绩在十年以来首次出现严重亏损状况。更危急的是,当时外资虎视眈眈,提出收购,为了避免蒙牛落入外资企业之手,牛根生以“万言书”向校友兼商界大佬们寻求帮助,联想的柳传志、新东方的俞敏洪等对牛根生施以援手。

2010年,中粮集团的宁高宁以中粮集团名义认购了蒙牛20%股份,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

当时来说,宁高宁的出手可能颇有几份侠义的情分,也符合他“红色摩根”的运作做派,但就是这次并购,牛根生跟蒙牛的关系也开始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据说,一开始宁高宁反复强调,未来蒙牛的经营管理,还是以牛根生团队为主。但实际上,被纳入中粮后,蒙牛的命运已不完全在自己手中。

随着中粮对蒙牛渗透的加剧,原蒙牛创始团队开始逐渐退出,直到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的彻底退出,去“牛”彻底完成。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蒙牛原来的创业团队跟中粮的思路完全不是一个调子,蒙牛的团队是盯紧乳业,往纵深里挖,而中粮是纵横捭阖并购为主,这跟宁高宁的个人风格有关。

从2006年空降中粮,在宁高宁掌舵中粮集团的11年里,共发起50余起并购,将中粮的资产总额从600亿带到了4600亿,先后涉足新疆屯河、中土畜、中谷、华润酒精、深宝恒、丰原生化、五谷道场、蒙牛等公司,宁高宁也因为擅长投资并购获得了有“中国摩根”的称呼。

蒙牛作为中粮的一个棋子,战略走向自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进入中粮体系后,从2010年到2018年8年内,蒙牛开始频繁收购国内其他乳业公司,连续收购了君乐宝、雅士利、中国圣牧。当然,这些收购都一直难逃亏损“魔咒”。

一段时间内,媒体对蒙牛的认知印象就是买买买。有记者回忆,期间每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都会问的一个问题是:蒙牛还会收购什么样的企业?

经营理念不同,自然就导致人事的调整,谁掌握着股权,谁就对人事有话语权,蒙牛自进入中粮系统,人事就一直做调整。加上中粮自身人事的变化,更是引起蒙牛的变化,从2009年并购到现在,中粮先后经历三次董事长更迭、两次总裁变动,受此影响,蒙牛内部也在不断地调整:

2011年6月11日,在中粮收购蒙牛后牛根生宣布辞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一职,同时捐出所持全部蒙牛股份。

宁高宁为董事会新主席。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担任内蒙古蒙牛董事长。由宁高宁“钦点”的原中粮地产副总经理孙伊萍接任蒙牛总裁。这次变动被认为是中粮加速向蒙牛渗透的一大步。

2016年宁高宁调任中化集团,赵连双接替宁高宁成为中粮集团董事长后,随即中粮集团副总裁兼战略部总监马建平接替宁高宁成为蒙牛董事长。

原雅士利总裁卢敏放接替孙伊萍任蒙牛总裁。

2018年赵连双退休,随着中储粮董事长吕军调任中粮集团董事长,蒙牛内部核心高管团队在所难免地又发生变化。

2019年年初,马建平卸任,转由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出任蒙牛董事长。

2019年4月末,履职仅仅3个月的于旭波辞任。蒙牛宣布当时的中粮集团副总裁及中粮我买网董事长的陈朗接替于旭波成为蒙牛新一任董事局主席。

……

对一个企业来说,频繁换帅,怎么可能奢望它有长远的战略,好的发展呢?

加之接二连三的并购,让蒙牛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和时间来消化,蒙牛在2014-2016年三年间营收缩水,净利润扭盈为亏,跟竞争对手伊利也开始拉开了距离。

实际上,蒙牛这些年频繁的人事变动实质是蒙牛内部中粮系、达能系、老蒙牛系在不断调整磨合,但这期间,蒙牛的创业团队力量式弱,直到慢慢被剔除出管理层。

当然,这期间,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也曾以“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回归。2016年,58岁的牛根生以“战略顾问”的身份再次出山,蒙牛相关负责人当时曾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牛根生非常了解蒙牛的发展,对行业也非常熟悉,邀请他加入蒙牛战略委员会是为了充分整合各方力量,确保蒙牛制定出更好的发展战略。”

这寄托着许多人重振蒙牛的希望,但消息只是昙花一现,没有任何后续和水花。

失去牛根生和其创业团队的蒙牛真成了“懵牛”,再也没有了当年出其不意的妙招广告, 蒙牛和伊利已经不在一个量级,营收相差百亿,2019年二者营收相差109.8亿。

很多人都关心离开蒙牛的牛根生在做什么。

其实这些年,他已经逐步由企业家转型为慈善家。11月30日深夜,蒙牛公告说牛根生彻底退出蒙牛的原因是因退休并拟将更多时间投入慈善工作,此言并非全是官话。2004年,牛根生创立“老牛基金会”。老牛基金会以“发展公益事业,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创立以来已发展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的公益慈善项目50多个。除了慈善工作,牛根生还涉足了烘焙、零售、教育、高新技术等领域的投资项目。

目前,牛根生过着隐居一样的生活,2013年时候,有媒体问他为啥不爱出席慈善会议?他说“我不想给慈善带来麻烦,所以我说不上杂志,为什么?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做好事不出名,出了名有什么意思呢。”这可能也是他后来很多年不再出现在媒体中的一个原因吧。

现在关于他的新闻不多,但是江湖一直没忘记他。他是一个有财而不爱财的人,在伊利时候,单位给牛根生发108万年终奖,他随即全部分给大伙。因为工作干得好,单位曾经奖励他18万,领导是希望让他能给自己买辆好车,结果他却用这18万给员工买了4辆面的跑运输。2011年,牛根生捐出了持有蒙牛集团的所有股份,意味着他突然成为巨富之后,钱还没有到手,又立即放弃了。截至2012年,牛根生及其家人累计捐赠资产价值近45亿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