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尹后庆|新优质学校的底色与深化实践的路径

 天下知仓 2024-03-06 发布于重庆

导  读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形势下,新优质学校要回应新问题、新挑战,但也要持续打好底色。新优质学校要打好底色,坚持从“教育认识”“教育观念”走向“教育理念”,这个理念不会随着阶段性任务变化而变化;要直面挑战,即在实践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给出答案;要创新路径,即把握好“新”“深”“实”;要抓住关键,即促进“双新”课程改革落地。



新优质学校的底色与深化实践的路径


尹后庆

2011年,上海市推出新优质学校建设项目时,只有43所市级项目校,而现在已有很多新学校加入这个行列。随着这项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不少兄弟省市的学校也加入这个行列中。新加入的学校有很多新的创造,非常有激情,都希望在这个平台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坚守新优质学校的底色。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回应新问题、新挑战,推陈出新,但也要持续地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打好底色。所谓“底色”,就是坚守新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如针对教育中出现的功利主义现象,新优质学校从一开始就提出“回归教育本原”的核心理念。并提出“三不”原则:第一,不争抢生源;第二,不从追求分数的角度认识教育的价值;第三,在没有额外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办好所有的学校。[1]这是新优质学校项目建立之初提出来的,如今是不是要作出改变呢?也许现在发生了很多新的教育现象,还有许多教育现象并不符合教育规律,这就需要从“回归教育本原”的角度加以分析。对背离了教育本原的现象,我们就要去克服。最近,我到某地一所学校考察,我问他们有没有教研。学校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学校的教研今年有进步。什么是进步的标志呢?是几篇文章获得了县里教研论文的优胜奖。其实,真正有作用的教研是针对本校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的制度、氛围、组织及其效果,这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我们往往会把考核工作的指标作为追求目标,忽略了做这件事情的本身意义与价值。因此,教育就要始终解决这样一个底色问题。

坚守新优质学校的底色,不等于不要原基础上的新发展、新提法。不断有新的学校参与进来并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基础上进行实践,不断产生新的成果。新优质学校是一种世界性的、国际教育普遍关注的学校发展问题的实践探索。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持续研究,要从整个世界、整个中国、整个上海基础教育学校持续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重大阶段性抉择的角度思考现今学校教育发展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新优质学校是不断发展的,它始终不渝地追求教育的本原,回归教育的本原,同时又不断迎接新挑战,探索新问题。因此,它是一座富矿。

一、新优质学校应该坚持哪些做法

(一)打造底色:从“教育认识”“教育观念”走向“教育理念”

所有人都有教育认识,但教育认识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问题,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知与不知”的层面上,而是要继续发展。新优质学校的底色一定是追求教育理念。这种理念的第一步可能是认识。教育认识是在实践中通过感性所认识的一些教育基本要求。教育认识最初往往是基于经验的,当然,慢慢地经过总结也会提炼形成理性的认识。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碰到一个实践的问题,往往会从经验出发解决问题,但经验需要上升成为理性,从经验到理性的过程应该是经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读一点书,逐渐通过实践,通过理性的学习思考,慢慢地形成更高层次的教育认识。这时,我们会感到只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必须进入第二个层次,即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与行动连接的,观念支配行动。观念本质上是一种认识,当它慢慢成为一种有倾向性的认识,能不能再向前发展呢?此时,则要向第三层次发展,即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一种价值取向。认识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观念解决行动问题,理念解决的则是价值问题。教育理念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成熟的教育思想。新基础教育用了“教育信条”这个词,它是一种教育的信仰。这种信仰是稳定的、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当然,理念一定是有个人倾向的,提倡什么、追求什么,是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有情感。理念作为一种理想化、科学化追求的教育信仰,在现今的新优质学校中追求的就是回归教育本原。因此,我们都应该防止实践中任何可能脱离教育本原的现象出现。

新优质学校要凝练体现学校价值追求的理念。这个理念不会随着阶段性任务变化而变化。尽管我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但在完成这些阶段性任务背后,应该有不变的理念坚守与遵循。从这个角度讲,必须把新优质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凸显出来。不仅要使现有的工作朝着这个方向进行下去,还要带动不断加入这个群体的新校长理解并且践行。我们应该逐渐从教育观念走向教育理念,并毫不动摇地追求——将“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转变为实践,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提升学生学习的生活质量,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等等。[2]厘清新优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背后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我们才能继续向前发展。

(二)直面挑战:在实践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给出答案

在教育大变革时代,党和政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全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校长、教师要直面挑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直面挑战是校长、教师、研究人员成长的机会,离开实践,我们将一无所有。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面临的实践问题往往是在不断变化的。

比如,两年前的“双减”,既有同过去长期坚持的一致的内容,也有新的要求。在应对这些不断变化的新挑战时,我们要明白其中的变与不变,以科学的价值观作出专业判断。在解决这些实践问题时,基本的教育追求和教育信仰这条主线是不变的。比如“双减”,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达到某一个指标,有的学校就想方设法去达到。这件事情本身没错,但我们应思考我们追求的究竟是仅仅达到这个指标,还是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指标并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当教育工作者追求某一个指标时,必须寻找指标中间隐含着的教育意义。例如,很多学校在“双减”后,提供课后服务,放学时间从下午3:30变为5:30。增加的两个小时,怎样按照育人的规律设计?如何处理与前面的五六个小时之间的联系?怎样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被割裂?因此,不仅要完成上级的任务,还要把上级的规定按照专业的符合教育规律的要求转换成学校的管理行为与教学行为,使落在学生身上的安排能够呈现出对其身心发展的意义。

要做到“变”与“不变”,内心要有定力。这个定力就是打好底色,就是要形成科学、稳定的教育理想、教育信仰、教育追求、教育信条。

(三)创新路径:把握好“新”“深”“实”

新优质学校是对教育本原有共同理解和追求的学校。这些学校自觉地聚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一道行政命令,而是通过专家与校长群体的共同学习和互相启发,通过积极实践,逐步地积累实践成果和人才队伍。新优质学校是校长的成长摇篮,也是办学经验的培育基地,更是教育思想的孕育之地。

基础教育要处理好功利与非功利、短期功利与长期功利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摆脱功利而是更多地追求长期的功利。比如,在教育理念追求下,创造出中国式的学校发展理论与实践,它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我们追求育人的长期价值,不是学生在学校的分数,而是真正为其终身发展打基础。因此,新优质学校倡导的,应是“新”“深”“实”三个字。

1.求“新”。什么是求“新”?即直面新问题。我们不能对新的问题漠然处之,必须敏锐地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创出新路径,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例如,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发布后,每门学科应怎样追求核心素养,应怎样进行学科实践?应怎样进行问题化、项目化、情景化的教学?探究式学习在学科学习中如何组织?面对家长新的想法与问题应如何应对?因此,要用新的思路、新的策略解决新的问题。对于新优质学校而言,求“新”是学校及其领导引领持续发展的一种品质。

2.求“深”。一味求“新”难免浅尝辄止,求“深”才是行动背后的理论逻辑以及体现持续行动所追求的价值。科研人员不能仅对实践作出表面的归纳,更要说出背后的“道”与“理”。新优质学校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值得学习推广。

新优质学校是不断发展的,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新优质学校建设既不是一个口号问题,也不是一个具体做什么事情的问题,而是对行动背后的理论逻辑与价值的追求。这就是求“深”。

3.求“实”。新优质学校要有理念与价值追求,要有体现这些理念与价值追求的办学思想、育人目标,还要将其付诸办学实践,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我们要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既要有立足长远的教育思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真抓实干。要把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切实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当下行为,即三个“实”: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

说实话,就是直面学校教育发展的真实问题,不回避、不掩饰,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痛处与难点,这是发展的起点。

做实事,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真实办法,搭建从当下出发实现教育理想的可靠路径与桥梁,采取落实改革要求的有效措施,一个一个任务去完成,一项一项地去抓实,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求实效,就是要有定力,坚持做认准的事情,坚持做正确的事情,直到做出效果,让我们的师生受益,使学校的面貌一点一点地改变。坚持下去,离新优质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4.抓住关键:促进“双新”课程改革落地。新优质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面对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要抓哪些重要问题才能真正将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通过专业的、智慧的转化落实到学校和班级,转化为所有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落实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成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素养导向是公认的路径与方法。

新优质学校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审视办学行为与教学行为,然后选择改革项目、改革任务,在校长引领下逐一完成这些任务。有观念认为,进入新优质学校建设项目的学校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新优质学校项目是薄弱学校改进项目。其实不然。所有学校都应该追求回归教育本原,它的意义与价值是面对所有学校的。当然,不同水平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起点是正常的,但如果因为一些学校在新优质学校群体中比较薄弱,就认为薄弱学校应先把成绩搞上去,再来搞改革,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例如,上海新优质学校普陀区洵阳路小学20年前就是一所薄弱学校,但它的改革路径并不是不讲科学规律地“先把成绩搞上去”,而是通过教育改革,通过科研、教研,使学校回归教育本原,最终成为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因此,课改并不是难以实现的“高精尖”项目。课改所提倡的就是解决好当下学校的教育问题,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到促进所有学生学习的科学路径、方法。它既是改革,也是解决薄弱学校的一个重要路径,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二、新课改对新优质学校研究意味着什么

(一)要重视学科知识的结构化

在新课程方案里,学科教学仍然占了很大比例。学科教学怎样实施才有效?不仅仅是花较少的时间获得较高的分数,也是指学科学习本身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在这里,我用了学科知识结构化的概念。学科知识结构化是什么含义?学科知识有三个组成部分。

首先,用符号表达的学科知识体系。从解释性意义的角度看,知识是用符号表达的。科学家是用符号发明知识的,知识的学习也是通过符号实现的。没有符号学科知识就不能呈现出来,没有符号我们就不能学习。学习是通过学习符号进行的,如语文汉字、英语拉丁字母,数学也是用符号的,化学、物理都有许多符号。因此,我们要从符号学习开始。但符号只解决知识体系的解释性意义,解决知识是什么。其实,知识还有另外两个组成部分。

其次,知识的逻辑体系。哪怕是一门学科,它本身也是系统的。学习知识不能只学习知识的一般结论,或者说这个结论没有系统化,也是不行的。系统化的背后需要有强大的逻辑体系支撑。因此,逻辑体系应该是学科学习的内容。如果我们只是学习碎片化的知识,不关注知识背后的逻辑体系,或许考试得分还可以,但如果碰到问题,还是一脸茫然。很多课堂教学就是因为不关注知识的结构化,不关注逻辑,而出现这种状态。

最后,知识的价值体系。知识是有价值的,其意义在于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遮蔽了这些意义,遮蔽了它的逻辑结构,只是让知识变成记忆的符号,用来记忆背诵,应付考试。但知识的逻辑结构问题,不是靠一节课就能解决的。单元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知识的结构化,能够完整地理解知识的解释性意义,能够更好地理解用符号表达的知识背后的强大的逻辑意义。特别是当通过结构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时,知识的应用从知识点走向结构化的知识,知识的应用价值也在不断上升。学习者会越来越感觉到知识是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越来越感受到知识的价值。

学科知识本身有这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在教学中后两个部分往往被忽略了,被遮蔽了。对这两部分的学习,不能用你讲我听和记忆、背诵、考试、测验的办法,而要让大家在学习中尝试应用,即学科实践。因此,学习就是用情景化、问题化的方式使知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的过程。假如知识学习只是停留在用符号表达的知识的解释性意义上,没有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结构,也没有理解知识的完整意义,就无法达到这门学科所要求的核心素养。想要达到学科核心素养确立的培养目标,就要改变学习方式,不能只是我讲你听,不能只是在课堂中学习,而是要进行单元设计。如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积极探索单元设计,该单元设计既有知识单元,还有学生的学习单元;既有课堂的学习,又有学生活动,还有综合性的活动,实现三位一体知识学习的全部目标。[3]情景化、问题化、项目化、探究式学习是落实学科知识三个部分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引入情景和问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引入,还能将问题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加学科的结构化,让知识生活化,联系生活。

前面讲的三位一体,是知识、逻辑、价值的三位一体。可以是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可以是跨学科,也可以是超学科的。结构化还包括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这也是一种结构化。因此,学习方式是接受式的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也是一个结构。有人问我,在学科学习中,探究式与接受式要占多大比例?其实,在单元设计里,既要保证学生理解知识,又要让学生听中学、做中学、悟中学,就要从学习的角度,整体进行单元设计。至于具体比例,则需要各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安排。

(二)要强调“学科实践”

学科实践是运用学科概念、学科思想、学科工具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学科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行结合的学习方式。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科实践,它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是学科层面落实和培养核心素养的创举。它是一种以“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为表现形式、以“体验和感悟”为内在特征的学习活动。比如,培养学生用学科的独特方式学习学科: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语言、数学的学科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用体育的方式学习体育,用参与艺术实践的方式学习艺术。如果语文没有阅读,科学没有实验,体育没有锻炼,那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就丧失了,因此,学科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三)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1.核心素养与知识点的关系

学习知识是从知识点开始的,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上。知识的结构化,就是要从课时走向单元,从单元整合走向大概念,而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贯穿始终。学校在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时,一定要从课时到单元,从单元到学期,从学期到学年,覆盖整个学段,实现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如美育,不仅传授技能,还是一门哲学,教人做人,是教人选择,是教人区分真、善、美,假、丑、恶。所以,从知识点走向核心素养,就是让人学会这门学科所倡导的学科思维、学科观念,通过学科逻辑的掌握,找到这门学科的意义。   

2.高阶思维与低阶思维的关系

高阶思维是可以培养的,而低阶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不是只有少数创新拔尖人才才有高阶思维。我们应当培养普通学生的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有丰富的内容,例如,让学生计算每天完成各门学科家庭作业的时间,并对比前一天的情况作出改进。这种思维就超越了认知,它是元认知性质的,是高阶思维,完全有可能培养。所以,在课改中一定要解决好高阶、低阶思维的关系。

3.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

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每日上午教学以学科学习为主,主要的方式是接受式学习,下午以活动类、实践类、探究类为主,主要的方式是探究式、体验式学习。两种方式结合:可以是课内边讲边练,讲练交替式结合;可以是课内听教师讲课的接受与课外实践操练体验的结合;可以是一段时间的接受式学习后,对一个知识主体或知识模块通过一个大主题的探究活动进行体验,这样就产生了主题探究活动;还可以是对几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在接受式学习以后,用做项目的方式进行体验的结合。

4.综合评价与纸笔测试的关系

知识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需要学习的,这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需要。为确保实施的效果就要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从育人的角度来讲,需要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涵养”。涵养和教育是日常的、持续的。如果说日常的教育评价是促进和激励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那么它一定是过程性的,一定能激发和推动学生在过程中“涵养”的生成。因此,我们需要多样化的、多种评价方式组成的过程性评价。

5.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关

要把生活逻辑、学科逻辑系统地整合进学校课程实施方案里。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学生应当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社会能力。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生存,一定是既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又要融入社会。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仅有知识,仅会考试,仅是教育培养其成为一个大学生,这种形式上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追求的是实质的东西,即培养人。这样既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又能够实现个人精神充实与升华,实现自我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学习中的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必须结合。因为我们的着眼点是人,是大写的人。


参考文献:

[1] 胡兴宏. “新优质学校”追求什么[J]. 上海教育科研,2015(3):5-6.

[2] 汤林春. 试论新优质学校的价值追求[J]. 中国教育学刊,2023(3):43-47.

[3] 杨洁. 单元教学设计:让素养立于课堂[J]. 上海教育,2023(13):24.

作者单位: 

尹后庆    上海市教育学会

本文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2023年第8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