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深度)

 情感文摘 2024-03-07 发布于广东

白落梅在《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里写上这么一段话:

“一剪闲云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华。一世浮生一刹那,一树菩提一烟霞。”

人生不过是,一湖春水,一座夏城,一路风尘。

只有找回心灵上的故乡,人才不会在匆忙之间,迷失了自我,在欲望关头,抛弃了自己。

人生的终点,早晚存在,但好在一个人能够在山水岁月里,静静地领略其中的趣味。

然后,让心灵放下包袱,让自然滋润心田。

古训说,一动不如一静。

一个人只有静下来,才能够真实惬意地体验着生活岁月的美好和宁静,

如此,让时间慢下来,让心情静起来,遇到问题,心就不乱了,遇到事情,也就从容了。

最终,日子才能够过得越来越淡定从容,而自己也能够放慢追求的步伐,让自己真正做一个心静如水的人。

于此,在人生当中,在无声之处,听见花开的声音,聆听鸟儿的叫声,也找回了内心的自己。

心静,即安

苏东坡有一间取名叫“雪堂”的屋子,屋内除了四壁都是雪画之外,别无他物。

但是,就在这小小的屋子里,却让苏东坡感到无比的平静,灵魂丰盈。

因为在这个房间里,苏东坡可以随时随刻忘却了门外的那个琐事不断,烦事不停的世界。

当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安静的时候,才能够享受到生活里的清闲和自在。

正所谓“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繁华热闹,山珍海味,广厦万千,都不过是欲望在作祟,是诱惑在推拉。

一个人,但凡想要满足某些欲望,得到某些诱惑,背后一定需要付出相对应的代价。

就怕,很多人明明没有想清楚这些背后的代价,却让自己义无反顾地“葬身火海”。

《素书》中说:“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一个人活着,其实心态越简单,生活就越平静,生活越简单,人生就越快乐。

因为只有学会筛选欲望,扛住诱惑,我们的内心才会走向安静,平静。

过度的欲望,最终只会演化成奢望,而奢望在不断扩大的时候,只会消磨着自己,消耗着自己。

最终,自己也就无法搞清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真正适合自己的又是什么。

懂得静下来,欣赏生活美景,人生风景的人,才能够越活越从容,越过越自在。

世事如过往云烟,静下来,我们的内心才会越来越安定,觉得越来越有安全感。

慢下来,提升自己

当然,我们谁都有欲望,都有所谓的七情六欲,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显然,只有经过认真筛选,仔细思考过后的目标和理想,才是一条更值得走的路,也是一种更正确的选择。

然后,我们才能能够在静下来的过程当中,想方设法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拼尽全力去坚持。

在安静的过程当中,哪怕日子过得简单平凡,甚至是枯燥乏味。

但是,正是我们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光,所以我们更愿意,更心甘情愿地做出改变。

哪怕这些改变,对于我们而言是痛苦的,是煎熬的。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熬过来,扛得住,忍得了的话,那么自己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结果。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真正厉害的人,并非一开始就厉害,而是在成为一个厉害的人的过程,能够从一而终,保持心境上的安静。

然后,不断地自我打磨,自我挑战,自我蜕变。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

一个人只有保持内心宁静,坦然自若,心无旁骛,才能够从容地领略烟火人间,享受静好人生。

做人,简简单单就是一种幸福,做事,轻轻松松才能走得长久。

很多人,就是身上有太多的欲望,有太多的牵绊,就是因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从而导致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想得太多,想得太杂,想得太乱。

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过得越来越疲惫,生活过得越来越劳累,对于未来也会越来越焦虑。

其实,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只有一回,生活永远是自己的。

只有让自己保持一种简单的心态,安静的心情,让自己拥有随时随刻静下来的能力。

这样的话,静静地耕耘,静静地收获,我们才能够在静静地付出的过程当中,一边体验美好,一边领略人生的高低起伏。

这样的人生体验,才是充实的,也才是更加的有福气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