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日报》:“不求与人攀比,但求超越自己,把握自己的节奏,在自己的轨道上踏实前行,相信所有美好定会不期而遇。”

 知北读书 2024-03-07 发布于海南


在《人民日报》夜读栏目文章《不和别人比,好好做自己》中读到了这么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不求与人攀比,但求超越自己,把握自己的节奏,在自己的轨道上踏实前行,相信所有美好定会不期而遇。" 

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寻找的答案吗?活在这个朝九晚五的生活里,人们往往难免会陷入一种潜意识的比较之中,无论是高楼里的工位大小,还是小区里的车型新旧。

记得有一次,下班回家,在电梯里偶遇隔壁的李阿姨,那天她特别高兴,脸上堆满了笑容,我心里一惊,以为她中彩票了呢。就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了好几张彩色的传单,原来她的小女儿考上了省重点高中。临走时,他还特别叮嘱了一句:"小姑娘,你也要加把劲!" 言外之意就是,让我也争点气、努力一点。

李阿姨的话如同一块石头,投入了我原本平静的心湖。难道我真的要拿我的人生成就去和别人比较吗?考上重点不可掬,中彩票不心动,难道只有这些,才算是成功?自己打拼这么多年,为的就是这一刻的被比较吗?

那晚,我躺在床上,回想起自己这些年来的种种,脑子里全是李阿姨高兴的脸。慢慢地我也笑了,不是因为嘲讽,而是因为领悟。

我想起小时候,邻居家的姐姐总是全班第一,而我的名次却不是很理想。每次放学回家,爸妈总是用那看似无关紧要的眼神扫向我,似乎在说:"你看人家,又考了满分。" 这时候我的心里是嘲讽和自卑的。

长大了,职场上,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或许更加微妙。同事升职,我苦笑着说恭喜,却在心里暗自咀嚼这种落差的滋味。我是不是也应该更加努力,也许下一次晋升会轮到我?

然而,生活不就是一面镜子吗?它反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就在读到那段话的时候,我茅塞顿开了。人生不该是一场与他人的竞赛,而应该是与自己的对话。为什么不放下那些无谓的比较,好好做自己呢?

我想起之前偶然间听到的一句话:“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为自己而活,所谓比较,不过是我们给自己贴上的无形的标签。”

比如,李阿姨的女儿考得好,那是因为她用心学习的结果。我买的不是最新款的汽车,是因为我更注重它的性价比。生活中每一个不同的选择,都是因为我们所处的轨道不同。职场中的步伐缓慢,可能因为我更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别人的晋升快,那是因为他付出了其他人看不到的努力。

看过太多的例子,一个定位清晰,坚持自我,最终总能闯出一番天地的例子。项目失败,转危为机成立自己的公司;事业没能成功,转行写作造福他人。这些把别人的“不可能”变成自己的“可能”,让我深深感受到:那些忘我地走在自己道路上的人,最终得到的远比比比皆是的焦虑要珍贵。

不和别人比,好好做自己。这是一种释怀,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力量。毕竟,当你专注于自己时,那些外界的声音和焦虑,都变得微不足道。

所以,当你感到迷茫和困惑的时候,不如放下那无谓的攀比,做自己生活中的英雄。或许我们无法成为那些改变世界的巨人,但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比昨天更好的人。

"把握自己的节奏,在自己的轨道上踏实前行,相信所有美好定会不期而遇。" 这不仅仅是一句鼓励,更像是一剂疗愈的良药。它告诉我们,不必刻意追求,不必仓促应变。在自己的轨道上,我们都是最好的跑者。只要坚持,激流勇进,美好早晚会出现在那个转角。

生活本没那么多复杂,直到我们开始将它与别人的生活对号入座。不如就这样简单地活着,做个简单的自己,就像一只温和的蜗牛,也许动作缓慢,但它最终也能到达终点,享受属于它的阳光雨露。

答案就在心中,生活的美好也在心中。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这样的信念,好好做自己,向前走。
以上,与朋友们共勉。
图片来源于公众号图片库,侵权请联系删!

作者简介:知北,写读书感悟和个人成长。理解生活,治愈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