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0年来行书“最佳范本”,康雍乾三代帝王为之着迷,赵孟頫也未必比得上!

 三余字画 2024-03-08 发布于山东

历朝历代都有行书高手,但能称得上“宗师”的没有几个,东晋的王羲之父子,代表魏晋笔法的“正脉”,颇具开创性;唐代虞世南、陆柬之、李邕、颜、柳诸家,在“二王”基础上有所创新,风格各异;北宋“四家”崇尚意趣,作品别有一番趣味;而赵孟頫则将行书笔画、结字之美发挥到了新高度。

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明清书坛一位大师,在“二王”、米、赵基础上更进一步,把行书写出了新的高度,引领了300多年风潮,他就是董其昌。董其昌是明末书坛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他与赵孟頫齐名,并称“赵董”。

整个清代宫廷都把董其昌的字视为“正统”,康熙认为“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尤得天然之趣。”这就是说,他将书法天然之美发挥到了新的高度,这种具有禅意的自然萧散之趣味,即使是赵孟頫望尘莫及。

有学者将赵孟頫和董其昌书法对比,指出“赵体字”圆熟遒媚,代表了一种华丽之美,“得王羲之之实处”;而董其昌的字则是空灵淡雅,融入了禅宗意趣,“得王羲之虚处”。如果说“赵体字”过于美艳动人,那么董字则可以中和。

董其昌自弱冠之年开始学书,以晋人用笔为根基,在“二王”基础上吸取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米芾、鲜于枢、赵孟頫用笔,他的字笔笔有来源,与王铎并称为“明末书坛的集大成者”,他对临古帖达到了“如灯取影”的境界。

董其昌的行书是绝佳入门范本,300年来以他为启蒙的很多,梁诗正、成亲王皆是如此,启功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初摹赵董后欧阳”,“启功体”中就有董其昌的影子。董氏传世作品很多,其中《书高启梅花诗》是他传世“三大行书典范”之一。

此作纵26厘米、横265厘米,共计88行、1100字,董以王羲之、米芾风格书写,凌空取势,尖锋入纸,入纸后在笔尖回弹,衄挫、调锋,行笔中锋为主,夹杂侧锋。笔画秀致而不缺骨力,婀娜之姿又有几分遒健。转折衔接灵巧,勾挑自然,撇画轻、捺画重,横画轻、竖画重。

《书高启梅花诗》体势紧凑、四面舒展,松紧得宜,以淡墨写成,韵致雅然。章法疏密有致,字与字间牵丝引带,笔势连绵不绝。如果我们想学到最正统的行书用笔,不妨以此作为师。

而今,我们将董其昌《书高启梅花诗》原作进行了超高清复制,笔墨细节与原作别无二致,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我们还制成一款经折装。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