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我们都羞于启齿“妇女”二字

 三点半苏说 2024-03-08 发布于湖北

在喧嚣的女神节中,越来越多的人羞于启齿“妇女”二字。很多人都觉得,“妇女”一词,是已婚女性的专属。在很多女生根深蒂固的印象中,“妇女”这个词,是与衰老和不再美丽密切相关的。铺天盖地的宣传中,大家都是在欢欣庆祝女神节。

生活中,我们越来越羞于启齿“妇女”二字。

年轻的未婚女生们,即便是受过很优秀的高等教育的女生,恐怕也不会在发朋友圈的时候,说祝自己妇女节快乐。哪怕是有受过高等教育的那些未婚的女硕士、女博士们发圈祝自己妇女节快乐的时候,遭遇到的很可能是一片嗤笑和不理解。

已婚的女生们,相当一部分人不会自称是妇女,而且,还会千方百计地要和妇女撇开关系。

无他,因为在我们的广泛的认知里,妇女,从来就不是一个很好的词语。妇女,往往是和家庭妇女联系在一起的。这个词语,让我们联想到了人老珠黄,联想到了几乎失去了自己的社会属性,只存在于自己的家庭的那一方小天地里。

而实际上,这个节日,是无数优秀的女性,前仆后继地争取来的。实际上,在我国,年满十四岁的女性,都可以被称之为妇女。妇女这个词语,是与已婚和未婚无关的。

“妇女”,这两个字,是带有革命意义、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这也是妇女节区别与女王节、女神节的重要原因。


妇女节的成立,是为了庆祝女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杰出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它代表的是争取到的和男性同工同酬、离婚权和堕胎权。

妇女节是女性流血牺牲奋斗争取到的历史,女神节是在遮蔽这样的历史,就犹如被忽略的全称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中的劳动一词,被驱赶入私领域的女性作为“妇”进行家务劳作的价值被忽视。

仿佛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妇女,天生是要被束缚在家里,作为附庸而存在的。商家们的促销狂欢,消费主义的大肆洗脑,实际上都是在否认女性的社会性价值。

毫不无疑问,一个人的价值,既有社会价值,也有家庭价值。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均是如此。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强调男性的社会属性,弱化男性的家庭属性。相应地,不断地强化女性的家庭属性,弱化女性的社会属性,久而久之,女性在社会属性领域的话语权越来越弱。

女性被不断物化。女神也好,女王也罢,强调的是女性的娇媚可人的外表。在这个内外兼修的时代,女性的外在美的重要性是大家公认的。而“妇女”是对女性内在美的她力量的一种诠释。内外兼修,越来越优秀,是无数先辈们用生命铺就的今日的盛景。

只要我们仍然羞于启齿“妇女”二字,那么,只能说明,我们在社会话语体系里,仍旧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只有当那么一天,妇女这个词语,可以意味着职业女性的社会属性,也可以意味着全职妈妈们的家庭属性,或许到那时,我们才能不再对“妇女”二字羞于启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