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降低胆固醇药物的经典总结!

 空谷幽兰80 2024-03-09 发布于广东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研究证据已充分证实,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每降低1mmol/L,ASCVD事件降低20%~23%。
一、哪些人需要服用降脂药?
糖尿病患者(≥40岁)和高血压患者(≥45岁),特别是还在吸烟的患者,都应格外关注LDL-C值是否达标!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标者,应考虑加用降脂药物。
图片
二、降胆固醇药物分类及作用强度
1、降脂药分类
国内已上市的降胆固醇药物,可分别从胆固醇吸收、合成、清除环节来降低LDL-C。
图片
2、降脂强度
他汀类药物是首选的降脂药物。
使用他汀类药物后LDL-C仍不达标者,可加用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单抗)或抑制PCSK9合成药(英克司兰)。
对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禁忌使用的患者,可考虑单独使用PCSK9抑制剂或抑制PCSK9合成药。

图片

三、抑制胆固醇吸收药
代表药物:依折麦布、海博麦布。
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吸收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影响脂溶性营养素的吸收。
可降低LDL-C、TC、ApoB。
1、依折麦布
依折麦布口服后被迅速吸收,并广泛结合成具药理活性的依折麦布-葡萄糖苷酸。依折麦布-葡萄糖苷酸,存在明显肠肝循环,半衰期约为22小时。
依折麦布,每天一次,可在一天之内任何时间服用,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时服用。
2、海博麦布
海博麦布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已纳入医保目录。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用药频次同依折麦布。
四、抑制胆固醇合成药
代表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乙酰辅酶A是糖、脂肪代谢的最终产物,也是胆固醇合成的原料。
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图片
摄取高糖、高饱和脂肪膳食,肝脏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加,胆固醇合成增加。饥饿或禁食可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
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TC、LDL-C、ApoB,轻度升高HDL-C,轻度降低TG。
他汀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毒性、肌毒性,以及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
五、促进胆固醇降解药
1、LDL-C降解机制
LDL-C与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结合,然后被LDL受体转运至肝细胞内清除。
LDL受体数量决定血液LDL-C水平。
图片
温馨提示:
LDL受体(LDLR)是一种蛋白。
PCSK9是一种蛋白酶,与LDL受体结合后,可降解LDL受体,减少LDL受体数量,升高LDL水平。
2、PCSK9抑制剂
代表药物: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
单抗与PCSK9(人前蛋白转化酶谷草杆菌蛋白酶)特异性结合后,抑制PCSK9活性,阻止其降解LDL受体,从而增加LDL受体的数量,降低LDL-C水平。
图片
PCSK9抑制剂可降低LDL-C>50%,升高HDL-C水平9%,降低TG水平26%。
PCSK9抑制剂引起的肌肉相关事件、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每月1次。
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每2周1次。
3、抑制PCSK9合成药
代表药物:英克司兰(国内已上市)
PCSK9(人前蛋白转化酶谷草杆菌蛋白酶)是一种可降解LDL受体的蛋白质。
英克司兰(inclisiran)是一种经化学修饰的双链RNA,可直接抑制肝脏中PCSK9(人前蛋白转化酶谷草杆菌蛋白酶)的合成。
英克司兰单药治疗,可降低LDL-C约50%。
图片
英克司兰注射液:皮下注射,每6个月注射一次。
英克司兰注射液:常见注射部位疼痛、红斑和丘疹。未发现与他汀类药物类似的肝脏、肌肉、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
六、心血管获益
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每降低1mmo1/L,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相对风险减少20%~23%,全因死亡率降低10%。
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联合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PCSK9抑制剂(单抗)与安慰剂相比,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复合终点的相对风险均下降15%。
目前,英克司兰大规模国际多中心RCT以心血管结局为主要终点的3期临床试验ORION-4正在进行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