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作者和巧姐

 新用户7155jQFn 2024-03-10 发布于江西

《红楼梦》书之开端,作者写女娲炼石补天,练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作者自喻就是这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之一,万分之一,万分之一,万分之一,三个万一,玄之又玄,巧之又巧,“天生我材必有用”。作者自知自明,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能生存下来就是“巧”,能写出《红楼梦》来更是“巧上加巧”,此书能抄传开来更更是“天缘凑巧”(三回)。所以,作者和巧有关。所以,作者要写个巧姐,暗喻此事。书的后端,贾家没落被抄,多数人员流散。巧姐流散到农村山村,生存下来,“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巧姐判词)。这也暗指作者因抄家或其他祸事,流落到农村山村,隐居写书,“不如著书黄叶村”(敦诚)。

 第四十二回:凤姐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我这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个什么原故。”……刘姥姥听说,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几时生的?凤姐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字上来。 凤姐听了,自是欢喜,忙道谢,又笑道:只保佑她应了你的话就好了。以后,大姐儿就叫巧姐儿。再以后,正应了刘姥姥的话,巧姐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在贾家遭难之后,落难到农村,生存下来,实属不易——这也是作者的人生轨迹。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红楼梦曲之巧姐)。有老天照应,巧也。老天照应了巧姐,也照应了作者,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雪芹),苦则苦矣,尚能生存,写书。

第七回:宝钗说:“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一股热毒……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周瑞家的因问:“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宝钗乃笑道:“真真把人琐碎坏了,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周瑞家的忙道:“哎哟!这么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功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宝钗笑道:“所以说,哪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等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內,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巧死了人,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癞头和尚说叫作'冷香丸’”。也就是说,制作“冷香丸”要天时、地利、人和、运气好。

作者曹雪芹为此书题名曰《金陵十二钗》,而制作“冷香丸”用了十一个十二,这难道不是暗指“金陵十二钗”吗?作者还写到,制作“冷香丸”用了五个“巧”:“只难得可巧”“可巧的雨”“真巧死了人”“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可巧都得了”。周瑞家的还说制作“冷香丸”要“等十年”。作者意谓《金陵十二钗》这本书制作出来真不容易,需要十年,需要很多“巧”字叠加,巧上加巧,巧中有巧,天时地利人和加运气好,缺一不可。所以说《红楼梦》也是一部“巧”书——思想巧,人物巧,结构巧,题材巧,语言巧,作者“巧”,“无巧不成书”也。咋整。

(可转发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