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足部保健做起来!

 建老真人图书馆 2024-03-10 发布于山东

中医认为,人有四根,即鼻根、乳根、耳根、足根。“鼻为苗窍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耳为神机之根,脚为精气之根”。可见鼻、耳、乳仅是精气的凝聚点,而脚是精气总的集合点。

观之临床,头脑清灵、步履轻健,为健康的特征;而头重脚轻、脚肿履艰,为病体之躯。因此,古今中外的养生保健方法,都极为重视足部的保健。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足疗!

# 足疗 = 足浴 + 足部按摩

足疗,即用热水洗脚,同时进行一些足部按摩。实践证明,足浴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我国民间素有“睡前一盆汤”的习惯,并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除湿祛暑;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01

如何足浴

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左右,水量以能淹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在热水中浸泡5~10 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部。

可在热水中加入白鲜皮、地黄、桂枝、麻黄根、蛇床子、苦参、丹参、干姜、细辛、羌活、独活等中药,能防治脚癣、脚干裂、脚臭、脚汗过多、足跟痛、冻疮、下肢浮肿麻木、四肢不温、行动无力、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及夜尿频等症。

此外,按摩的手法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02

如何按摩

人的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穴位,还有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所以按摩脚心能活跃经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并有利于健康长寿。经常按摩脚心,可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按摩步骤

√把脚擦干,之后涂抹润肤油。

√双手横向拍打双脚外侧,能起到放松小腿肌肉的作用。

√双手握住一只脚,向内稍用力挤压。

√双手将一只脚上下搓热,能起到加强血液循环的作用。

√点住脚心轻压,有助于身体排泄废物。

√轻刮大脚趾,能改善头痛、头晕等症状,有助于睡眠。

√用中指、食指的关节按压脚底穴位,能缓解胸闷症状。

√食指轻刮其他脚趾,能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双手交错按压脚背、脚心。

√双手轻捏脚背穴位,也能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按摩“三大纪律”

足部共有五个反射区,分别为腹腔神经丛、脾脏、肾脏、输尿管、膀胱。这五个反射区无论在按摩的开始或结束时,都应重视。

●按摩的顺序:全足按摩,应先从左脚开始,按摩3遍肾、输尿管、膀胱这3个反射区,再按脚底、脚内侧、脚外侧、脚背。在按摩时,关键是要找准敏感点,这样不需要用多大力量,被按摩处就会感到酸痛感觉,才会有疗效。

●按摩的力度:按摩力度的大小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力度过小则无效果,反之则无法忍受,所以要适度、均匀。所谓适度,是指以按摩处有酸痛感,即“得气”为原则。而所谓均匀,是指按摩力量要渐渐渗入,缓缓抬起,并有一定的节奏,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

●按摩的时间:在进行按摩时,要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情及其体质,掌握好按摩时间,一般对单一反射区的按摩时间为3~5分钟,但对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必须按摩到5分钟,以加强泌尿功能,从而把人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总体按摩时间应控制在30~45分钟。

# 足浴的注意事项

●足浴与洗脚不同,洗脚是清除足部皮肤表面的细菌、污垢及汗液。因此,不能用足浴代替洗脚。足浴前应该用温热清水洗脚,清洗掉足部的细菌、污垢及汗液后,方能进行足浴。

●足浴是利用药力和热力的协同作用而发挥效用的。药液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最佳温度在40℃左右,稍冷即应调换药液。足浴后,应立即擦干脚部的水,穿上暖和的衣服,以免受凉。

●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饭前足浴可能会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足浴时,由于足部血管受热扩张,使头部血液供应量减少,足浴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这时候可以暂停足浴,平卧片刻后,头晕症状就可以消失。也可给头晕者冷水洗脚,使足部血管收缩,以缓解症状。

●有出血等症状者,不宜进行足浴。

●心脏病患者和身体虚弱者,足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如果足浴中使用的药物引起了皮肤过敏,应立即停止,必要时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人卫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