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上面安排的事,为什么越往下越“离谱”?

 谋略那些事 2024-03-10 发布于江苏

管理、人性、财富、家学就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六十六卷 汉纪五十八

东汉·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己丑,公元209年)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丞相掾和洽言于曹操曰:“天下之人,材德各殊,不可以一节

取也。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陷伪矣。”操善之。

【译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丞相掾和洽向曹操提出建议说:“天下的人,才干和品德各不相同,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选拔人才。以过分的节俭朴素来约束自己是可以的,但用这标准来限制别人,或许就会出现许多失误。如今朝廷上的舆论是官吏中穿新衣服,乘好车的人,就被称为不清廉;而不修饰仪表,穿破旧衣服的人,则被赞为廉洁。致使士大夫故意弄脏自己的衣裳,收藏起车子、服饰。朝廷各部门的高级官员,有的还自己携着饭罐,到官府上班。树立榜样以供人仿效,最好采用中庸之道,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如今一概提倡这些使人难以忍受的行为,用它来约束各阶层的人士,勉强施行,必然会疲惫不堪。古人的教化,只是务求通达人情;凡是偏激怪异的行为,则会包藏虚伪。”曹操认为他的见解很好。

【解析】

和洽这个人,之前提到过,当时的名士,眼光特别独到。

今天的重点并不是说和洽,而是聊一聊和洽对曹操的建议。

简单来说,和洽建议曹操,对人才选拔要回归本质,不能光以道德来作为衡量。

这就要提到之前曹操把选拔人才的工作交给毛玠和崔琰负责。

这两人,人是不错,选拔人才的时候更多想那些道德上风评不错的,而对才能则并未过多考虑。

但从和洽这段话来看,毛玠、崔琰搞的那一套好像出问题。

从和洽的建言来看,因为毛玠、崔琰的倾向,导致官员做表面工作来迎合。

这感觉,就如同道光皇帝对朝服打补丁的官员表扬提拔,于是天下的官员都如此效仿在身上打补丁,搞笑的是,有些人身上的补丁都值得上一个普通百姓一年花销。

这就叫走样了。

在这里,我觉得毛玠、崔琰的问题反倒是其次,毕竟他们选人的标准肯定会上报曹操请他定夺,所以根子在曹操身上。

但曹操如此做,有他的道理,关键是曹操想法的初衷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下面人开始搞起形式主义。

下面的官员甚至为清廉,故意把自己弄得惨兮兮,把清廉当做升官的工具,而不是真的去思考自己的道德言行是否符合清廉的标准。

这才有了上面和洽对曹操的建议,再如此下去,选出来的人,看上去清廉,但实际上都是极其善于伪装之人,反而道德上低劣。

出现如此结果,也别说曹操的不是,哪怕放在现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都解决不了。

几十年前有,现在有,未来依然还会有,你能怎么办?

倒不如想一想这东西怎么来?

咱们就以曹操让毛玠、崔琰选人才为例子。

曹操想着,选人才,宁缺毋滥,选出来的要道德水平高的,能力好的双优人才,毕竟地盘大了嘛,人才基础也大了嘛,顺便通过人才选拔过程,形成普遍的清廉风气,一改过往靡靡。

想法很好,于是文件下发到冀、幽、并、青、徐、豫、兖、京兆、司隶。

关于学习《提高道德要求,优选双有人才,强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的通知。

文件中提到,要把道德水平放到与才能同等重要水平,突出廉洁奉公,选拔德才兼备人才。

地方太守、刺史犯难了,怎么才算有道德、廉洁?

想上进的也为难了?怎么才能体现自己有道德廉洁?

大汉的官员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只要我表现的很穷,那我不就是廉洁了。

于是,这问题就解决了。

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

装,把自己搞的惨兮兮的,一副没办法消费,只靠工资生活的样子,自然不就是廉洁了嘛。

所以,这里涉及两个关键的变化。

第一点,作为执行人的地方太守、刺史,他们在理解曹操意思的时候,并没有理解到内涵是宣传、宣扬道德廉洁,而是以道德廉洁作为选拔的标准或唯一标准。

这就是典型的把手段当做了目的来搞。

第二点,作为执行对象的地方官吏,这些人混迹官场,各个头脑精明、心思灵活之辈。

为了往上爬,自然是费尽心思、削尖脑袋。

上面倾向廉洁道德,那咱们就装出这样子来迎合上面。

所以,越往下,曹操的意思就越变味道了。

这也是为什么和洽会出来向曹操建议的原因。

你曹操本心或许是好的,但下面执行走偏了,你选上来的这些所谓的有道德、廉洁之人,不过是把这单做上官发财的工作而已,如此现实精致利己,还能委以重任?

【闲扯】

曹操遇到的这个问题,咱们现在也经常遇到。

领导安排个事情或布置个工作,结果往下传递、安排的过程中,这事情最后就变味道了。

领导要的是干炒牛河,结果你做了个蛋糕上来。

为什么会如此?或者说,领导安排的事情、他的意思,为什么会在层层落实中走偏?

就我自己的工作经验来看,出现这种情况不是说偶尔,而是大概率。

上层领导想干的事情,提出的时候是比较抽象的、不具体的,属于指出大方向的那种。

这个时候往下应该做的事去理解、吃透,大方向最终应该是什么样子、什么目标。

我是见过很多中层不具备这种思维,而是领导一说,立马就干,结果一干就抓瞎,劳民伤财。

当然这也是一方面。

中层吃透文件精神,开始往下面布置工作的时候,通常会自加压力,也就是俗话说的层层加码。

这个也好理解,你做工作,不可能说领导让你做100你就做100,否则你怎么表现进步、怎么去说提拔。

通常领导说你要做到100,你会和下面说你要做120,下面也会和基层说要做200,甚至更多。

这也还是一方面。

在文件、通知继续往下的时候,各级领导又会把自己的想法、理解、意图加进去,不然怎么叫动脑子了呢,但这动脑子和实际需要是否搭配,那就不好说了。

这个东西,之前文章多次提过,这里就不展开了。

甚至有些领导又菜又爱玩,还会指出应该怎么做,让下面去办。

结果下面拿到东西的时候都傻眼了,这怎么搞?要求这么多,指标这么高,还这限制、那卡住、瞎指挥。

如此背景,你觉得能做出什么符合最初设想的东西来?

效果打折扣是必然,偏差预期也是必然。

不过呢,这东西大家都知道,也都默契的不去戳破,毕竟你能真去落实、去干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最后能到50%也能接受。

但也有一些干的不错、干的漂亮的。

比如,宣传的某些做法、经验,这东西有两层内涵。

第一层,人家为什么做的好,会被提出来表扬,而不是你?

人家用心是肯定的,这个不可否认,最关键是,人家把上面精神吃透了,搞明白了上面要什么,并且真的按照这个路子做成了。

注意,这个才是核心,才叫贯彻落实,你做了,做完了未必叫贯彻落实,两者之间是有明显差别的。

第二层,你学人家什么?

最浅薄的就是生搬硬套,人家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不是说这个不对,而是你带着脑子去学习,不要光学你看得到的,更要去学你没看到的,比如如何吃透文件、如何剖析问题,学人家的思维等等。

这些东西你学不到,充其量就是学个花架子,没学到真正的精髓,那你就永远跟着别人后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