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湖南省博物馆,观马王堆汉墓陈列(上)

 寻梦游仙 2024-03-11 发布于上海

但凡出游,每到一地,我都想尽可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而博物馆也就成为旅行中的必选之地。此次长沙之旅,湖南省博物馆自然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湖南省博物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德雅路口,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在湖南省博物馆中,马王堆汉墓陈列是最值得一看的。1972年至1974年,在长沙发掘的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漆器、陶器、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还有保存完好的女尸,马王堆汉墓后来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西汉初年,开国功臣吴芮由衡山王改封为长沙王,所辖区域承袭了秦代时的长沙郡和黔中郡,吴芮将秦长沙郡治所湘县作为长沙国的国都,这是湖南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诸侯封国,马王堆汉墓就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

马王堆汉墓共有三座,二号墓是长沙国丞相利苍,一号墓为利苍之妻辛追,三号墓是利苍之子利豨。在发掘中发现利苍墓和利豨墓均遭到盗墓贼的破坏,但辛追墓并未遭受盗取,因此整个墓保存十分完好。马王堆汉墓为研究西汉初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博物馆中所陈列的文物,均是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精华。其中,漆器代表了汉初髹漆业的最高水平,丝绸展示了汉代纺织技术的成就,帛画叙述了神秘的天国以及对永生的渴望,帛书传承了先哲的学识与智慧,女尸则是人类防腐史上的奇迹。

马王堆利苍墓出土了三枚印章,一枚玉质“利苍”私印,二枚雕有“轪侯之印”、“长沙配漏世丞相”的铜制官印。轪候指的是利苍,其封地在轪县,所以称轪候。再根据汉代葬制等级及标有“轪候家”、“轪候家丞”铭文的器物,以及辛追墓出土的“妾辛追”私印,确认出墓主人为长沙国丞相利苍。

朱地彩绘漆棺,辛追墓出土。通体内外皆髹朱漆,外表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色漆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图案。以红色与不死仙境来表现死者已摆脱邪魔侵扰,到达成仙不死之境。漆棺画法潇洒生动,用线奔放,干净利落,代表了汉代漆器工艺的高度成就。

黑地彩绘漆棺,彩绘棺上穿梭于流云中的神奇怪兽。该棺内髹朱漆,外黑漆为地,用朱、白、黑、黄、绿等颜色,绘出流动奔放的云气,云气间有一百多个形态各异的动物和神怪穿插其间,组成了57幅内容不同的画面,这是汉代云气纹漆画的典型作品。

汉墓T形帛画。发掘辛追墓时,在第四层的内棺盖上发现了一幅帛画。帛画画面内容被分为了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天上绘有金鸟九只(太阳)、蟾蜍(月亮)、蛟龙等,人间为一名老妇在三名侍女的簇拥下缓缓升天,地下为巨人托举天地,表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永生的追求。

在发掘利豨墓时,在第三层内棺盖上也发现了一幅帛画。画的布局与一号墓的帛画略有差别,天上只绘有一个太阳,满天的星斗,天门移至中间部位,蛟龙无玉璧相扣,龙首相背。人间部分为身着红袍腰配长剑的墓主人,地下为巨人双手擒龙。这两幅画该属于灵媒,引导墓主人死后进入天国。

T形帛画也称“非衣”是用三块单层细绢拼接而成,顶端横裹一根竹竿,上系丝带,可以张举;中部和下部四角各缀有青黑色麻质绦带。因画上有死者肖像,被当做“魂幡”,出殡时引作前导,入葬时放置在内棺盖上。

太一将行图帛画,是利豨墓棺室东壁帛画的残片。上部正中绘一个头戴鹿角的“太一”神祗,在神的下方,每边有两个随从。此外还有一黄首青龙为座骑,青、黄二龙为左右护翼,雷公雨师为左右前驱。整个画面表现神只出行景象,具有浓厚的神话气氛。

利苍墓出土的“兵马车行图”帛画,长219厘米、宽99厘米,是中国绘画史上现存最早的写实画卷。画左上方两排侍卫,簇拥着头戴长冠、腰佩长剑的墓主缓缓前行。左下方为方阵和击鼓鸣钟场面。右上方是整齐的车阵,右下方是骑兵阵,所有阵列都面向墓主,似乎在举行祭祀或检阅活动。

在利苍墓内,出土了两辐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其测绘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地形图”是现存最早的彩绘地图,用接近于现代的高线画法和用闭合曲线来绘制,详细的标注了西汉某地的地形。“驻军图”详细的表明军队的部署,用三种颜色区分当时军事部署时各个不同的重要划分。

角质长剑和角质短剑,这两把剑用牛角制成,为冥器,均出自利苍之子利豨的三号墓中。其中的长剑是目前楚汉墓中发现的最长的剑。汉代人好佩剑,一是为了护身,二是做装饰之用。汉初社会的游侠习气,也使得佩剑之风更加盛行。

汉代是我国古代漆器业的鼎盛时期,漆器在当时已成为主要的生活器具,直到瓷器大量出现,其地位才被逐渐取代。马王堆汉墓共出土700多件精美漆器,出土之集中、数量之大,均为我国之最,充分体现出西汉前期长沙地区漆器业的发达。

出土漆器的类型主要有鼎、盒、壶、钫、卮、勺、匕、耳杯、盘、奁、案、杯具盒等,其中以耳杯和盘为大宗。漆器绝大多为木胎,花纹以几何图案为多,少量有花草纹和写生动物纹。花纹的绘制方法主要使用了漆绘、油彩和锥画,有的还使用了“堆漆”技艺。

云鸟纹漆钫,是从辛追、利豨墓中出土的盛酒器,出土时器具内还残存有酒类沉渣。随葬品清单遣册中称之为“漆画枋”,写明“盛白酒”或“盛米酒”。这件云纹漆钫表面髹黑漆,器内髹红漆,为直口平唇,口沿部分有一领圈,鼓腹,圈足。

云纹漆锺,辛追、利豨墓出土,盛酒器。锺出土时内残存酒类沉渣,底朱书“石”字,即为汉制120斤,相当今天13.5千克,实测其容量为19.5升,随葬品清单遣册记其“盛温酒”,即用经过发酵大米酒曲酿成的低度酒,类似于现代甜酒。

云纹漆鼎,漆鼎为椭圆球形,盖是球面形,上有三个橙色的环形钮,盖与鼎身用子母口套合,鼓腹,底略呈圜形。器口附两平直耳,有三个兽蹄形足。鼎的表面髹黑漆,器内髹红漆。足部用朱漆绘兽面纹,两耳云纹。鼎底部均朱书“二斗”两字,表明该器物的容量。

云纹漆耳杯,饮食器。斫木胎。椭圆形,圆唇,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上翘。杯内髹红漆,以黑漆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酒”三字,即“请君饮酒”之意。外壁和杯底髹黑漆,光素无纹。口沿外部及两耳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示容积。遣策称为“小具杯”。

黑地朱色云纹漆盘,平盘盛食器。旋木胎,直壁,平底。盘内髹红漆和黑漆各二组。黑漆绘云龙纹,并以旋涡纹组成龙的须角和鳞爪。口沿上为波折纹、点线纹。内外壁为鸟头形图案,外底朱书“轪侯家”。此类平盘,该墓共出土9件。随葬品清单遣册称其为“漆画平盘”,应为宴请时盛放食品之用。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了解到,汉初的餐具已经相当丰富,我们现在所讲的“筵席”以及“分餐而食”就源自当时的饮食礼仪。汉代餐时以筵铺席,以席设位,宾主次第席地而坐,面前摆放食案,上列各种餐具,食品丰简按地位高低不同,鼎、锺、钫、壶等大器放于席外筵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