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气要避免气郁,滋阴要避免滋腻,中医教你正确进补,百病退散!

 Quan悠云 2024-03-11 发布于福建
中医郝主任
中医郝主任
2024-02-19 18: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补气的药物,要先防止气机郁结,为什么呢

补气要避免气郁,滋阴要避免滋腻,中医教你正确进补,百病退散!

因为补气说白了就是升阳,气足了,再有阳气拉一把,不就上去了。但如果阳气升的太快,反而更容易上火。所以有些人用了补气的四君子汤,吃几天就上火了。

那么,为什么平时有些人动不动就就觉得累呢?其实,这也是阳气不升的问题。

许多人吃了一些温补的药,就会感觉身体变有劲了,没有那么虚了、这是因为温药能够升发阳气。阳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啊。相对应的,有的人感冒发烧,用了一些寒凉的降火药,炎症第二天下去了,但是感觉身体特别的虚,起不来床,乏力酸软,头晕。

话再说回来,怎样才能避免,补气出现气郁的问题呢?

补气要避免气郁,滋阴要避免滋腻,中医教你正确进补,百病退散!

可以加青皮、柴胡、枳实等,这些理气顺气的中药。

还有就是补血的时候,也要避免出现淤血。因为如大枣、龙眼肉、地黄这些补血的药都比较滋腻,如果不配合行气的药物,气推不动药性流通,就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的问题,堵在身体里郁而化火了。所以四物汤中加了川芎,具有活血促进气血流通的作用。

补气要避免气郁,滋阴要避免滋腻,中医教你正确进补,百病退散!

接下说说第二个点,为什么说滋阴要避免滋腻呢?

说个最常见的滋阴药,六味地黄丸。很多人都吃过,但其实现代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电梯里到处都是六味的广告,可实际上门诊上阳虚的人更多,补阳的桂附地黄,更适合绝大多数现代人。

补气要避免气郁,滋阴要避免滋腻,中医教你正确进补,百病退散!

有的男同志,药店随大流买了六味地黄,金匮肾气,一吃就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腻”,尤其是一些体质差,脾虚之人,吃了之后,消化不掉,反而生湿生热,出现湿热、痰湿、舌苔黄等问题。越补越虚了、

前几天一个病人说,他用六味地黄,说是可以缓解腰痛,还可以改善功能,结果吃了没几天就上火,流鼻血其实,这样的话,就应该停药。或是吃些健胃的药。

补气要避免气郁,滋阴要避免滋腻,中医教你正确进补,百病退散!

所以我总是帮粉丝看舌苔,也嘱咐大家,老祖宗留下来的方子虽好,不是每个人都适用,得结合自身情况,找中医辨证清楚了,对症了再去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