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啊,一定要靠自己

 苏格柏图 2024-03-11 发布于甘肃


陇先生——居甘肃,评甘肃,兴甘肃!敢说,敢做,敢为...数万人订阅的专属于甘肃人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陇先生”免费关注。

图片

题记:甘肃人,尤其是各级干部,要下决心祛除官本位意识、小农意识和等靠要思想,下决心转变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思想意识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落后愚昧的思想观念如不转变,其造成的危害是无比巨大、无比深远的。


甘肃自古以来深处要地,一直承担大后方的重责。但正是如此,地理环境相对偏僻,交通不便,被四方所包围。单说交通陆运比水运、海运的物流成本要多出十倍之余。再说西北人的刚劲韧性、柔和质朴、敦厚低调,才能在如此贫瘠之地生存延续,然正因如此也形成了小农思维,只需温饱,安然享受生活即可。

图片

首先,甘肃为何要去除“等靠要”思想:借鉴蔡文浩教授(曾任兰州财经大学校长)的一段话为什么甘肃经济发展不能等国家扶持》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一点思考后不难发现:①、此次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广。包括有12个省市、自治区,5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57%。②、涉及民族多,在全国56个民族中除黎族、會族、高山族和赫哲族外,其余52个民族在西部各省区均有分布、西部大开发并非单纯的经济行为,具有民族团结、巩固边防的战略目的。

④、追求长远战略目标,重在可持续发展,从目前国家投资的重点看,大都集中在基础建设、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保护江河源头、防止持续恶化等项目上,而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项目并不多。③、国家在加大投资规模的同时,重在促进西部地区产生内在的发展动力这五点都从一定侧面反映出甘肃省在争取国家较多的资金投入上没有比其他省区更多的理由。

图片

其次关于甘肃小农意识,宋圭武教授(甘肃省委党校)曾说:从历史看,甘肃是一个典型的小农经济省份,具有典型的内陆文明特征。这种长期内陆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养育的人格特征,必然不同于海洋文明养育的人格特征。海洋文明养育的人格特征是,开放拼搏,敢于冒险,心胸博大,眼界开阔,具有战略眼光,而这种人格恰是创新精神所要求的必然人格,同时,也是企业家人格的典型特征。而甘肃人小农经济人格特征的具体表现是:

一是勤劳苦干,这是甘肃人文精神最大的优点。陇中苦,甲天下,长期严酷的自然环境,也养育了甘肃人苦干实干的精神。所谓甘肃精神,其最大特点就是苦干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就是这种精神的核心体现。

二是质朴淳厚,这也是甘肃人文精神中的大优点。甘肃没有南方秀丽的名山大川,也缺乏灵巧俊秀的奇峰峻岭,但厚厚的黄土的也养育了甘肃人质朴淳厚的性格,这是甘肃人的人格优势。

图片

但甘肃人文精神不足的方面也十分明显,其典型特征:一是保守,缺乏风险意识,缺乏闯劲,依附人格明显;二是狭隘,缺乏战略眼光,缺乏宽阔胸怀,只看见自家的一名三分地,看不到更远的世界,看不到更广阔的海洋。勤劳,质朴,保守,狭隘四个方面结合起来,导致甘肃人文精神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十分缺乏。

最终导致甘肃人缺乏具备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人格素质,因为企业家人格素质必须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等。这种人文精神的不足最终让甘肃发展缺乏长期创新动力,缺乏整体优势和合作优势,再加上缺乏企业家领头羊,最终导致甘肃长期发展不足或没有大发展,而只有小发展。

图片

最后是官本位思想,罗来玮研究员(天津商业大学)曾解读:当代社会官本位意识和现象之所以依然存在,是因为当代中国无论作为管理者的官员还是作为被管理者的百姓,都还有着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伦理文化情结,这为当代官本位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

但是官本位伦理文化情结只是为当代官本位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还不是现实的。当代社会的精英选拔模式和社会运行方式,以及当代中国国家行政管理科层体系的客观性异化,促使当代官本位意识和现象的存在由可能转变为现实,成为当代官本位存在的最为直接的现实性根源。

你、我、他,能够下定决心做一切事情都按原则、照制度、守规矩,而不谋求任何私利、寻求任何捷径吗?能够下定决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去送礼、托关系、走后门吗?能够下定决心让手中的权力接受“阳光”的照耀,而不惧怕任何人的“凝视”吗?

图片

蔡文浩教授(曾任兰州财经大学校长)指出: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前提,如果不搞市场化而强行工业化,那么这种工业化是跛行的工业化。以甘肃为例,交通、能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和有色金属等工业基础,主要还是在“一五”到“七五”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打下的。

这种在计划管理体制下建立的工业基础,导致了甘肃工业发展的畸形,形成了以生产原材料为主的工业结构和以铁路沿线的中心城市集聚的工业布局,工业发展的点未能实现带动甘肃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造成目前甘肃工业出现整体荒漠中的绿洲现象,也即费孝通先生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图片

民营经济与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市场敏感性最强,资本的逐利性与避险性最强。民营经济得不到发展,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在开放经济建设硬的方面,要通过企业家来寻找我省各地的比较优势。

发挥比较优势的核心要义,是选择机会成本低的产业。哪个产业何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只有通过市场试错才能知晓,而不是通过产业规划和政府谋划而形成。

兰州市具备产业集聚的基本条件:强省会,首先要强新区的制造业产业链,切忌把新区搞成各类产业的拼盘,而不是由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聚集。

论及到甘肃发展,蔡文浩教授(曾任兰州财经大学校长)总结出四原则:国家所需、人民所盼、市场所求、甘肃所能。同时给出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国家生态屏障、国家能源基地、国家战略通道、对外开放物流枢纽。并提出几项突破性的工作:抓招商引资、抓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达性为目标)、抓城市空间扩展、抓兰州新区建设(积极申报自贸区)、抓共建一带一路。

在讲述以“软环境”带动“硬发展”时,蔡文浩教授(曾任兰州财经大学校长)提出用“软环境”获取“硬投资”:招商引资;用“硬投资”实现“硬支撑”: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用“硬支撑”推动“硬发展”:高质量发展。

图片

罗以洪博士(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曾说:在欠发达地区开展破坏性创新更合适。由于学习模仿成本通常低于创新成本,因此通过技术与制度的引进、模仿、学习,欠发达地区可以不必经历发达地区每个经济发展阶段,跨越产业发展某些阶段,直接进入新的产业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经济整体进入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发达地区大量产业需转移升级,欠发达地区则因产业总量不足,需要通过大力承接产业,引进相关技术、经验等,形成产业发展基础。以多层次视角模型解释,在此过程中,微观层面技术利基应以破坏性技术为主。

事实上,这样的事例早已发生,20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固定电话占据主流市场,基于固定电话的技术是通讯主流技术,而移动电话技术是破坏性技术。我国农村市场在固定电话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就直接全面进入了移动电话时代。因此,破坏性创新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技术利基。

   

图片

甘肃发展要放弃等靠要、小农意识和官本位思想,要发扬“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精神,逆势而上,通过破坏性创新实现跨级反超。

甘肃啊,一定要靠自己...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看点野的

图片

陇先生:最近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为了让大家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文章,请朋友们看完文章后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星标”陇先生。好不容易认识你,我可不想失去你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