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历皇帝评价魏征,颠覆学术界

 能静居看历史 2024-03-11

作为大明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在历史上的标签多为“二十八年不上朝的皇帝”或是学术界多以“明实亡于万历”作为对其终生的盖棺定论。由于明代皇帝的历史多由下一代的清朝所编写,难免出现偏离客观事实,在历史客观角度上多了一层“有色眼镜”。当尘埃落定,需要后人以尊重历史,还原史实的角度对古人以全面“除尘”,以此还原古人本来的面目,当然这并非轻松的事情,却将令人感到十分愉快和富有意义。

小万历朱翊鈞影视形象

万历的人生犹如抛物线一般曲折突兀,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父爱,在老师张居正和太监冯保的共同监管下成长,从十岁开始,这个懂事乖巧聪明的男孩便成了明朝名义上的皇帝。在其长达半个世纪(48年)的政治生涯中,他至少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少年成长阶段和青壮年理政阶段,以及中老年时期不见大臣的阶段,本文今天专门就其青年理政阶段展开解读。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由此掀开万历正式执掌大明王朝的序幕,此刻,明朝经济逐渐成为当时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外国传教士纷纷来华,西学东渐之风一度吹进了万历的宫墙之内,甚至他已经开始使用西方的自鸣钟,可见他的思想并非如后来所说的固守落后。

万历皇帝朱翊鈞画像

万历十一年,二十一岁的朱翊鈞正式成了大明王朝的主人,与青春相伴随的就是血气方刚和奋发有为。在发起对老师张居正的清算后,他恢复了停止近百年的“辅臣召对之典”的传统,可见其有着强烈的励精图治的进取之心。这年的四月初五,内阁首辅张四维回乡守孝提出辞职。万历予以批准,于是任命申时行出任内阁首辅,开启了万历顺手的班底。

在用人方面,朱翊鈞非常有魄力,他多次否决了臣下拟按资排辈的用人建议。吏部当时拟提升郑洛出任协理京营戎政,并将四川巡抚孙光裕调往南京出任大理寺卿。前者因为多年多有政绩,按理属于升迁范畴,而孙光裕被提升的理由则是任职多年,按资排辈应该予以提任。

申时行画像

当朱翊鈞接到奏疏后对此却不以为然,他找来首辅申时行,说出了自己对此次人事任免的看法:“(郑)洛在边镇,节省钱粮,是好官,边上该用他。如推他京营,放在闲散。(孙)光裕在任未久,如何又推升?”申时行回答说:“郑洛在边九年,劳绩已久。孙光裕先应任应天巡抚三年。今任四川巡抚有一年,按照惯例和资历都应该任用。”万历定调说:“既然你已经奏报,朕已点用。今后但凡各处要紧事情重大的,不必以资格历俸为则,必须推其堪任的用。”《明神宗实录》

此后不久,在平台召见内阁议论朝政,重点仍然是如何在用人行政上。万历将一份奏折递给首辅申时行,说:“此山西巡按御史疏也。”申时行接过奏折,边看边说:“臣昨日见董御史,能知道大概。”当申时行说完两条后,没能想出最后一条。朱翊鈞插话说:“其三是说方面官也。”申时行赶忙说:“是,沿边兵备宜加优异。最后建议沿边同知、通判等官宜慎选用、破格、迁除。”万历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不然,边事重大,抚镇不亲历地方,专委小官,岂不误事!”《明神宗实录》

明代官员画像

两次在用人上,万历的看法更加贴近实际,注重能力的这种选人原则无疑比内阁要高明许多。除此之外,万历皇帝因为天旱不雨,亲自去南郊求雨,举行完仪式后对百官说:“天时亢旱,虽由朕不德,亦因天下有司贪赃坏法,剥害小民,不肯爱养百姓,以致上干天和,今后还著该部慎加选用。”并警告官员说:“还着督察员行文与他每(们)知道,务令着实奉行,毋事虚文。”在回来的路上,申时行请他坐轿子,朱翊鈞挥手拒绝,坚持走着回去。往返二十里路程,并不感到劳累,颇见其诚心《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三年(1585),鉴于边防吃紧,兵部着手推荐朝中武官出任将帅以加强防守。

万历皇帝戎装画像

对此人事意见朱翊鈞持反对态度,他明确指出:“将才甚难,非经过战阵,何缘识别?”所以他不同意在廷臣中推荐,而是应该从地方任职多年的总督、巡抚、巡按中选拔“果有异才,许于例荐外,特举推用。”这些都说明万历皇帝洞察吏治和对边防务实的通透,绝非庸才所能可比。在收到数位官员无端指责怀疑他“事非出于皇上宸断“后,这些把他气火了,对申时行说:”如今用人,哪一个不是朕主张,二主事肆言,却说不是朕独断,好生狂妄。!“《明史》在看到内阁将处罚意见定的太轻后,他申饬说:“臣下事君上,也有个道理。他每(们)把朕全不在意。朕非幼冲之时,如何说左右簧鼓!先生每拟的太轻,还改票来!”

万历中年画像

三年后的一天,经筵讲完后,内阁官员起身刚走,就被太监叫住。不一会,司礼监太监拿出《贞观政要》一书对阁臣们说:“皇上问先生们,魏征是怎样的人?”这其实早已是定论话题,阁臣对此不解,由申时行代表回答说:“魏征事太宗,能犯言直谏,补过拾遗,亦贤臣也。”张诚随即把万历对魏征的看法转给申时行等人说:“魏征先侍奉李密,后又跟从李建成,最后跟了唐太宗,忘君事仇之人,固非贤者。”

《万历三大征》

阁臣们未曾想到皇帝如此“标新立异”让他们措手不及,立时目瞪口呆。以此可知,万历皇帝在不断学习中能够阐述出新的观点,不人云亦云,以此树立重新历史价值导向。此后,万历在“事事由朕独断”的局面后,打出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这些都是因为朱翊鈞壮年为政的重要举措,遗憾的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最终在其身上得到验证,虽然其此后身体日趋病重,但其性格上的逆反让其不见朝中大臣,最终耽搁了许多事情上的误判,也留下许多“口实”让后世之人对其口诛笔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