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翟荣明:孙觉《春秋经解》版本简介

 星河岁月 2024-03-13 发布于江苏

孙觉,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出生,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二月丙申朔戊戌离世,字莘老,江苏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官至龙图阁学士兼侍讲。

《晋书·束晰传》有“莘老负金铉以陈烹割之说”,后人称初为有莘氏(亦作有侁氏、有姺氏)陪嫁的男仆、后佐助商汤等五任君主治理天下五十余年、留下《汤佂》、《伊训》等名篇的伊尹为莘老。笔者以为,孙觉先生当年取“莘老”为字,当存效仿商朝开国元勋伊尹的鸿鹄之志。

作为一代大儒的孙觉一生著作硕果累累,《宋史》载其有《奏议》、《春秋传》计75卷、《文集》等。而嘉庆《高邮州志》则称其有《周易传》、《书解》、《书义口述》、《春秋经社要义》、《春秋经解》、《春秋尊王》、《文集》、《外集》、《记室杂稿》、《奏议》等112卷。另有《荔枝唱和诗》等。但其存世作品主要的只有《春秋经解》,亦称为《龙学孙公春秋经解》、《春秋学纂》。

熙宁四年(1071),44岁的孙觉因上疏论王安石青苗法之弊,让王安石大失所望。孙觉也因此由考课铨注官员的“京官”被贬为江南东路的广德知军。恰逢《春秋经解》成书。孙觉刚20岁时,拜于安定先生门下,并在经学优秀者中脱颖而出。孙觉在《春秋经解》的自序中说:以《谷梁传》为本,是非褒贬则杂取《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唐代啖助、赵匡、陆淳等人之说的长者从之,其所未闻,则以安定先生的理论来解析。胡安定先生的《春秋》理论我们现在只能从《宋元学案》的《安定学案》“春秋说”七例略窥一二。《春秋经解》表现了作者载王道、辨夷夏、褒和平、贬征伐、尚人道、亲宗族的思想,其宗旨为正修身、正家、理国、治天下之道,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法。

《春秋经解》问世以来,经多次锓枣或钞本,方留传迄今。现将其版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原始刻本

南宋周麟之曾说:“初,王安石欲释《春秋》以行于天下,而莘老之传已出,一见而有惎心云云”。可见孙觉在1071年或稍后,当有刻本传世。孙觉的孙子孙术(字广伯)曾拿出所藏《春秋经解》(当为此本)请“程门立雪”之一的杨时(1053—1135)作序。是为熙宁原始刻本。

(二)、宋邵辑刻本

嘉庆《高邮州志》记载:邵辑、张頠相继先后为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间高邮知军共十四位中的第十一、十二位。但州志接着无1190—1198年(宋光宗绍熙、宋宁宗庆元初)高邮知军记载,而是接着直接记载了庆元五年(1199)始任高邮知军的陈巩(陈与义之孙)等。《州志》称:淳熙四年,赵不惭以承议郎知高邮军。邵辑为《春秋经解》作序的时间为绍熙四年仲春。故笔者认为,邵辑任高邮知军的时间当为绍熙(1190-1194)年间,而不可能是州志所载的淳熙年间;其组织重刻《春秋经解》的时间当为绍熙四年(1193),不可能是乾隆《孙觉春秋经解六韵》一诗的注中所说的绍兴年间。邵辑曾得《春秋经解》于亲故间,其组织镂刻依据的家藏本当为原始本。邵辑的继任张頠(通志堂经解和四库版《春秋经解》中均误作“张颜”)还特地致书请时任同知枢密院事的周麟之为此版本作跋,张頠的跋文注明是“庆元改号(1195)朔旦”。该版本成书距原始刻本已过了120余年。

清高邮学者王敬之在《孙公莘老年谱书后》中称:“宋绍熙中,阳羡邵公辑知高邮军,镌莘老《春秋经解》十五卷,藏郡斋。莘老先生著述多散佚。《经解》独传,赖此举也。”

(三)、明钞本

图片

到了明代,《龙学孙公春秋经解》有手钞本,共四册,十五卷,钞本从邵辑刻本出。宋宁宗嘉定九年(1216),时任高邮郡守汪纲对《春秋经解》进行了修补,并作跋文附卷。钞本曾为天津延古堂李士铭所藏,现藏国家图书馆。这是存世《春秋经解》最早版本。

(四)、清通志堂刻本

图片

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纳兰成德倡议刻制《通志堂经解》,得到了徐乾学、朱彝尊等人的鼎力相助,至康熙十九年(1680)而成。其中的《龙学孙公春秋经解》刻于康熙十五年,分上下两册,分别为《通志堂经解》的第八十二、八十三册。书页上有“通志堂”,刻工“王维周”字样。《通志堂经解》康熙十九年本的目录里并无《春秋经解》,但有纳兰成德撰《刻<春秋经解>序》,且康熙十九年本客观上予以收录。现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等有藏。2015年6月广陵书社出版的《扬州文库》、2016年2月文物出版社及2019年7月北京燕山出版社的《通志堂经解》均有按此本影印的《龙学孙公春秋经解》。

(五)、清纪昀藏钞本

纪昀曾有家传藏钞本《春秋经解》,后纪昀以此本作为四库版《春秋经解》的依据。该钞本对分为十三卷,未按通常的《隐公》、《桓公》各分为上下、共十五卷的做法,且《隐公》、《桓公》两卷的经解文字系孙明复的《春秋尊王发微》的前两卷,被移植至孙觉的《经解》之上了。

(六)、清四库全书刻本

图片

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乾隆亲自主持,由纪昀等耗时十三年而成《四库全书》中收录了《春秋经解》,依据为清纪昀藏钞本。四库全书刻本卷首有乾隆御制诗、提要、邵辑、杨时的序、汪纲的跋、孙觉的自序,卷末有周麟之、张頠的跋。而武英殿聚珍版《春秋经解》有提要而无序、跋。四库本现仅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有藏。

(七)、清天一阁钞本

根据《四库采进书目》之《浙江采进遗书总录简目》、薛福成《重编天一阁进呈书目》可以确定,在收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底本时,天一阁创始人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曾呈送给聚珍处的638种藏书中,就有《龙学孙公春秋经解》十五卷钞本,但后未被采用。

(八)、清武英殿聚珍刻本

乾隆间《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有孙觉的《春秋经解》,六册,十五卷,武英殿活字印本。因朱鸢湖编聚珍版《春秋经解》时,起初用的是四库版,得到秦恩复所藏通志堂刻本后,发现四库版首二卷之伪,遂改从通志堂刻本。故聚珍版所载《提要》亦作修改,确认陈振孙《书录解题》作十五卷为是,而王应麟《玉海》作十三卷为误。现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有藏。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十日,大学士董诰奏请颁发《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于东南五省各一份,情愿刊印者,可翻版通行。浙江杭州、江西、江苏江宁、福建布政使署、广东广雅书局择而刊行。

(九)、清王端履校钞本

图片

清萧山王端履曾根据武英殿聚珍版抄录《春秋经解》,此本十五卷,此书有“秬香手校”字样,书前和书后有“孙星衍印”、“铁琴铜剑楼”、“东鲁观察使者”印章,可知此书曾由钱塘江凤彝、平津馆阳湖孙星衍、常熟瞿绍基家族、泉唐江氏珍所藏。还有“乾隆乙卯(1795)首夏五日王端履校”字样,现藏国家图书馆。1991年11月,山东友谊书社出版的《孔子文化大全》收录了此钞本的影印本。

(十)、清吴荣光刻本

道光八年(1828)五月,福建布政使南海吴荣光根据聚珍版重修,同治、光绪递修增刻,其中收录了孙觉的《春秋经解》。台湾大学图书馆、台湾“国家图书馆”有藏。

(十一)、清王昌序刻本

道光二十年(1840),仪征人汪昌序刻《正谊斋丛书》,收录了《龙学孙公春秋经解(春秋经解)》,仿《通志堂经解》的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有藏。

(十二)、清钟谦钧刻本

同治十二年(1873)两广盐运使巴陵钟谦钧组织,由粤东书局重刻《通志堂经解》,耗时一年,但刻写、校勘均不及前刻。其中孙觉《龙学孙公春秋经解》当然依据的是康熙十五年的通志堂刻本,现台湾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等有藏。1993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所出版《通志堂经解》,即按此版影印。

(十三)、清广雅书局刻本

图片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广东广雅书局根据乾隆间《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重刊而成,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台湾“国家图书馆”有藏。

(十四)、民国王云五刻本

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12月,商务印书馆据聚珍版重刊,王云五主编。该本清华大学图书馆有藏。中华书局1985年1月,据此版影印。

由于笔者阅历、能力所限,《春秋经解》版本的介绍难免挂一漏万,请诸君不吝赐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九百五十年来,通过一代一代先贤的努力,使得孙觉的《春秋经解》得以留传。从《春秋》问世以来,为其著书立说的可谓汗牛充栋,先生的经解能够吸引前人镂版、抄写,足见其经学思想自有超乎常人,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