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七课《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3-13 发布于甘肃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末期清朝选官制度的变革的原因、内容,认识社会变迁对选官制度的影响。

2.了解民国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认识中国近代文官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3.了解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特征及原因,认识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科举制的废除与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不同政府时期的官员选拔方式;制度改革与政策演变

难点:近代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方式;制度的演变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

时空思维

图片
图片
课堂导学
1.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变化过程(阶段,时间,内容与变化)
2.科举制废除的背景,时间,晚清官制改革内容
3.废除科举后晚清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方式,学堂选官制度设立时间,文件及文件内容
4.文官考试制度建立时间,标志
5.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特点
6.新中国干部制度内容/含义,改革内容,发展趋势
7.新中国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时间,正式形成时间,标志,作用
8.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变化过程(阶段,时间,内容与变化)

图片
(二)科举制废除的背景,时间,晚清官制改革内容
背景:
晚清时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科举制度受到很大冲击。
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时间:1905
晚清官制改革内容:
清政府一方面进行官制改革,裁减冗署冗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
(三)废除科举后晚清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方式,学堂选官制度设立时间,文件及文件内容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奖励出身大致可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依据各级不同情形,分别由官府予以选录。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四)文官考试制度建立时间,标志
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
(五)新中国干部制度内容/含义,改革内容,发展趋势
内容/含义: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内容。
改革内容: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进人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发展趋势:在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特别是在干部管理制度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六)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图片

知识拓展

1.学部: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建议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1905年,政务处又奏请清廷“行设立学部”,以统辖各省学堂,使全国学制划一整齐。学部一级共设官11人,学部之下设5司12科。清朝设立学部,标志我国历史上延续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和近代教育的开始。

2.经济特科:是清末新政特设的科举制科。为选拔“洞达中外时务”人员的科目。该科本是戊戌变法时,由贵州学政严修为破格求才仿乾隆年间的博学鸿词科而设的。变法失败,此科没来得及施行就被宣布废除了。但随着清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1901年,由慈禧太后下诏举行,令各部、院长官及各省督、抚、学政保荐。

3.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唐代举子中礼部试称及第,中吏部试称出身。宋代中殿试称及第出身,明清两代经科举考试选录的,称正途出身。“凡科举中之五贡、举人、进士、皆谓之出身……官职有升转,而由考试得来之出身,终身带有不可移易。”

4.文官考试制度:文官制度是指国家关于各级文官的考试、任用、管理、权利和义务以及退休等一整套的制度和体制。是以其特定的内容与形式构成的关于文官进、管、出的法律制度。目的在于选贤任能,提高行政效率。文官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西汉时的官吏任免制度,特别是隋唐时新兴起来的科举制度。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开始于英国。近代西方学习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依据本国国情制定文官制度,完善发展。现代中国又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

5.国民政府考试院: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是应孙中山先生的“五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理论而建立起来的。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立即着手政府体系的建设,先后就考试院的建立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文件。但随着袁世凯当上大总统,考试院并没有实际成立,直到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才开始筹备。1930年1月6日,国民政府考试院正式成立,戴季陶为首任考试院院长。

6.党管干部:干部工作的根本原则,规定了干部工作的主体和体制,由党制定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由各级党委管理和推荐重要干部,是党的领导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