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让“高效”成“搞笑”|对当下“高效课堂”等课堂教学改革的透析

 古蔺同乡会 2024-03-13 发布于四川

莫让“高效”成“搞笑”

——对当下“高效课堂”等课堂教学改革的透析

罗大耳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多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尤其是2001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应该说,所有改革的初衷都是好的,但由于对各种层面的改革缺乏学理层面的科学设计,导致“一窝蜂”“一锅煮”“瞎折腾”的乱象。本文以语文学科课改为例(其它学科其实也是这样),对各种类型的课改进行梳理辨析和更深层面的透析。

01

近40年来的课改实验

笔者在1998年、2008年和2018年分别写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语文教育改革述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语文教育改革述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语文教育改革述评》,对四十年来的课改进行回顾和梳理。以语文课改为例,有以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李吉林“情境教学法”、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余映潮“板块教学法”等为代表的影响较大的、有一定借鉴价值的课改。

02

2001年以来的课改理念

2001年以来的课改,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力度很大,吸取了中外教育的先进理念,不仅仅是学科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改革,而且是课程层面进行的全方位改革。国家课改的顶层设计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倡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次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虽然引发王策三和钟启泉有关“发霉的奶酪”的巨大争论,但从总体上说,我认为这次课改是成功的。

03

三个层面的课改透析

第一个层面的课改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材更新、制订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以学定教,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所谓“合作”,主要是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而树立合作意识;所谓“探究”,就是不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是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其实“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综合在一起的。
第二个层面的课改是学科课标、学科教材、学科教学与评价改革,主要由学科专家担纲。以语文学科为例,主要是以北京大学温儒敏、上海师大王荣生、人民教育出版社顾之川、王本华等学科专家的文本解读、教学内容、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转化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
第三个层面的课改是以地方教育管理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由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或勇于课改的一线学校提出并推广。这种改革的好处是行政强行推动,参与学校和教师众多。此类课改存在的问题往往是淡化学科特点,是浅层次的通识性模式,要么是重在教学环节,要么细化到时间分配。如“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表面上看重视系统,但实质上毫无含金量可言;“情境导入——学生自学——教师指导——当堂检测”等步骤,其实对教师而言语文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常识,且未必每个学科每节课都要这样。这些夸大其词的简单化模式,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含金量很低,本质上属于不尊重学科教学的瞎折腾。

04

一线教师需要的课改

一线教师需要的课改,不是简单的“几环几步”这么简单,也不是要严格限制教师讲课时间的粗暴做法。从理念上说,应该树立“以学为主”的教学观,对学科教学要求“少教多学”,对语文学科教学要求“少讲多读”。最需要改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科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的到位。如语文学科而言,要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最起码要求,组织学生分析、赏析,了解学科知识与技能(如真正理解托物言志、意象意境、互文并提、蓄势谋篇、文章章法等),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引导学生从文字走进作者心灵世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理想情操和人格教育,落实立德树人。

05

莫让“高效”成“搞笑”

目前,很多学校在搞“高效课堂建设”。这对教学质量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是必要的。通过课堂结构改革引导一线教师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认真备课、适当改变教学方式,重视教学效益,是应当的。但有必要明确,这不是改革,不是否定以前的教法,而是调整和优化,是一种基于一线教师教学问题的改进。不能停留在所谓模式和师生时间分配这种含金量很低的要求上,否则,所谓“高效课堂”不仅不高效,且有可能让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导致教学质量更加下滑。
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研究和最近调研情况来看,不少学校未能真正理解所谓“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结构改革”的差异,胡编乱造所谓的“几环几步”教学模式,更有甚者不顾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不同课型,简单粗暴地规定教和学的时间比例,这是课改中不动脑筋的偷懒行为。还有不少学校设计的“高效课堂备课本”,设计表格式形式让教师填写,程序性内容多于陈述性内容,很多老师感叹不会备课了。笔者检查了几间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觉得是一种披着“高效课堂”外衣的形式主义,是一种备课的倒退。一线教师要在国家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向指引下,认真研读教材教参、认真备课(而不是下载教案和课件或自欺欺人的集体备课),精心设计问题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收获。
一线教师要研读课标,熟读教材,熟读教参。要适当读读本学科专家的著述。如语文学科教师应该读读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温儒敏的《温儒敏论语文教育》、王荣生的《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王栋生的《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这些真正能提高语文教学技能的论著,要重点研读文本、研究不同文体的教学策略,研究单篇教学、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等不同样态的阅读教学,要在参考名家文本解读和名师优质课例的基础上,结合学情、结合试题设计出独特的教案,教学过程要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学习过程要遵循熟读深思和及时复习的规律。

当然,如果我们把“高效课堂”理解为一种教师突破自己提升自己教学的理想追求,是完全可以的。教师是一个良心职业,魏勇老师写有一本《凭良心教书》。我们不少中小学教师像笔者一样,都是出身社会底层,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认为“学生时代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教师,要爱岗敬业,认真教学,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做一个无愧社会、无愧学生的好老师。


文字|罗大耳朵

图片罗大耳朵

编辑|采桑,投稿请加微信gltxh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