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贴士】春意萌动,勿忘养肝

 非亲似亲fhf 2024-03-13 发布于上海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负责消化、代谢、解毒、生物合成等多种功能。中医五行理论认为,春属东方,五行归木,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因此,在春意萌动的时节,我们应学会顺应自然调养肝脏。

疏肝理气养肝脏

如果把肝脏形容成一棵大树,根据树木的习性,它喜欢向上向阳生长。春天是树木生长最旺盛的时候,枝叶太过浓密不利于营养物质向上供应;春季也是肝病好发的季节,因而需要对枝叶进行修剪(称之为“疏”),使树木生长良好。古代医家提出“肝主疏泄”的理论,指出它与人们的情志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肝脏功能失调会使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影响到情绪。比如,心情抑郁的时候会面色晦暗,这是因为肝脏有疏调气血的功能,可促使全身之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而情绪抑郁则阻碍肝脏疏泄气机运行,使我们看上去面色晦暗。

当心情愉快时,肝脏疏泄气机功能旺盛,故而可“人逢喜事精神爽”,面色红润有光泽。认识到春天肝脏的习性,我们就应时时提醒自己做好调整,尤其是情绪容易波动人群,阴雨绵绵时要调达情志、春花烂漫时不要过度放纵自己的心情,要学会收放自如。

健康提示

心情低落、抑郁时,可用玫瑰花6粒、陈皮2片、黄芪5克、乌梅3粒、冰糖若干泡茶饮,疏理肝气、提振信心。

暴躁易怒时,可用莲子心6粒、杭白菊6朵、甘草3克泡茶饮,降肝火、平静心情。

走出房间、到户外活动,是疏肝理气最好的方法。

滋阴养血护肝脏

中医认为“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一定数量血液的作用。唐代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现代医学认为,肝脏储存了血液中全部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以及维生素B12、锌、铜、铁、镁等,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及外来的有毒有害物质,过滤并储存血液,合成蛋白和凝血因子。人在安静、情绪平稳时,身体活动需要的血液非常少,多余的血液会流入肝脏;在活动、情绪高涨时,心跳和血流速度加快,肝脏就会排出储藏的血液,以供其他器官所需。春季养肝,需要顺应肝脏调节血液这一特性,做到“早睡”和“多动”。对普通人群来说,早睡有利于预防肝脏代谢出现异常,白天多动有利于血液循环,加快糖原、脂肪分解。此外,过度用眼,特别是长时间看手机等电子屏幕对眼睛损害最大,会导致干眼症、视疲劳、头痛、视网膜脱落、黄斑变性等症状。中医讲“久视伤血”,而“肝藏血”“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健康提示

用黄芪、枸杞、决明子各5克和菊花5朵泡茶饮有助养肝明目。

日常闭目,眼球依次缓慢分别往左右、上下、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拉到极限发酸,保持5秒,然后回到正中,再按顺时针、逆时针缓慢各转3圈,可使眼睛明亮滋润,有效防治干眼症。

知肝传脾调饮食

《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实脾是调补脾胃,并非单纯的补,而是“调”与“补”的有机结合。现代医学认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被称为人体“化工厂”。肝内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包括代谢功能,即把吃进去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进行代谢处理,供给人体能量。因此,养肝十分强调肝与脾的关系。

健康提示

“补”,是在肝脾虚的时候,采用甘味之药健脾补中,加强脾胃生化气血功能,滋生肝血,使肝有所藏,常用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蜂蜜、饴糖等。

“调”,是用调和之药,以防脾土壅滞,使脾运化正常,常用陈皮、佛手、焦三仙等。

一年之计在于春,保养好肝脏,使肝气旺盛、气机舒畅,有助我们心情愉快、健康工作。

(原载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微信公众号,作者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副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