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仓健人生第二次机遇》

 新用户0832rs09 2024-03-14 发布于北京

高仓健是一位令很多中国观众很喜欢的日本电影演员。这个人很特别,即使在很多国人有一股仇日的心态下,作为日本电影演员的高仓健依然颇受观众好评,究其原因是复杂的,因为不是本文主题,在此不多说了。

高仓健踏入影坛的最初几年,每年都参加拍摄十多部电影,几乎都是饰演一类颇有朴素正义感的角色。他扮演的角色往往开始时压抑着心中复仇的怒火,最后再施展凌厉的拳脚,战胜对手。

在这类只追求表面热闹的搏斗片中,高仓健很少能发挥自己的独特演技和复杂的人物个性。这种电影开始时由于比较新鲜而能赢得一些观众,但时间长了后,千篇一律的故事情节和血淋淋的打斗场面渐渐地失去了观众的兴趣。直接后果就是票房收入每况愈下,演员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差。

在这种情况下,高仓健所在的东映电影公司为了迎合一般观众的欣赏趣味,将拍片重点由古装武士剧转为现代的“任侠片”,即提出“任侠电影路线”。这在日本电影史上,可以看成是一次成功的变革,是在适应观众欣赏趣味前提下的影片制作手法变革。

就是在这个时候,高仓健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次机遇。有一位善于发现和发挥演员个性的著名导演终于发现高仓健具有一般演员稀有的表演个性。这位导演就是最初发现高仓健的伯乐——牧野光雄的弟弟——牧野雅弘(此时最初发现高仓健的牧野光雄已经去世)。

可以说,牧野雅弘是高仓健的第二位伯乐,也是他的恩师。他认为高仓健那并非俊秀的面庞上两只浓眉大眼,很具有刚毅男子汉的内在美。那炯炯有神的目光有时是阴郁的,有时是热烈的,有时是咄咄逼人的。那不时地紧锁着的眉宇,透着坚毅,颇能传神。他希望高仓健在新电影中的表演能有一种独有的个性形象,在影坛焕发新的光彩。

牧野雅弘等一些锐意创新的导演们提出的任侠片电影路线,即为侠客树碑立传的电影路线。现在回顾这段电影史,这种电影有点像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系列及改编的电影。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之所以盛行一时,是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分不开的。当人们面对不满意的种种现实,而个人又没有能力改变时,总是梦想着有武艺高强、行侠仗义的侠客突然从天而降,除暴安良,匡扶正义,解救受欺辱的人们于危难之中。

高仓健青年时期的银幕形象总是那么血气方刚,义薄云天。他主演电影的黄金时代永远留在了东映电影公司盛产的黑帮片、任侠片里。演侠客的演员必须要有侠气,高仓健浑身上下自然而然地透着一种侠气,这不是单纯靠表演就能显现出来,而是体现在他那冷峻的眼神中,是刻在骨子里的,一辈子都不会改变。

高仓健的目光犀利坚毅,直到他慢慢变老以后,举手投足,还让人能感受到强大气场。每当他抬起头,目视着对方时,就像是一只猛虎老了之后的眼神,永远冷峻,永远不老。

那些挖掘高仓健男性气质的导演们,正式看准了他那咄咄逼人的独特而坚韧的目光。他的目光属于那个年代,属于那个年代的电影艺术形象。这几乎不是在表演,表演是演不出来的,也难以达到这个效果,在银幕上难以建树。高仓健的目光是天生的,是自然而然的。
东映电影公司的老导演牧野雅弘、佐伯清等人可以算是高仓健的伯乐与恩师,这些老导演经历了日本电影两次黄金时代,他们把自己心中继承下来的老派日本男人的血气和豪侠之气,全部灌输给了年轻的演员高仓健,又由他展现在一系列任侠片里面。

银幕上展现着高仓健顶天立地般矫健的身影,在雪地里,荒原上,旷野中行侠仗义。银幕上的高仓健在和对手厮杀的时代,香港的邵氏武侠片才刚刚起步。严格意义上说,是日本武侠片的出现带动了香港武侠片的启蒙崛起和繁荣。
和日本新浪潮导演相比起来,牧野雅弘、佐伯清这些老导演做事认真,为人处事老派执着,一板一拍,都是按照高仓健的性格形象来编排塑造。他们在东映拍摄高仓健为主角的一系列任侠片之时,牧野雅弘巧妙地利用了高仓健的表演个性,他总是让高仓健在这类“任侠片”中扮演“英雄”。这类角色往往开始时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在沉默、忍耐到极限时,忍无可忍地一举爆发,奋然不顾生死,打败残暴的黑恶势力。

因此,由牧野雅弘导演的一些由高仓健主演的“任侠片”,如《日本侠客传》、《昭和残侠传》《网走番外地》等影片还是颇有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的。影片往往注重正义战胜邪恶基本逻辑,具有人情味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高仓健所扮演的角色再次受到大家的欢迎,这位银幕上的大英雄载誉归来,逐渐为大家所喜爱,他的名字开始家喻户晓。这个时期的高仓健正值从青年走向中年,出演的很多传统任侠片中的形象,既有信仰,浑身正气,讲信义与情谊,不屈不挠,为了心中信念,敢于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由于这类“任侠片”主要描写日本黑社会赌徒、暴力集团内部和派别之间的斗争。为了展开戏剧冲突,便人为地把争斗的一方美化为善良、正义的暴徒英雄。由于高仓健总是扮演这类角色,牧野雅弘的这种编导手法总是千篇一律的频繁使用,因此,时间久了之后,也使高仓健扮演的“英雄”鲜明个性逐渐丧失了。

1963年至1974年的十余年中,高仓健共拍摄了一百多部这类“任侠片”。但他却越来越苦恼,因为他从观众的反应中,从影迷对他的期待中,看到了自己艺术前进的脚步变得止步不前了,电影观众也有了一种审美疲劳。

高仓健认为自己应该不断攀登电影艺术高峰,应该不断突破自己的表演艺术模式。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电影艺术家,不能只是为了混碗饭吃,为了多挣钱。这是高仓健自己寻求艺术突破的开始,也是他走向更加成功的开始。

可是高仓健每次接拍新片,导演总是让自己演同一类型的角色。这怎么行呢?他真想不拍电影了。但由于他是东映公司的人,想不干也身不由己。于是他在默默地寻找机会,他决心要改变戏路,成为一位真正的电影艺术家。

高仓健最初接受演员这一职业是为了生存,为了多赚钱,于是拼命拍片子。因为他曾经学过拳击、柔道,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身手敏捷。但导演总是让他饰演千篇一律的角色,他也开始感到乏味,他有一种改变戏路的渴望。

当然,高仓健对待艺术表演始终是认真的,例如高仓健1976年主演的《追捕》,两年后引进到中国,一时好评如潮。其实该片在日本反响平平,因为影片还没有完全脱离任侠片的影子,只不过故事情节换成了警察、检察官与黑恶势力的矛盾冲突。这其中有深厚的时代背景原因,毕竟这部日本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发达国家的样子,也感受到了爱情力量的强大,令中国观众耳目一新。但在日本电影市场,这部影片反响比较一般。

严格说,《追捕》在中国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还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电影中杜丘穿的那种风衣在商场被抢购一空;很多人在不刮风的时候也喜欢竖起衣领,觉得是一种时髦;有人戴着不舍得撕去商标的蛤蟆镜招摇过市;很多地方竖起了真由美理发店的招牌;一些商店里出现了有真由美品牌的化妆品和帽子;还有一些人喜欢用横路敬二比喻骂人的代名词;甚至有人在下象棋时也常常模仿着影片中人物的强调怂恿着对弈的棋手:“跳啊!跳啊!唐塔已经跳下去了……”

就在前些年,日本电影《追捕》有了改编而成的中国版,当然其中情节人物也置换了不少。可是改编后的电影有点东施效颦,不伦不类,与高仓健主演的《追捕》不可同日而语。在此不多赘言。

高仓健在极力渴望突破表演艺术模式的时候,在他心中,赚钱混饭吃已经不是第一位的了。他在从事电影表演多年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萌发对表演艺术更深层次的追求。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是一种电影艺术家的觉醒。

事实上,并不是每位电影演员都会有这种觉醒,有这种觉醒的人,才能够称得上是电影艺术家。从个人艺术生涯上来讲,高仓健的这种觉醒非常重要。就像很多演过影视剧的人,虽被称为“艺人”,却一辈子和艺术家没有什么关系。

高仓健的这种思想转变是非常难得的,这是一个电影演员走向电影艺术家的转变。他从想混饭吃到希望成为一个电影艺术家,他的苦恼是他获得艺术新生的开始,或者说是一次飞跃。他期待着新的伯乐出现,也在寻找着新的机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这匹千里马不久后还真遇到了能够在影坛大展宏图、成为国际影坛巨星的第三位伯乐。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