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靠激情和决心做不了学问

 王笃年 2024-03-15 发布于北京
前几天,发了一篇如何考不上清北的文,逐条驳斥社会上流传的那高三学生如何如何刻苦用功的种种论调。
有读者在后台委婉地说,那些近乎疯狂的操作虽然不尽科学,但毕竟代表了一种对待学习的态度。
笑话!那是啥态度啊?那是糊涂态度。
学习,是为了叫人变聪明的,是用脑子的行为。你都不用脑子去学了,学习成绩还会好么?
我常常和我的学生说这样的话:
题,是永远都做不完的。
做题的目的,不只是要把这一道题做出来,也不只是把它做熟练。
而是通过做这一道题,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是否熟练扎实?训练自己解决问题过程中前后照应、左右关联、来回阅读、深入思考的审题意识与能力。
如果说还有别的,那至多不过是,通过做几道貌似一类的题,了解命题人的心理套路,总结考试时对待这类问题的策略——
如何又快、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包括读不出思路、赶快放下就跑(战略性放弃),以便省出时间在别的题那里拿更多的分。
举两个实例(虽然未必能够说明问题)。
1992年暑期,在大连外国语学院参加日语短期培训,跟一个年轻人住一个房间。
许是他英语基础弱的缘故,有一个用片假名拼写的外来词,只有三个假名(日文字母),他反反复复就是记不住。
我素有早睡的习惯。夜里10点了,他还在叨咕叨咕地读。我跟他说:
小孙,你不必非得发狠一次记住不可,即使现在记住了,明天也许还会忘。现在睡觉,说不定明天早上一醒来就想起来了。
他跟我说,王老师,您先休息吧!我现在开始书写,不再出声打扰您休息。我就不信我学不会、记不住它!
我睡得早,自然起得早。
一睁眼,就发现桌子上一张A4纸的正反面写满了那个单词,大概得有几百上千遍。
一会儿,年轻人也睡醒了,在那里伸懒腰。
我就问他,昨晚那个单词,是什么来着?
他挠挠头,冲我苦笑了一下:嘿嘿,忘了
表情很是可爱。
学习用力过度则会导致抑制。
这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结论。
因为,你那不是真正的学习,你的行为并不符合学习规律。
下边说第二个例子。
早年间,我带竞赛班。班上一个女生上进心极强、对待学习特别刻苦。
但是她的竞赛学科成绩平平。
最后一个暑期集训前,她来找我,跟我说:
老师,您电脑里还有多少套模拟题啊?您能不能都发给我,看我一个暑假里给它全部做完喽。
天呐!看你能的。且不说你根本不可能实现你的这个目标,即使实现了,就可以提高竞赛考试的成绩吗?
同质化的题目,多做不如少做。
因为,少做一些题,才可以腾出点儿时间动脑子。
结果,这个学生在九月份的全国初赛中并没有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你见过哪一个大学问家是通过好勇斗狠学出来的?
他们平日里几乎都是温文尔雅、沉静如水。
做事情要有激情,但激情未必通过某些自媒体里宣传的那样摇头摆尾、甚至张牙舞爪来表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