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八九)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泻心汤

 火帝养生_WSH 2024-03-15 发布于云南

【原文】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炙)三两,桂枝(去皮)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原文解释】

“妇人吐涎沫”内经里面讲过:“口吐涎沫,上焦有寒。”病人在上焦有寒的时候会吐口水,此时应该用温药,比如说麻杏甘石汤、大建中汤,温散的方法。结果碰到一个医生,“反下之”,造成心下痞, 寒陷下去陷到胃的下方,这个时候“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因为上焦有寒而吐涎沫,病又被攻下后寒更入里,所以用小青龙汤来将它发散出去。小青龙汤服后涎沫止了,这时候再回头治疗因为被误攻下而造成心下痞的泻心汤证。

【倪师解读】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遇到这种情形,意思就是说,这个人本来上焦有寒症,吐涎沫了,上焦是寒湿的。医师应该去寒去湿,结果医师开错处方,开成了攻下。这个攻下以后造成了心下痞。

我们有五个泻心汤症? 五个泻心汤症的来源就是因为病人有表证,结果你没有发表,而去攻下,轻则心下痞,重则就是悬饮,留饮就来了,就变成了十枣汤证,都是这样误攻造成这种情形。

如果遇到这种情形的心下即痞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把她的吐涎沫治掉,因为她肺、上焦的寒还有,你先把它治好。治好了以后再去治心下痞。所以先解表,再去攻里,这是治症的原则。

所以说,病人呢有吐涎沫,还是小青龙汤证。小青龙证,去掉以后,寒湿的没了,吐涎沫没了,这时候我们再回头看泻心汤。泻心汤比如说恶心呕吐比较多呕,我们用半夏泻心汤;下利比较多, 我们用生姜泻心汤,诸如此类的,以此类推。

大黄黄连泻心汤,由大黄、黄连组成,主要治疗胃热气滞引起的心下痞,可伴有口干咽燥、舌红苔黄、面赤等症状。

附子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附子组成,主要针对胃热、心下热痞兼有阳虚,伴有畏寒、汗出、乏力等表现。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人参、干姜、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主治胃热脾寒,心下痞满(胃部胀满不适)、口干、舌苔黄腻等同时,还可见脾虚所致呕吐、腹泻等虚寒症状。

生姜泻心汤,由生姜、炙甘草、人参、黄芩、干姜、半夏、黄连、大枣组成,主治心下痞偏于胃虚,饮食停滞不化的情况,表现为心下痞满、腹泻、噫气(打嗝)较臭等。

甘草泻心汤,由炙甘草、黄芩、半夏、黄连、大枣、干姜组成。此种心下痞已没有邪热内结,而是脾胃之气虚弱,胃气上逆(胃气不降反而上升)结于心下导致的,所以一方面表现为胃脘部痞满明显,另一方面因脾虚而导致泄泻症状一般要重于生姜泻心汤等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