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妆品行业数据分析报告-化妆品市场分析报告

 午夜太阳 2024-03-15 发布于四川

一、化妆品定义及分类

化妆品定义: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 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国家按照风险程度对化妆品、化妆品原料实行分类管理。

化妆品分类: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国家对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 化妆品原料分为新原料和已使用的原料。国家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

为贯彻落实《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范和指导化妆品分类工作,国家药监局制定了《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以下称《分类规则》),于202148日公布,自202151日起施行。根据该《分类规则》,化妆品可以从功效宣称、作用部位、使用人群、产品剂型、使用方法五个方面进行分类。

  

二、全球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

得益于强劲的消费增长潜力,化妆品消费意识深入人心,全球化妆品市场蓬勃发展。化妆品市场潜力主要源自新兴国家中产阶级及高收入阶层群体的崛起,城镇化率的提高导致城市人口的扩张,下沉市场、老年美妆及男颜经济带来的美妆新活力。

据统计,2022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发展至历史最高值,达5652亿美元。2018-2022年化妆品行业基本持续增长,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98%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同比出现下滑。

全球市场份额方面,护肤类产品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位,清洁类产品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位,护发美发类产品位列第三位。

全球化妆品产业头部集中趋势较为明显。全球TOP10化妆品企业占据约30%的市场份额,而且头部企业平均增速远高于行业增速。

化妆品产业中品类众多,市场需求碎片化严重,导致单品牌仅能在少量领域内建立优势,难以完成多品类、全价位区间布局。

头部化妆品企业品牌历史 、研发实力与营销策略底蕴深厚,基本以集团化运营。品牌矩阵覆盖度极广,集团内不同品牌在定位不同客户群体形成互补,营销模式的创新度与渠道策略的精准度优异,品牌护城河极深。以欧莱雅为例,旗下28个品牌实现护肤、彩妆、香水、美发等细分领域的奢侈、高端、大众市场全覆盖。

全球头部企业格局稳定,新兴企业难以突破行业壁垒。

 

三、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

区域消费市场方面,亚太市场占据全球化妆品行业市场霸主地位,且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美国是全球第一化妆品消费国,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

中国化妆品行业存在严重贸易逆差。自2016年进口化妆品税率下调,我国化妆品进口额高速增长,年增长率超25%。自2020年以来,连续3年逆差差突破千亿。

2022年受疫情导致物流停运、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进口额首次出现下降。

  

据统计,中国化妆品消费市场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10%,远高于全球市场。2022年,由于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造成的物流停运等多重因素影响,化妆品消费市场相对低迷,社零总量和化妆品销售均出现十年来首次下滑,但行业总体表现平稳。随着新冠疫情结束,消费者重拾消费信心,未来中国化妆品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预计2026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

 国内化妆品消费市场,护肤类产品市场份额最高,彩妆产品增速最快。排除国人的消费习惯,参考全球市场,国内市场护肤品占比过高,彩妆占比相对较少,下沉市场尚未完全开发,化妆品消费结构升级空间巨大。

四、化妆品行业政策环境

我国化妆品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相关政策法规,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9月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该条例旨在加强对化妆品产品的监督,标志着我国化妆品监管开始步入法制化时期,至今已32年。我国化妆品产业也经历了从代加工到本土品牌崛起,再到产业逐渐聚集形成化妆品产业园区的过程,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化妆品生产大国,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十四五”化妆品行业发展思想指出了要充分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动态,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一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2020年以来多部化妆品领域重要法规相继发布,并在2022年进入密集实施阶段。2020629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于202111日起施行,确立了一系列化妆品监管的新理念、新制度、新机制,随着其配套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一系列关于化妆品行业的法规、政策和行业标准的推出,我国化妆品市场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更为全面而详细的监管体系。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是行业监管依据的基本法规:其他法规在其基础上分层级对不同经营环节和主体进行规定细化,形成了以《条例》为指导的化妆品行业监管法规体系。从已出台的新规来看,监管的重点在化妆品及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生产管理规范、标签管理等方面。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对企业是优胜劣汰良性发展的推动,对终端消费者来说更是福祉。

五、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情况概览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提交其符合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达4975家,2017-2021年增长率仅为16%2020年生产企业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达5447家。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基本稳定,2021年化妆品生产企业数出现下降,这可能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一方面,2021年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施行可能导致企业因监管力度加大而无法继续经营。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业供应链停产导致企业运营困难。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是随着国内消费者对于化妆品需求增加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优化,国内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我国化妆品委托生产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按委托内容不同可分为委托生产(OEM)和委托研发并生产(ODM)两种模式。OEM 即委托生产,企业按照客户提供的配方设计、工艺控制要求进行生产,其核心竞争力为生产技术,ODM 即委托研发并生产,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开发产品,产品研发、配方设计、工艺控制等主要由公司完成,其核心竞争力为研发能力。

在《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规章监管指导下,我国委托生产模式发展至相对成熟水平,产品委托生产率较高。据统计,我国进口产品委托模式占比达73%。尽管超80%国产产品由备案人自行生产。但多数备案人并非品牌的实际拥有者,而是在法规约束下由生产企业来承担备案人的相应责任。

目前,国内化妆品委托生产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外资企业科丝美诗、科玛分别占据5.26%0.83%的市场份额,本土龙头企业诺斯贝尔市占率为3.65%,其余中小企业瓜分超过 90%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生产企业相对议价能力较低,利润较低,上游原料和人工成本大幅上涨时,成本压力严重影响企业生存。中国化妆品行业缺乏头部生产企业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六、中国化妆品企业发展现状

中国化妆品企业起步较晚,化妆品消费观念受欧美品牌长期驯化,导致企业差距较大。2021年,仅拜尔斯道夫的化妆品业务营收,远超中国TOP10化妆品企业营收总额。中国化妆品企业对比欧莱雅、宝洁等国际企业,在品牌矩阵完善度、客群覆盖度与价格区间布局等全面落后,短期内难以发生本质性扭转。同时,进口化妆品税率下调导致进口化妆品零售价降低,马太效应加剧。难以突破国际龙头企业的市场壁垒,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因此,多数国产企业避免与国际企业在高端市场直面交锋,定位大众化妆品市场,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利用线下渠道铺货优势,搭配线上销售。深耕大众市场,寻找化妆品中竞争相对缓和的高成长细分品类,聚焦资源以建立品牌竞争壁垒,是我国化妆品的主要发展路径。

随着行业发展与消费思维转变,注重性价比的年轻消费者群体对中国本土品牌的包容程度和评价呈上升趋势,对中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构成重要的长期利好。上海家化、百雀羚、珀莱雅等中国化妆品企业的市占率持续攀升,大众市场突围趋势明显,特别是彩妆领域,国产新锐可与国际品牌抗衡。预计未来伴随本土品牌研发技术提升,国人对国货品牌的认可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货品牌有望进一步抢占国际龙头的市场份额。

七、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

下图所示,参考线上/线下渠道发展水平,中国化妆品行业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伴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中国化妆品行业数字化水平越来越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后,化妆品销售渠道从线下渠道为主,逐步转化成线上、线下均衡发展。预计至2023年,线上渠道在中国B2C化妆品市场收入的占比将超过一半,至2025年达到57%2019-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26%。数字化转型是中国化妆品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八、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药融咨询定制

药融咨询基于数十亿自建医药数据库资源、数据挖掘团队、上千万商业资源及具有顶尖综合能力的咨询人才,为某行政机构提供关于《某市化妆品产业发展》定制分析报告服务,其关键分析步骤如下:

首先,要对全球及中国化妆品产业行业进行调研。通过统计全球主要化妆品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率、企业营收情况,了解全球化妆品市场的总体趋势。再分析中国化妆品的进出口额、细分市场及销售额占比、企业营收、生产企业省份分布,通过分析对比,了解国内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其次,需要了解中国化妆品产业政策及法规的变化,并用数据展示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再而,盘点该市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检测机构情况。通过统计全国及该市的相关产品注册情况及相关备案检验检测机构的情况,得到发展趋势、分布情况等具体画像,并分析出目前所面临的“卡脖子”难题。

最后,对该市化妆品企业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该市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经营企业数量、经营企业范围及类型的分析,更全面地了解该市化妆品产业的现状。

结合上述信息,对该市化妆品产业具体情况作出发展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