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中医的不传之秘:“妙用一两方,健康一整年”,很多人不知道

 乾坤日月都不转 2024-03-15 发布于甘肃

在中医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黄帝内经》这部伟大的古代元典,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黄帝内经》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在讲一个十分玄妙的话题——“五运六气”。对于“五运六气”这种玄妙的学问,其实与《易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二者又各自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中医的“五运六气”是一种高级的预测学科,对于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预测和转归,有着“神秘莫测”的指引性作用,因此被视为中医的不传之秘。

在宋代,名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对于五运六气在临床中的运用,做了一个大道至简的方案,指导人们在相应的年代里辨证用方,达到祛病延年的妙用。那么,对于今年,甲辰之年,如果从“五运六气”的角度,又该如何辨证选方,这还真是一门学问。不过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却对甲辰年的方药应用做了提纲掣领的概述,如果合理运用,真可谓是“妙用一两方,健康一整年”。

古代中医的不传之秘:“妙用一两方,健康一整年”,很多人不知道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明确指出,“六甲”之年,由于“岁土太过,雨湿流行”,容易导致人们“肾水受邪”,从而出现“腹痛”,“体重烦冤”,“肌肉痿废,足痿不收”,“中满食减”,“四肢不举”等疾病,而这些疾病的根源,在于肾经受湿,对此,宋代医家陈无择提出使用附子山茱萸汤来调理由于肾经受湿而出现的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腹痛寒绝,腿脚微软,腰椎疼痛,行步艰难,脘腹胀闷,食欲不振,肠鸣溏泄等为基本表现。

附子山茱萸汤,全方由“附子(炮,去皮脐)、山茱萸各一两,木瓜干乌梅各半两,半夏(汤洗去滑)、肉豆蔻各三分,丁香藿香各一分”等八味中药组成。具体使用方法是,先煎这些中药打成粗末备用,每次服用时,取药末四钱(相当于现代的12g),用水一盏半,加上生姜七片、大枣一枚,一同煎煮,待到水煎至七分左右时,去掉药渣,饭前服用。

古代中医的不传之秘:“妙用一两方,健康一整年”,很多人不知道

五运六气是从太岁的天干地支联合推算的,“六甲之年”,为“岁土太过”,全年的疾病主要以“雨湿流行”为主,但是,全年的“司天”“在泉”,六段气化却各不相同,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记载,“辰戌之岁”的初之气,容易出现瘟病、头痛身热、呕吐、疮疡等疾病;二之气,容易出现肝气郁结、脘腹胀满等疾病;三之气,容易出现寒疾、痈疽、心热瞀闷等疾病;四之气,容易出现热病、肌肉痿废、足痛、腹泻、痢疾等疾病;五之气,由于体内郁积的阳气由于气候转热得到发泄而不致于怫郁在里,而出现“民气乃舒”的现象,可不药而愈;终之气,容易出现寒湿夹杂的病症。

而对于辰戌之岁的主要疾病方向,可采用“甘温以平水,酸苦以补火”的治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指出,可用静顺汤,“抑其运气,扶其不胜”。而静顺汤是由“白茯苓木瓜干各一两,附子(炮,去皮脐)、牛膝(酒浸)各三分,防风(去叉)、诃子(炮,去核)、甘草(炙)、 干姜(炮)各半两”等八味中药组成,具体使用方法是先将这些中药打成粗末备用,每次使用时,可以取药末四钱,用水一盏半,待到水煎至七分左右时,去掉药渣,饭前服用。

古代中医的不传之秘:“妙用一两方,健康一整年”,很多人不知道

陈无择所传的静顺汤,可以作为“辰戌之岁”全年的基本方,而且还提出了全年六气的加减法:自年前大寒节气至今年春分节气,可去掉方中附子,加上枸杞半两;自春分节气至小满节气,可以在原方中加入枸杞半两;自小满节气至大暑节气,可去掉方中附子、木瓜、干姜三味中药,加入人参、枸杞、地榆、香白芷、生姜各三分;自大暑节气至秋分节气,可在原方的基础上,可加石榴皮半两;自秋分节气至小雪节气,按照原方即可;自小雪节气至大寒节气,可以去掉牛膝,加当归、芍药、炒阿胶各三分。

圣人有云“不明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因此,对于甲辰之年,如果采用“五运六气”来开方,附子山茱萸汤静顺汤,可以联合化裁使用。当然,对于采用“五运六气”开方,需要对“五运六气”颇为精通才行,而且在临床中,也需要辨证施治,不可“照本宣科”、“按图索骥”。如果,符合“五运六气”的病症,采用“五运六气”的治法,的确可以起到“妙用一两方,健康一整年”的神奇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