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岩茶才需要坐杯?3点指明方向,再也不怕把岩茶泡苦了

 小陈茶事 2024-03-15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坐杯,其实就是茶叶冲泡时的闷泡。

但是,把“闷泡”二字换成“坐杯”后,就很有画面感了。

茶叶在盖杯中“坐怀不乱”,能想出这个词儿的人很厉害。

我们在泡茶喝茶时,时常有人会插个嘴,比如说,下一水坐个杯吧,或者是,这茶不泡了,冲一水,直接坐杯。

这对刚入门喝岩茶的小白来说,可能会有些懵,大脑转不过来。

后来经过别人解释,终于明白了“坐杯”是何意,马上又有了不解之处。

喝岩茶时什么时候要坐杯,什么样的岩茶需要坐杯?

《2》

在喝岩茶的过程中,我们时常遇到同一泡茶换不同的人泡,是两个味,因为每个人的泡法有区别。

冲泡一款岩茶,少则冲个五六水,多则十多水,这每一水的出水、停顿时间略有偏差,茶汤的香气、滋味就略微不同。

尤其是前三水,冲泡的节奏稍有改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后面的每一水都会受到影响。

玩茶之人在喝茶时,他们不拘泞于一成不变的冲泡方式,时而快出,时而停顿,时而坐杯。

他们通过变换冲泡的节奏,来获取茶叶更多的香气、滋味信息,甚至是山场原料信息,探索每泡岩茶最大的可能性。

有时候在品牌店里喝茶,泡茶人员经过固定模式的训练,每泡茶的冲泡、出水方式和时间基本一致。

如此喝到的每款茶、每道水都很接近,缺乏个性,甚至有些味同嚼蜡。

她们的这种冲泡方式适合大众茶客,无功无过,不出彩,也没大毛病。

但是对于岩茶老饕们来说,每泡岩茶都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冲泡,简直是暴殄天物的做法。

《3》

每泡岩茶的前三水至关重要,冲泡得当,便是一个好的开篇。

坐杯与否,首先看茶的火功。

焙了足火或高火的岩茶,切不可坐杯,沸水快进,汤水快出。

稍微停顿几秒,喝起来很有可能有焦苦味,特别是刚焙出来没多久的茶,火涩感、麻苦感、焦味全部集中一起,虐杀你的舌苔、口腔。

其次看投茶量。

现在很多岩茶都包到十克,不管适不适合,反正人do亦do,好像维持标准的8.3克包法,就会被人嘲笑小气一样。

其实很多茶不适合包十克的。

所以,遇到装了十克的岩茶,要注意冲泡方式。

如果火功比较轻,茶的涩感、麻感可能会重;

如果是发酵度偏重些的茶,闷味、酵味、杂乱怪异的红茶味会比较明显。

这些缺陷明显又被强行包了超额分量的茶,前三水切不能坐杯,需快进快出。

再次就是好山场的茶,前三水尽量不坐杯。

特别是坑涧茶,茶多酚含量高,苦感重,拿武夷山当地人的话来说,有来势汹汹的煞口感。

同时,在沸水在盖碗中停顿的同等时长下,能更清晰、明确地感受到正岩茶前三水的层次变化,同时还能增加冲泡次数。

还有肉桂、铁罗汉这样浓厚、有力道的茶,也不宜坐杯。

肉桂的特征是桂皮味,铁罗汉是药香,开始冲泡时稍一坐杯,就如同在喝中药。

我记得刚学着喝肉桂时,拿一个小容量的紫砂壶塞满茶,还闷了好一会才出水,那苦味能让人喝出痛苦面具,让我至今都记得那个味道。

《4》

那什么岩茶适合坐杯呢?

一是轻火的外山茶。

内质比较空,滋味淡,唯独香气高,这种岩茶,每一水都需要稍稍坐杯。

冲泡的时候,诸君可观察一下,沸水注入盖碗,盖上盖子,盖碗边沿渗出来的茶汤如果颜色特别浅,那就多坐会杯。

二是返青的茶。

岩茶返青了,生涩味明显,像在吃没煮熟的蔬菜,水味、青味重。

第一水坐个杯,出了汤,然后倒了不喝。

从第二水开始喝,返青的感觉会减弱很多。

相当于是用沸水的高温先把茶闷熟一道,顺便也能把返青到茶叶表面的杂味、异味甚至是霉味都洗一遍。

三是喝到五六水后的正岩茶。

正岩茶口感较为浓厚,前面几水可不用坐杯,等到第四水后,可选择中间一道茶汤坐个杯。

一方面可以测试一下茶的内质和工艺,在强力闷泡的情况下,会不会出现明显的口腔不适感。

好茶经得起坐杯,反之,坐杯也是检测好茶的方式之一。

另一方面,通过坐杯的这道茶汤,探索一下正岩茶的特殊山场气息和岩土韵味。

《5》

冲泡岩茶时,每一水需要多长时间出水,若是经验丰富的泡茶人,定然是心中有数。

茶,会告诉你答案。

从观察干茶的色泽、闻干茶的香气,可知岩茶的火功如何,同时可作出山场的预判,前三水该如何冲泡便了然于心。

冲出第一水后,看汤色,且喝过后,随即调整第二水的冲泡。

之后再通过干茶遇沸水后舒展的状态,以及茶汤在杯沿流露出来的颜色,决定后续该略微停顿还是稍加坐杯。

所以,泡茶需要专注力。

什么样的岩茶需要坐杯,泡到哪一水开始坐杯,没有标准答案。

它取决于泡茶人对每泡岩茶的尊重和敬畏。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