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构建课堂观察量表,为建构思维课堂找到依据?

 新用户79858047 2024-03-16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本文共4206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周三

专业

为了让教学的质量可评、可测、可见,教师需要构建一个评估课堂教学的模型与量表。本文中,学校课程与教学博士、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霞聚焦课堂观察评价量表的构建,拆解其中的几个重点维度,帮助教师从“评”的角度出发,提升课堂教学的效度。

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公式:学习效果 = 思维强度 × 学习时间。这一公式表明,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深度越深,学习效果越好。


同时,学习时间的长短也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如果学生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强度并持续投入学习时间,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应能达到最大化。事实上每节课学生受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整体的经验水平的限制,
思维强度和注意力的时间是成正比的。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将课堂分成4个层次的样态,如下图所示:

图片

较低层次的课堂形态表现为教师过多的讲授,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进一步提升,我们称之为自主活动层面。在这一阶段,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活动时间,表现在行为层面上,即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小组活动、自由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时间。

然而,仅有行为层面上的自主活动并不足以构成高质量的教学。若学生能在保证自主活动时间的同时,积极参与思维活动并实现自主建构,那么课堂的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为理想的课堂特征是学生既能积极参与行为,又能深入参与思维活动。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些行为和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还应存在一个互动过程。这里所指的互动并非简单的小组内或课堂上的交流,而是需要包含思维建构的深层次互动。这样的课堂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图片

接下来,我们就要从不同维度出发,全面评估课堂样态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四个不同水平。在评价一节课时,我们首先需要紧扣四个价值判断标准,依据布鲁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具体包括:

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内容问题)

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

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能提供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效果问题)

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一致性问题)

上述的四个原则始终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评估的元认知问题,指向学生素养的培养。

图片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如何建构一个课堂观察量表

对于具体的课堂来说,教学目标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学效果的产生则依赖于特定的教学过程,且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均建立在我们精心优化的教学内容之上。

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以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有助于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还能指导教学过程的优化,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认为课堂教学观察量表的建构应该包含五大一级指标: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教师素质。

图片

如何评价教学目标?

思维课堂特别强调对学科思维目标的提炼,如果没有思维目标,那么这个课堂的思维特征也就不明显。在关注学科思维的前提下,思维课堂的普适性观察量表基于素养的四个基本维度,对于教学目标的评价设计了4个具体的描述:

学科观念合理;

学科思维合理;

学科实践合理;

态度责任合理。

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都考虑到上述四个维度,且均有比较操作性的设置,即可评价为4项均符合,满分为10分。

如何判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每个维度?以评价“学科观念合理”为例,其他教师在观课的时候有几个途径。

图片

第一个途径是针对授课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观察学生的作答率、举手率与正确率是否较高。第二个途径是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单完成的情况,以此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除此之外,如果临近课堂结束时,授课教师在自我监控环节带着学生去反思,学生既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又能够反思自己用什么方法会更好,那说明教师该维度的教学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其次,在评价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关注一下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运用是否准确。大家可以通过再次阅读课标,来更好地掌握如何准确地使用行为动词。特别要注意目标主体应明确为学生视角,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方向感。其次,要明确学科素养的表现,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评性。

图片

例如,对于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我们可以使用认知性的目标动词;对于学科实践,我们可以采用技能性的行为动词;对于态度责任,我们可以使用情感性的行为动词。当然,如果我们把学科思维作为一个能力来描述,也可以使用行为动词。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到行为动词的层次和进阶。在听教师说课时,我发现他们制定的目标都很清晰、准确,但在使用行为动词时稍显不足。因此,我建议大家在使用行为动词时,要注意区分其级别。

图片

以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这一单元中“影子的秘密”一课为例,该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科学观念能描述光被阻挡时形成阻挡物的影子;知道光照射的方向和角度变化时,影子大小形状、方向也发生变化;了解人们在生活中对物体影子的应用。

科学思维:探究影子变化的过程中,能分析影子的变化与哪些变量有关。手影游戏中,能感受空间物体与平面图像的不同。

探究实践:设计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模拟实验,能观察描述影子的形成过程。尝试控制变量,能探究影子的变化。

态度责任:影子游戏中,体验合作创造新形象的乐趣。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与影的世界。

图片

如何评价教学内容?

针对教学内容部分的评价赋分为20分,具体有4个关键内容的描述

首先,依据课标教材,这节课选择的内容是准确无误的,不能有知识性或者是概念性的错误。

第二,学习情境适切,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学习情境作为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环节,应贯穿于学生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在构建思维课堂时,必须融入情境元素,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情境的创设与引导,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动机是人类先天具备的本能,且由需要产生。但在后天学习中,由于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动机未能充分激发。因此,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至少需要设计两个层次的内容。

图片

首先是达标性内容,即课标要求的内容;第二,需要针对水平较弱的学生设计更简单、更容易达标的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达到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动机不仅仅是在课的一开始,动机激发需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第三个维度是教学内容要设计清晰的关键问题,且关键问题要体现思维进阶。思维进阶就是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过程,也是从知识到素养的一种经历,该过程中涉及到对思维方式的不断优化。

如何判断一节课是否利用问题链促进学生思维进阶,要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让学生经历了理解-应用-反思-创造的四个阶段。

图片

第四,教学内容要有结构,彼此之间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且互为依靠,此外教学内容最终指向的是问题解决,强调内容为解决问题而服务。

例如,在科学课上,学生们通过探索和研究来解答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在语文课上,他们则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能够提炼出文章的核心价值。而在数学课上,学生们则需要解决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会侧重于构建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

以上四个维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价值导向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例如目前的课堂重点聚焦“关键问题清晰”这一维度,那么应适当提高这一维度评价中的权重及赋分值。

图片

如何评价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过程涉及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还涉及师生互动,以及教师依据学习差异设计的作业,还涉及教育技术用来丰富学习资源。因此,评价教学过程可以具体扩展为以下五个维度,每个维度10分:

学习材料充分,学生自主建构;

教学方式多样,情感思维互动;

重点难点突出,关注学习差异;

作业设计恰当,促进思维迁移;

教育技术融合,拓展学习资源。

以第一个评价维度为例,要求教师的学习材料充分,且教学内容能够支撑学生的自主建构。这里需要注意,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发认知冲突,以此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图片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第三,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意见与冲突,捕捉到典型的问题。

实现以上三点的关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冲突变成了一个学生可以探究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成功的孵化鸡卵?当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会立刻引起学生的一个冲突:即怎么能成功的孵化鸡卵,但是该问题不能成为课堂上的教学问题。

因为真正要探究的问题是“成功孵化鸡卵需要什么条件?是否需要光?需要多少天?需要多少温度?如何操作”等等,把它具象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探究问题。

作业设计也是课堂上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我们要对作业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它既有支持学习的作用,又有支持巩固的作用,还有支持应用和迁移的作用。例如,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学习支持单,这个学习单就相当于课堂上的作业。

图片

具体如上图所示,第一个题目要求学生识别信息,第二个题目要求学生整理和归纳信息,第三个题目要求学生把这些信息再进行一个关联与分析,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一个支撑学生学习过程的作业

除此之外,有的课堂作业是直接迁移的作业,要求学生将课堂上学的内容进行简单应用。仍然以“影子的大小”为例,学生在学习了影子的形成之后,教师让学生利用影子制造一个大老鼠和小象,学生在移动光源的过程中去体会光的远近和影子大小的关系。

再高一级别的课堂作业则涉及真实问题的解决,它就是一个创新型与拓展型的作业。在“影子的大小”中,教师让学生尝试用光让影子消失,学生让影子消失的过程中,就可以自然迁移到“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物体,影子会越来越浅”的知识领域,为中学学习无影灯奠定了一个基础。

图片

如何评价教学效果与教师素养?

教学效果与教师专业能力是课堂评价的最后两环,每项赋10分。

要判断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我们可以从目标达成的四个维度出发,来评价学科观念、学科思维、学科实践与态度责任四个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的基本功,主要包含四个评价维度。第一是教师的语言表达,第二是教师的思路清晰富有逻辑,第三是教师的硬功夫,即课堂上的板书,第四是课堂激励与组织能力。从这4个方面来整体判断授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符合几项,最后可以得出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总体分值。

作者 | 李霞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