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西班牙断章」取义

 无尽对话 2024-03-16 发布于上海

Hi~

“无尽对话”第224话:

历史不仅是可以阅读的史料,也是需要从遗迹、建筑、当地人口述中去看、去听、去捕捉的幽灵;历史是大事件推动的车轮,也是流淌在广大普通人之中的巨流河。

“不太会有一个地方像这个国家一样,无论人们去到哪里,都能见到其厚重、多元的历史毫无粉饰地显现出来,犹如在断层处观察矿脉一般。”

01

巴斯克 

在想象中,我跟着《西班牙断章》的作者从法国和西班牙边境出发,一双眼睛感受着两个国家的风貌——虽然毗邻,但地貌迥异,一侧岁月静好、山丘富饶,一侧雨水充沛,石灰岩在群山中龇牙咧嘴。

从圣塞巴斯蒂安入境西班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交车上“学习巴斯克语吧!”的广告、山体上用漆刷出的“4+3=1”的标语,以及店铺张贴的“本店通用巴斯克语”的告示。

巴斯克,巴斯克,好耳熟啊……

想起来了,是一种蛋糕的名字,上海的很多面包店都有的卖。这个巴斯克是那个巴斯克吗?我好奇,搜索“巴斯克”,还真的是采用巴斯克地区的方式烘焙的蛋糕。

巴斯克分布在法国和西班牙。所谓“4+3=1”,是呼吁将法国境内的巴斯克四省和西班牙境内的巴斯克三省合并为一个巴斯克自治区,或者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

佛朗哥 图源:网络 下同

在佛朗哥统治西班牙的历史时期,巴斯克语是一门禁用的语言,说巴斯克语会被戴上反动派的帽子。佛朗哥统治结束后,很快有巴斯克语的词典和教科书出版,巴斯克人从未忘记过使用和发展巴斯克语。

说的我都想吃巴斯克了,不知道正宗的巴斯克蛋糕是不是都切成七等分的?

巴斯克语又是一门什么样的语言呢?我求助小破站,还真找到不少相关的视频。总而言之就是复杂、难懂、找不到逻辑,难怪说“魔鬼在毕尔巴鄂学了7年巴斯克语, 结果只学会了3个单词。”

我还找到了一首巴斯克语的歌,中译名《我是你们烧死的女巫》,歌词中有“我们是你们烧死的女巫的后代”的句子。

02

安德林

圣塞巴斯蒂安  

然后,在一个名叫安德林的村庄定居下来。

村民们听说来了外国人,又对历史感兴趣,便要略尽地主之谊,安利一些值得去的历史景点。既然当地人热情推荐,来客就恭敬不如从命。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旅行和旅行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我去旅行,能记住的就是一座桥、一座山、一群羊,顶多描述一下那桥的美感,那山的绿植,那羊的形态,仅此而已。但《西班牙断章》的作者会调用他的历史库存,来呼应当下。

一个老年人力推国家历史遗迹“培尼亚-托”,至于名字中为什么会有一个“托”字,他们也不知道,谁也说不清楚。培尼亚-托令人震惊,说不出什么原因,旅人采了一把蕨回来,当地人连连摆手:

“没必要吃那种东西。”“蕨菜不是用来吃的。”

他们又推荐了一座山谷,只有亲自去了才知道,那铺装路相当难走,大石头铺的,杂草丛生,汽车方向盘就跟打摆子似的,让人胆战心惊。为什么古罗马人要在这样的地方修桥铺路啊,你很容易这么想。

历史书上可能会说,罗马人就是要让人知道,他们是征服者,帝国建造者,所以到处修桥铺路建剧场。但是,身在其中的人发现,在这里修路太艰难了,面子工程下那么大功夫,不科学。

03

莱昂

圣伊西德罗皇家教堂

南下,到了莱昂地区。

一路多山,气候多变,望不到边的向日葵泛着金色的波浪,大片的羊群在向日葵和玉米地之间吃草。说这些羊形塑了整个西班牙固然有些夸张,但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实。

收复失地运动进行后,贵族获得大片领地,农业收成受损,牧羊情况堪忧,国民大量出走。这些羊毛是王室收入的最大来源,美利奴羊毛就是出在这群羊身上。

圣伊西德罗皇家教堂

“在英国和法国看来,西班牙似乎就是为自己的毛纺织业提供原材料的殖民地。”

莱昂的名字是来自罗马军团的英文名,是当年罗马第七军团的驻扎地。罗马式建筑的代表作品——圣伊西德罗皇家教堂坐落于此。伫立在这样的教堂前,你会感觉到历史就在眼前,而你读不懂。

“所谓的收复失地运动——其实质当然不只是一味地争战——被时间简化为这样一座建筑,随着时光流逝还将被进一步简化。”

圣伊西德罗皇家教堂

“建筑若立在那里,它就是现在。所谓历史,就是当下。”

在莱昂也能看到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

它是一栋几乎是四方形的五层楼建筑,是高迪为莱昂一个有钱的布商做的,在《西班牙断章》的作者看来,这座建筑比较保守,几乎看不出高迪的风格,让他联想到建筑师与客户、艺术家与金钱的关系。

附近一个叫阿斯托尔加的小镇也有高迪的痕迹——主教宫。将时间拨回到杜尚出生的那一年,1887年,小镇的主教是高迪的同乡,高迪说服了主教建造这座教堂,1893年主教去世,工程中止,高迪被解雇。

未竣工的建筑,当地人觉得推倒也不妥,于是后来又重新开工,1909年终于建成,只是后来的主教都愿意入住。1960年,新的主教宣布把这个建筑当博物馆用,持续至今。

04

“吾乃女王”

伊莎贝拉女王与费尔南多国王 

一个名叫圣达菲的小村庄,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和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曾在这里留下历史痕迹。村庄附近有一座小桥,名为皮诺斯蓬特,就在这里,伊莎贝拉女王叫回了哥伦布,答应了他的条件。

伊莎贝拉女王是西班牙历史上少见的政治家。她勤勉,能干,费尔南多带军攻打摩尔人之时,女王四处筹集军费,数额不够就抵押自己的珠宝。除此之外,她还做了许多事:

“与瑞士的雇佣兵交涉,请英格兰援助弓箭手,从德国、波兰甚至敌对的法国也借来了士兵……她为了打造最强的炮兵队,从意大利和德国引进了技术人员,从波兰、西西里岛和佛兰德地区进口火药,甚至从遥远的君士坦丁堡购入弹药。”

“这位女性,似乎终其一生每日都口述书简、政令到凌晨两三点,然后在上面签下'吾系女王yo la reina’”.

伊莎贝拉女王和费尔南多有四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在不同的地方出生。

05

麦德林

麦德林是一个小村庄,人口仅有2700人,是埃尔南 科尔特斯的出生地。

埃尔南·科尔特斯的所作所为,在《西印度毁灭述略》中有记载。他带着一群暴徒,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将人性中的卑劣与兽性展露无疑:

“他们只用一块兽皮遮羞,几乎赤身裸体,肩上挂着一个只装了一点食物的网兜就来了,然后像乖顺的羔羊一样一动不动地蹲在一边……西班牙人把利剑和长矛刺进了他们的身体,没有一个印第安人从这场屠杀中逃脱。”

“为了宽慰被囚禁的国王蒙特祖马,印第安人们穿着盛装,将各式珠宝一个不留地带在身上,举行了祭典,试图为国王解忧。科尔斯特的部下们挥起白刃突然冲进如火如荼的祭典,将印第安人尽数残杀。”

1809年3月,麦德林村遭到拿破仑军队的大肆屠杀,又一场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暴行,法国军队的隐语“麦德林式的赶尽杀绝”源自于此。

麦德林村的广场上竖立着科尔斯特的铜像——“在这里,历史只是一尊铜像。”

特鲁西特村则竖立着皮萨罗铜像,另一个残杀无辜的暴徒,又一个被铜像亵渎的村庄。

06

黑色马车

在马德里山丘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座博物馆,里面有两样东西仍然承载着悲剧的历史:一辆黑色马车,通体乌黑,给人一种葬礼的氛围;一顶寒碜的轿子,装饰和标志已经难以辨识。

黑色马车是“疯女人”——女王胡安娜坐过的。胡安娜是伊莎贝拉女王的次女,伊莎贝拉女王去世后,胡安娜的哥哥姐姐都已去世,胡安娜继承了王位。她的丈夫是个美男子,1506年去世。

身着修女服饰的胡安娜  

胡安娜的儿子和父亲以“疯女人”的由头,联手把胡安娜关进了修道院,直到她1555年去世,关了46年。她每一次在关键时刻都是正常的。坊间认为胡安娜并没有真的疯,她可能是为了保全王国装疯。

轿子就是垂涎王位、胡安娜的长子、卡洛斯一世坐过的。他生前患有痛风,不得不乘轿子“出差治国”。传说卡洛斯一世曾微服出访,在森林遇到一个樵夫,问樵夫迄今为止哪个国王最好、哪个国王最差劲。樵夫说:

“那还用说,最好的当然是伊莎贝拉女王!最差劲的嘛,我能说的,大概就是现在成为了我们国王的人。这位国王可把我们害惨了,又是到意大利,又是到德国、佛兰德等地乱跑,把西班牙所有的钱都拿走了……”

对此,《西班牙断章》的态度是:“史料有骗人的时候,但是传说不会骗人。”

历史是《西班牙断章》的高频词汇。

在讲述一座桥、一方纪念碑、一个教堂的时候,作者经常会说,这就是历史,几千年的历史扑面而来,历史就是这样不可思议,让人感觉历史不曾远去,甚至会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出现在当下。

塞戈维亚石桥 

来源:去哪儿网 下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