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知名商界思想家:想要孩子往上走,就别想着给孩子“无悔”的一生

 Avril微微一笑 2024-03-16 发布于湖北

 看点    我们的人生旅程,似乎总是伴随着无尽的遗憾与深深的懊悔。美国知名未来学者、趋势分析专家丹尼尔·平克却看到了这种情绪的隐藏价值。经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他发现,在期望孩子能够取得更好的未来时,我们不应该过分追求为他们打造一个“毫无遗憾”的人生。


文丨Luna    编丨Lulu

孩子也不例外:早知道考试那道题就不改答案了;要是早十分钟出门,就不会迟到了;比赛就差了一点点,不然就能拿更好的名次了……

后悔的情绪实在太常见了,这也引起了未来学者、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的关注。人为什么会后悔?往往是因为愿望没有实现,感到不满足,还真往心里去了,成为一种挥之不散的情绪。

图片

丹尼尔·平克

CNN、ABC、NPR等媒体的商业趋势分析专家

长期为《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撰稿

但遗憾就只能是遗憾了吗?

作为趋势专家,平克特别善于运用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在他看来,遗憾的经历也蕴藏着带来人生质变的机遇。

《撼动力》这本书中,他不仅结合了几十年来各类学者、大型机构的调查机构现有数据,还亲自用18个月的时间,和团队收集了105个国家/地区的16000件憾事,研究人们对遗憾的态度和行动。

在平克看来,每个人都会感到遗憾,有些人选择沉湎,有些人尝试弥补,但鲜有人能更进一步做到释放遗憾的积极力量,在未来减少遗憾。放在育儿这件事上,“踩坑”其实不可怕,但想要总想着让自己或者孩子“不踩坑”,可能反而适得其反。

遗憾的潜能不容小觑,它不是消除消极情绪,而是把消极经历转变成了积极的力量,特别是能让人在关键时刻,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图片

“有悔”人生里,

藏着珍贵的四大品质

很多人会觉得,“无悔”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特别是父母比孩子多出几十年的阅历,更加觉得养育孩子,要帮他们提前扫除障碍,减少孩子人生里的遗憾。

但是在平克看来,把“无悔”当作目标,属于天方夜谭,因为遗憾本就是人生的必经之事。2021年,他和团队在美国调查了近4500人的遗憾清单,发现大家的遗憾无处不在,最多的是关于家庭,教育和职业也分别占到了15%以上。

图片
美国人遗憾调查计划的调查结果
资料来源:Pink, Daniel, et., American Regret Project(2021)

发生遗憾,固然是因为我们对做过的事有不满意,甚至是做了错误的决定。但有遗憾这种情绪,其实也体现了对自己有更高的追求。

在统计了诸多调查数据后,平克把生活中的遗憾分成了四种类型,它们也分别对应了四种品质。从这个角度来说,会感到遗憾,就更容易找到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1. 基础型遗憾,体现了对稳定的需求。

这是最容易出现,也最难补救的遗憾,还特别容易出现在人生初期。因为它往往以选择的形式出现:是做短期牺牲,取得长期回报,还是短期内先享受玩乐,在以后付出沉重代价?

这个选择看似简单,其实很多人都会掉到坑里。平克的调查里有几个典型回复,成年人特别容易感同身受:

后悔没在学习上再加把劲,拿个更高的学位;

后悔没坚持锻炼,现在体弱多病,劳神伤财……

孩子人生体验不多,可能还没什么感受,但父母几年下来能说出不少例子:

如果当初坚持把乐器或是运动练下去,现在孩子可能就会多一项特长;

如果当初早点规划好升学的路径,早做准备,大人孩子就不用这么辛苦……

平克认为,尽管这类遗憾很难补救,但很多时候不全是因为个人不努力,而是身边的环境、条件还没准备好——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社会观念等等,只有这些都达到了一定水平,我们才有精力去追求更多机遇和意义。

图片

2. 勇气型遗憾,体现了对成长的渴望。

如果说基础型遗憾是源于没有提前规划、努力工作、坚持到底,那么勇气型遗憾就源于没有与之对应的行动——谨小慎微虽然结果不坏,但想到自己没能勇敢一搏,感觉错过了更大的回报。

还记得摇号政策颁布时,很多家长都惴惴不安,“报名热门学校,如果摇号落选,很可能被安排到自己不太想去的学校。可如果报名一所热度普通的学校,名额是有着落了,但万一其实能摇号进热门学校呢?”;

还有的家长说,后悔没早点带孩子多出去旅游,多体验体验游学;

也有性格内向的孩子说,感觉因为“社恐”错失了不少机会,“要是我当时去试试就好了,就算落选了,也不会怎么样。”

平克认为,这种遗憾反应了人对成长的渴望,为没有成为一个更快乐、更勇敢、更高层次的人的遗憾。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大家会为此感到遗憾,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看中成长本身的价值,这一点是很高层次的需求。

图片

3. 道德型遗憾,体现了对善良的追求。

这种类型的遗憾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尽管数量最少,但是种类却是最多的,而且对个人而言也是最痛苦的。就算是孩子也可能经历这种两难抉择:

好朋友考试作弊了,要不要揭发?算不算背叛了朋友?

老师向我打听好朋友有没有违反校规,实话实说,还是帮朋友瞒过去?

班里有抱团、孤立的现象,要不要帮那个受欺负的同学?

“道德型遗憾给人的感觉是,真希望我当时做了正确的选择。”平克写道。道德选择的经验教训,离不开耳濡目染的训诫,也源自对善良的追求。

4. 关系型遗憾,体现了爱的本能。

“要是我主动联系对方就好了”是这种遗憾的直观体现,年龄渐长的父母更能体会那种物是人非的疏离感。不过,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亲子之间,也可能发生这种遗憾。

平克收到的回复里也不乏这类:

有人后悔,自己少不更事时,总觉得比爸妈懂得多,常因为彼此的观点、态度不同而疏离他们;

也有人后悔,因为升学各奔东西以后,再也没有联系曾经的好朋友,怕自己突然联系太突兀;

也有父母后悔,在孩子受到霸凌时,没能站在孩子这边,反而去给别人圆场,哪怕后来尽全力支持孩子也觉得弥补不了……

而这类遗憾的成因出奇的简单:因为渴望爱,才会后悔;因为渴望归属,才会有遗憾。

图片

平克认为,感到遗憾恰恰说明了,我们正在追求坚实的基础、些许的勇气、基本的道德和意义深远的人际关系。虽然遗憾是消极的情绪,却指明了一条积极的人生之路。


多用“至少”思维

正视自己的不完美

如何看待遗憾,直接影响到遗憾带来的影响。在对待遗憾这件事上,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人其实特别容易对自己苛刻,对别人反而宽容。

曾经有家长和外滩君说,自己的孩子特别犟,一次考试不理想,自己沉浸在后悔里一个多星期都走不出来,一直嘟囔着“如果能认真复习,如果不看那部电视剧,如果不和爸爸妈妈去旅游,肯定能考得很好……”

平时,买了一件不满意的衣服,吃了不喜欢的冰激淋,类似这样的小事孩子也能后悔老半天。妈妈都担心她会不会心理太脆弱了。

图片

这样的心态,确实容易让人沉浸在痛苦之中。在平克看来,想要把消极的经历转变为积极的体验,就不要总是沉湎于失去了什么,而是可以多想想得到了什么。他举了个特别贴切的例子:

2016年奥运会自行车女子公路赛决赛的最后时刻,荷兰选手以一个自行车轮胎的距离险胜瑞典选手,摘得了金牌;意大利选手第三个骑过终点,摘得铜牌。

领奖台上,显然摘得铜牌的意大利选手笑得最开心,而拿到银牌的瑞典选手看起来不喜不悲。

这背后的原因,大家应该猜得到。很多银牌得主倾向于思考“如果……就好了”,总是想象着一种更好的结果,但这样却很容易沉浸其中。

相反,容易思考自己已经得到什么的铜牌选手,想着“至少我站上了领奖台!”,会更加开心,也更容易后续采取积极行动。


这也让外滩君想起一位妈妈的分享,交织着遗憾与机遇:

小升初摇号时,她看到孩子的好朋友们都进了梦校,自己的孩子却摇号落选,觉得很不甘心。不过,转念想想,尽管进的学校不是自己期望的,但老师风评都还不错,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力配合老师。

入读一年,孩子不仅学得开心,成绩也还不错,当初摇号的遗憾其实根本不算什么。

有考上人大的孩子分享了一段记了很久的话,小时候自己“开窍”慢,但妈妈却从不着急,只是说,“锅越大,水开得就越慢,你可能现在不如别人,那是因为你锅大,得慢慢开,以后你肯定会比别人做得更好!

图片

就像平克说的,撼动力之所以有巨大的潜力,就是因为它没有放任人们忽视或沉湎消极情绪,而是在有了这种感觉之后,能够主动思考,并且行动。就像那句话说的,“种树的最佳时机是20年前,其次是现在”。

生活中大部分遗憾,都有机会挽救。尽管我们没能在当时就做出更好的选择,但现在感到遗憾,正是提醒我们可以立刻采取行动去弥补。

不要预想太多未发生的遗憾

做好关键决定足矣

除了不过度沉湎过去,以及积极补救,平克还提到了遗憾的另一种力量:能够帮助人调整未来预期,修正当下的决定,更好地规划未来。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就是一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他有了用万维网销售图书的想法。在踌躇期间,他对自己说:“等我80岁时,我不会因为自己创业失败而遗憾,但肯定会因为没有尝试过而遗憾。”于是,他毅然离开了高薪的银行工作,开启了自己的“亚马逊时代”。

图片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

这就是运用遗憾预期的一个例子,但根据平克的研究,想要运用好这种预期的力量,并不容易,因为人本身非常不擅长预期未来——我们特别容易高估发生遗憾的可能,结果反而做出了不太理性的决定。

这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很多老师和教授都会告诉学生,在考试时要听从自己的直觉,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要修改答案。宾大的学术顾问、帮助备考的《普林斯顿评论》也都是这么说的。

但斯坦福和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研究却发现了一个特别反直觉的事实:在1500多次测试中,学生把错误答案改对的几率,竟然是把正确答案改错的两倍。换句话说,改答案更可能得分。

那“不要轻易改答案”的建议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跟预期遗憾有关。在后续询问中,高达74%的学生认为因为改答案而丢分会更加遗憾,26%的学生认为改或不改感觉差不多,而没有一个人觉得坚持原有答案会让自己更遗憾


所以,从客观结果上来说,总是想着去避免未来的遗憾,做出的未必就是最好的计划。

而且,过度地关注“最佳”计划,不仅做出的规划不一定可靠,主要对人的损耗还特别大。

斯沃斯莫尔学院曾开发了一款人格量表,可以看出被试是倾向于最大化型还是满意型。最大化型的被试,倾向于做出最优决策,而满意型的被试会设定一个可以接受的门槛,只要事情的结果达到这个门槛就行。

在调查了1700名被试后,研究者们发现,最大化型的人不管做什么决定,总会想着“如果换一种方式,结果会更好”。结果,相比满意型,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乐观程度都明显更低”,抑郁程度明显更高。

图片

有位家长曾和外滩君分享自己的经历,说身边有朋友真的是做到给孩子“卡点”规划,早早物色好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平时的考试有退步,都如临大敌。

“可是我倒是觉得孩子成绩总有起伏,一次没考好,不能影响一辈子吧?想想我们成年人聚会,谁会提自己当年考100分?”

其实,平克的建议也是如此。想要避免未来的遗憾,这种想法本身不错,可一旦想要事事圆满,那很可能会变成事事都不圆满——光是想想每天给孩子做什么饭就够头疼的了,更别提要盯紧孩子的每份作业、每次考试。

更理智的做法,显然是把精力放在那些关键决定上:影响孩子长期发展的,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影响孩子健康的,影响孩子人际关系的。也就是减少基础的那四类遗憾,生活的幸福感就会提升很多。

平克在书的末章写了一段话,很打动人:

回顾过去,是为了走向未来,抓住我们能够控制的,把不能控制的暂且放一边,由此来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不论是养育孩子,还是孩子自己的成长也都是这样,抓住那些生活中的小确幸,想想我们和孩子彼此未来还有那么多在一起的时间,足够一起创造幸福了。

让我们一起抱团养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