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易∣传统瑰宝,鼓曲佳音——高碑店市王亮先生的西河大鼓演唱

 澗雲風子 2024-03-16 发布于河北

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北大学出版社等)

图片

图片

2015年7月31日中午,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与高碑店市丁家庄村西河大鼓演唱者王亮、琴师贯文军等人合影鲁宝玉/摄

第一排左起:夏侯玲玲 贯文军 王润池 王亮 田薇 袁亚婕 张月 

第二排左起:吴军 石亚男 齐易 杨宝生 李正甲 周扬

图片

传统瑰宝,鼓曲

——高碑店市王亮先生的西河大鼓演唱

文/齐易

高碑店市地处北京、天津、保定三角腹地,是京南保北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为了更好地挖掘、传承和保护本土传统文化,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于2015年暑假期间应邀来到高碑店市,对该市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系统考察、摄录、研究工作。“从来天下士,尽在布衣中”,通过这次系统的考察、摄录、研究工作,我们在高碑店市结识了一批绝技在身的民间艺人,演唱技艺高超的西河大鼓艺人王亮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西河大鼓起源于冀中一带,在20世纪初,西河大鼓是河北省说唱艺人最多的一个曲种。但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生态的巨变和城市流行文化的兴起,西河大鼓等传统艺术形式迅速走向衰落,今天我们在高碑店市所能见到的尚能演唱西河大鼓的艺人,仅剩丁家庄村的王亮一人。

图片
王亮先生。齐易/摄

一、历史追溯

西河大鼓的早期形式是并用鼓、板、小三弦进行伴奏的木板大鼓。在清代末年,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约1820—1890,因其幼年随改嫁的母亲到安新县端村生活,因此又有人称他是安新县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木板大鼓进行了一系列大胆革新,舍小三弦采用大三弦来伴奏,改木板为铁犁铧片(月牙板),并吸取戏曲以及民歌中的音乐语汇改进原来的唱腔和创造新唱腔,用头板、二板、三板三种板式来处理唱腔音乐的结构,在各种板式中增添了多种唱法与花腔,使唱腔大为丰富,并具有较为完美的规范,从而初步完成了这一曲种从表演形式到唱腔、音乐的一场大改革,革新后的大鼓说唱形式就是现在的西河大鼓。后经马三峰的弟子朱化麟(1866—1941,艺名“朱大官”)等人对西河大鼓进一步润饰、提高,使整个说唱、表演、伴奏更为细致、完善,大大增强了这一曲种的艺术性与表现力。20世纪初,艺人们顺着大清河、子牙河流域,将这一曲种带进了天津这个商埠大码头,因天津人习惯把这两条河统称为“西河”,因此也称这种大鼓书为“西河调”,后正式称为“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在高碑店市(原新城县)曾经非常盛行,20世纪初朱化麟等许多名艺人都曾到此卖艺授徒。到抗日战争时期,有李克强、许俊卿、李奇、简连江、焦连英、陈来宝等西河大鼓艺人活跃在县城及周边农村卖艺为生。1949年以后,艺人们掀起了“说新书,唱新词”的活动。1953年,县文化局组织成立了新城县曲艺队,1958年涿县(今涿州市)、新城县、雄县、涞水县“四县合一”时改称“涿县曲艺队”,成员多时达100多人,他们自由结组下乡演出,直到1961年“四县分设”时曲艺队解散。1963年,新城县又成立20人左右的曲艺队,其成员孙贺明1965年曾到中南海为中央首长自弹自唱西河大鼓,此后曲艺队又时聚时散、几起几伏。1973年新城县一中办起了文艺班,有十几名学生重点学习西河大鼓等曲艺演唱和伴奏。1979年县文化馆又办起了曲艺班,由在馆内工作的著名西河大鼓艺人马连登之子马增锟任教,马增锟的姐姐、著名西河大鼓演唱家马增芬也曾多次到新城县授课,为县里培养了一批西河大鼓表演人才。曲艺班学生桑士然学成以后多次在省和地区调演、比赛中获奖。[1]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西河大鼓这一曾经在冀中地区兴盛百年的曲种走向颓势,在高碑店市也难觅踪影了。直到2015年申报保定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时,高碑店市文广新局才从辛立庄镇丁家庄村寻到当时以收卖废品为生、尚能演唱多个西河大鼓唱段的王亮先生。

图片

2015年7月30日,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在高碑店市考察时,(左起)吴军、袁亚婕、田薇同学和夏侯玲玲老师在拍摄西河大鼓的伴奏乐器。齐易/摄

王亮先生1951年出生于辛立庄镇丁家庄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常常听从霸州来村里卖艺的西河大鼓艺人的说唱,耳濡目染,就喜欢上了这一行。1966年,他从镇里中学毕业回家务农,在劳动之余便寻思学习一技之长。1967年春天,他将想学唱西河大鼓(民间说唱因善于应变社会形势演唱新段子,因此在“文革”期间并未被禁绝)的想法向其伯父说出后,伯父便做主领他到附近的大王村(其姑姑嫁至此村),拜当地著名西河大鼓艺人许俊卿(约1917—1996)为师学艺。学艺期间,或是他到大王村住姑姑家,或是将师父接到自己家,以师父唱一小段、自己学习消化一小段的方式,口口相传地学习。有时师父外出卖艺,他在跟随打下手的过程中学习。一年以后,他逐渐掌握了一些段子的演唱,师父就让他登场献艺,在实践中进一步磨炼,从此他开始了亦艺亦农的演艺生涯。师父带他和师兄们到周边各地卖艺演唱,开始是没有收入的,后来随着技艺的长进,由师父每月发给二三十元的报酬。

1968年春天,师父许俊卿带王亮加入了重新组建的新城县曲艺队,他们与许敬池(许俊卿之子)、李俊方两个师兄组成演唱组,走乡串村进行演唱,内容多为宣传当时的形势政策、好人好事等。他们每到一村往往住社员家、吃“派饭”,每晚演唱组收入5元钱。在工作的间隙,王亮还向师父偷偷学习了一些传统小段儿,并学习了三弦的演奏技巧,随后王亮便能够自弹自唱了。县曲艺队是一个松散的组织:遇到县里有演出任务,县文化馆便召集曲艺队到县城集中;平时艺人自由结组演出,农忙时便回家务农。

“文革”结束后,恢复了唱传统段子,西河大鼓的演唱曾经红火过一段时间,王亮以前偷偷学的一些东西派上了用场。但是他的演艺生涯很快就开始走下坡路,原有的活动方式难以养家糊口,1980年冬天,他退出了县曲艺队。回村后王亮学了木匠手艺,西河大鼓的演唱渐少,往往只在农村的红白喜事、商业庆典等需要聚拢人气、活跃氛围的场合应邀演出,平时则以做木工、种地等为生。上些岁数后干不动木匠活儿了,勤劳的王亮就以收卖废品为主业,赚些零用钱。

眼看年纪渐大,王亮非常想将自己的演唱技艺传承下去。他原想传其孙女,孙女唱了几日即知难而退;后来他找到本村一个叫王润池的徒弟,可惜王先生虽爱好西河大鼓,但其年纪仅比王亮小两岁。[2]

2015323日由高碑店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联合举办的“首届电视才艺大赛”上,王亮演唱了西河大鼓新段子《中国梦》,荣获“十佳选手”称号。在同年730—31日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对其演唱的唱段集中摄录过程中,当王亮老先生精神抖擞、韵味醇厚地演唱了《双锁山》《杨八姐游春》《罗成算卦》等多个传统唱段时,谁会想到这样一个隐匿在乡间的艺术家平日竟是以收卖废品为生。还有伴奏的贯文军老师,临时与演唱者凑在一起,竟天作之合般地配合默契,令人叫绝。

西河大鼓今天在冀中民间已非常少见,男性演唱者更是难寻,在高碑店市西河大鼓的演唱人才也仅剩王亮先生一人,对这一曲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

图片
正在演唱西河大鼓的王亮先生。齐易/摄

二、板式特点

西河大鼓的音乐结构属板腔变化体,其唱腔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等。

头板是西河大鼓的慢板形式,多用于唱段的开头,字少腔多。头板的节拍为一板三眼(相当于4/4拍子),速度较慢,其拖腔可长可短、可多可少。头板常用来交代故事的起因、事件、人物等,富有抒情的性质。头板可看作西河大鼓主体板式——二板的扩充、放宽与增繁。

由于王亮学说唱西河大鼓是在“文革”时期,早年仅学过一部表现阶级斗争的新大书《夺印》,其他表现英雄铁骑的《大隋唐》《杨家将》《薛家将》等传统大书段子在当时已经禁唱了,他没有学到。而小段子因篇幅短小,往往难有大的起伏、大的速度变化。在本次所录王亮先生的唱段中,一些段子在开头有些头板的意思。

图片

二板是西河大鼓的主体板式,西河大鼓唱段的主要部分都由二板来担任。二板的节拍为一板一眼(相当于2/4拍子),速度为中速(叫“慢流水”)或稍快的速度(叫“快流水”)。在西河大鼓的演唱中,有时其他板式可以省略,但二板是必用的板式。王亮演唱的许多西河大鼓小段儿,常常只用二板,只是在中间或一头一尾的地方稍有速度变化(头部稍有些慢起,带呈示性;中间根据内容需要或快或慢;尾部“快流水”,比较热闹地收住)。

图片

三板是西河大鼓的快板形式,节拍为有板无眼(相当于1/4拍子),一般速度较快,近乎半说半唱,旋律性不太强。在唱段临近结束,要造成高潮时多用三板唱腔。三板可看作西河大鼓主体板式——二板的紧缩和化简。

在王亮本次录制的段子里,较大一些的段子后面往往都应该有三板段落,但由于他久不演唱的缘故,气力和嘴皮子功夫都跟不上了,一到“贯口”处就觉得有心无力,难以达到三板应有的速度。他演唱的《小秃儿闹洞房》结尾,是达到了比较理想效果的三板段落。

图片

三、腔调变化

王亮的学艺经历属于典型的民间艺人的那种口口相传,师父怎么教,他就怎么学,至于在理论上有什么讲究,他从来不考虑。尽管对于一段他人写就的唱词,他可以根据内容及表达感情的需要,配上合适的西河大鼓腔调进行演唱,但他依凭的是对传统音乐的长期积累与整合的积淀,是在不断的演唱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直觉经验,而不是什么理论。甚至在交谈中他也只谈到“头板”“二板”“三板”,不同板式的种种腔调变化及更多的名词解释、理论阐述,他很难说清楚。我们对其唱腔腔调的分析,也只能从他表演的段子中体现的具体情况来做判断。

作为板腔变化体的曲种,必然会以丰富的腔调变化来应对因上下句曲调不断反复使用而造成容易陷于呆板的问题。一般来说,西河大鼓的头板有慢四句、紧五句、一马三涧等变化,二板有上把腔、中把腔、下把腔及拉腔、双高、海底捞月、反腔、悲腔等变化,三板有快板花腔、乍口、数板、收板等。

在王亮演唱的段子中,除了直接从慢流水的二板起段的以外,有从头板起的段子里,大都属从头板双句(两个较慢速度的唱句)开头,然后转二板叙事的。可惜由于他的唱段以直接从二板起的小段儿居多,没有更多的头板段落可供分析。

在广泛存在的二板段落里,为了造成调性变化而使用的上把腔、中把腔和下把腔,是所有西河大鼓演唱普遍存在的一种腔调变化现象。

上把腔尾音常常落“Mi”,因而具有角调式色彩。上把腔因左手在伴奏乐器三弦指板较靠上(靠低音区)的把位按弦弹奏固定音型伴奏而得名。

王亮演唱的段子中,上把腔的片段不多,往往是在需要特殊色彩变化时采用。

图片
中把腔尾音常落“Sol”,因而具有徵调式色彩。中把腔因左手在伴奏乐器三弦指板的中间把位按弦弹奏固定音型伴奏而得名。在王亮演唱的段子里,中把腔是很常见的。图片下把腔尾音常落“Do”,因而具有宫调式色彩。下把腔因左手在伴奏乐器三弦指板较靠下(靠高音区)的把位按弦弹奏固定音型伴奏而得名。因为西河大鼓总的调性属宫调式,所以下把腔是用得最多的一种腔调。
图片王亮演唱的二板唱腔里的腔调变化还是比较丰富的,如下扎腔、拉腔、悲调等。
图片
王亮的演唱里三板本来就不多,变化形式就更少了。
四、贯文军的伴奏
为此次录像临时担任伴奏的琴师贯文军,是高碑店市目前绝无仅有的一位三弦演奏者。他于1973年入新城县一中的文艺班学习戏曲演唱,因嗓子倒仓而选择了学习乐器。他不但能为西河大鼓伴奏,还为单弦、京韵大鼓、京东大鼓等伴奏过,曾经为马增芬、戴连堂、张越、赵宏声等曲艺名家伴奏。他在县剧团工作期间曾欲考铁路文工团但因故未成,后来当过工人、经过商、学过算卦、种过大棚蔬菜,现在主要在晚间为市里的KTV娱乐场所看停车场,是位阅历丰富的人。

此前他仅在2015323日高碑店市“首届电视才艺大赛”中为王亮演唱的新段子《中国梦》伴奏过一次,因此730日上午的录像刚一开始配合得还有些不太理想,经过短暂的磨合后就渐入佳境。在一边录像及做场记的音乐学、影视艺术学的硕士生们惊叹:这一个个的段子两个人以前从来没有合练过,也没有什么乐谱做依据,怎么两个人眨眼间就配合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了呢?这套即兴伴奏的功夫,音乐学院里三弦专业的学生们还真做不来。

其实这套伴奏的功夫秘诀有两个:一个是对西河大鼓这一曲种的音乐要有相当程度的熟悉和理解,甚至要比演唱者懂得更多(在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界,琴师当着演唱者的半个家),有许多西河大鼓术语词汇王亮老师未必在意,而贯文军老师却能娓娓道来;第二个是对西河大鼓伴奏的“套数”及灵活运用的方式要做到烂熟于心。除以上两点外,如果对演唱者的演唱习惯比较了解甚至有过长期合作,就更好了——唱家一张嘴,琴师就知道旋律的走向和快慢变化的分寸,两个人就像一个人似的,那才真叫天衣无缝。贯文军老师具备了前面这两点,所以尽管以前与王亮没有怎么合作过,还是可以随机应变、较圆满地完成伴奏任务。

图片

三弦伴奏琴师贯文军。齐易/摄

西河大鼓的伴奏,其前奏和大、小间奏均有可以活用的“套子”,开头、结尾及小段落的尾句一般可以随腔顺句,其他地方多根据上把腔、中把腔、下把腔的调式色彩变化而以“按腔配点”的方式选取固定音型伴奏;在情绪激烈时,演唱与伴奏可采取“紧拉慢唱”的对位方式制造效果;在事件的关键处或临近结束的地方,还可以用“十字路口等齐”(即伴奏停顿后,又重新进入)的方式以引起听众的注意。

贯文军既对前奏和大、小间奏的各种“套子”有比较熟练的掌握,又非常善于随机做出种种变化。其上把腔、中把腔、下把腔“按腔配点”的方式,也有自己独到的旋法。

图片

“紧拉慢唱”的伴奏方式在此次录音的段子里表现不明显,这可能与这些段子多为小段儿、没有太激昂的戏剧性情绪变化有关;“十字路口等齐”的伴奏方式,可以从《杨八姐游春》的结束句“宋王无奈传圣旨,天波府赔罪去见佘太君”等唱段里见到。

既然仅仅是临时拉来的合作者,没有因长期合作而产生的熟悉感,贯文军老师在伴奏时就用耳朵紧紧“盯”着唱家的演唱,随时捕捉旋律走向、调式色彩和速度松紧等情况的变化,以自己的善于应变来对付一个个随机到来的新情况,尽量起到烘托氛围、托腔保调的伴奏作用,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音乐在程式中求变化、死曲活奏的特点,也表现出民间艺人灵活应变的演奏智慧。

五、演唱内容与文化功能

王亮先生演唱的段子,主要体现了传统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情景、精神世界、伦理道德和喜怒乐哀,有的也表现了历史英雄故事或今天的新生活。

有许多段子表现和宣扬了传统孝道,如《劝姑娘》通过母亲对即将出嫁的女儿的劝诫和教导,宣传了孝敬老人、和睦家庭的传统伦理道德;《报母经》通过讲说父母一生养育儿女的不易,劝人孝敬父母;《郭巨埋儿》是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虽然个别情节内容有悖现代伦理,但在体现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方面仍具典型意义;《吃面条》通过弟兄分家时的一个情节,鞭挞了晚辈不孝敬老人的行为。

图片

2015年7月30日考察时,王亮先生拟定的演唱曲目单。齐易/摄

对于一些沉溺于各种欲望不能自拔的人及人性中各种各样的弱点,王亮演唱的段子进行了善意的劝诫和讽刺。如《酒色财气》通过古人的事例,讲述了人如果不能克制对酒、色、财的享乐,不能控制怒气,会带来种种不良后果;《赌博的下场》通过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痴迷赌博后走向倾家荡产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赌博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做梦发财》则通过赌输者的日子难过来规劝人们远离赌博恶习;《罗成算卦》的故事讲述一位少年英雄因早年的一些恶行而折了阳寿不得善终,规劝人们向善戒恶;《三姑爷拜寿》《财迷认亲》两个段子讽刺了嫌贫爱富的不良现象;《不知足的人》则对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进行了讽刺。

作为一个长期在农村传播、发展的地方性曲种,西河大鼓把劳动人民诙谐幽默的性格刻画得非常充分。王亮演唱的段子有许多就表现了这种诙谐幽默的性格特征。如《一年忙》以夸张、变形的手法,通过一个人在一年内由生到死的奇特经历,以诙谐的笔调表现人生的短暂;《偷年糕》通过一个农家过年蒸年糕引起的一系列故事情节,诙谐幽默地表现了传统社会的年俗;《掺和着哭》则把一个悲伤的家庭故事以诙谐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傻小子拜年》是农村民间故事里常见的关于傻姑爷的题材,表现的是过于精明的人往往因在丈人家卖弄乖巧反而露丑;《大换房》中大哥去世后四个兄弟与四个嫂子重新婚配的情节看似荒诞,反映的却是贫困条件下的家庭内或家庭间的换亲情形,而类似这种换亲行为至今仍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时有发生;《小秃儿闹洞房》《两个瞎子摔跤》这类取笑个人外貌或生理缺陷的噱头,已经逐渐被现代社会所抛弃,但是考察中国的民间文化,我们会发现这种现象在传统社会中是非常普遍的。

在讲究封建伦理道德、主张女人“从一而终”的传统社会,其实在人性的深处人们对此是有自发反抗的,而这种反抗往往会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小上坟》和《小寡妇出阁》两个段子,表现的就是女人失去丈夫后的凄苦,以及盼望改嫁以获得新的个人幸福的愿望,具有反对封建伦理的意味。

在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正式教育的传统社会,人们的许多知识往往是从听书看戏中得来的。历史故事往往经过演绎,但其中包含了人民群众对事物是非美丑的道德评判。《罗成托梦》《双锁山》《杨八姐游春》三个段子相对较长,其情节的起伏跌宕也都比较吸引人。《罗成托梦》里的罗成是隋唐故事里虚构的一个人物,其原型据说是实有其名的罗士信(尽管隋唐故事里把他分作了两个人)。段子通过讲述罗成死后给妻子托梦,展现了隋唐时期一段腥风血雨、英雄铁骑的故事。《双锁山》讲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征伐南唐时被困寿州,赵匡胤的外甥高俊宝前往救援,途经双锁山时与比武招亲的女寨主刘金定结为连理的故事。《杨八姐游春》通过杨八姐游春路遇好色的宋王,宋王遣包拯去杨府说亲,佘太君机智地提出许多宋王不可能拿得出的彩礼来婉拒婚事的故事,表现统治者的腐朽无道和佘太君等正面形象的聪明智慧。

说唱艺术还有善于与时俱进地表现当代人生活的特点,甚至对于刚刚发生的事情,艺人们就可以现编新词入曲演唱。由于这样的原因,即使在政治气候严峻的“文革”期间,西河大鼓等说唱艺术形式也没有被完全禁绝,而是被用作政策宣传的工具。王亮演唱的这些段子中,也有一些表现新社会、新生活的现代作品。如《除四害》这个段子应该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除四害”时期;《一张车票》表现雷锋做好事的故事,大概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全国掀起学雷锋活动时期;《中国梦》则是2015年的新作,王亮凭借这个段子获得了高碑店市“首届电视才艺大赛”的“十佳选手”称号。在我们考察结束后,王亮又演唱了一个由鲁宝玉老师作词、表现刚刚发生的中国申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的新段子《申奥喜讯到农家》。

图片
2015年7月31日,考察团队在对王亮、贯文军二位民间艺术家进行访谈后的合影。石亚男/摄

在传统农耕社会里,愉悦情感的娱乐功能是西河大鼓受人喜爱的首要原因,在没有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的农耕时代,人们平时娱乐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听书看戏,村镇里来了唱大鼓的,往往能够搅得整个村子的人都兴奋异常;庙会、集市上来了唱大鼓的,也会给喧闹的庙会或集市平添许多欢乐。文化传承是西河大鼓的又一个功能,人们在专注于由说书唱曲的人传达出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演唱旋律婉转动听的同时,人情世故、生活经验、历史典故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也寓教于乐地传达给了在传统社会没有正式教育机会的底层百姓,传统文化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了传承。道德教化是西河大鼓这类传统艺术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孝敬老人、尊敬师长、崇尚英雄,兴善举、戒恶行、远小人等传统的伦理道德,通过一个个具有生动故事情节的段子形象地展现在普通百姓面前,使人民群众有了学习的榜样、对照的镜子,并进而形成当地百姓共同的是非观念和行为准则。在新中国,西河大鼓这类说唱艺术形式又被赋予了宣传国家政策、反映时代风貌的新功能,并由于其能够及时宣传国家政策、上级指示和时事新闻,曾被誉为“文艺战线的轻骑兵”。

六、对西河大鼓非遗保护工作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生活趋向多元化,不只是听书看戏这样有限的方式,大众的艺术审美趣味也受时尚文化影响而与传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西河大鼓等曾经盛极一时的传统艺术不可能再拥有过去的繁盛,但在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也理应有传统文化这一元的生存空间。西河大鼓这类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而留存至今的,这些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之无愧的优秀代表之一,不应该任其消亡。

在昔日西河大鼓的繁盛之地,目前其演唱人才仅剩60多岁的王亮先生一个人,这一曲种在此地的消失就已经是一个近在眼前的危机了。就王亮先生传授自己的孙女(尽管没有成功)等事例,看得出他本人有将西河大鼓传承下去的愿望。我们如何成就王亮先生的这一愿望,使这一传统艺术不至于在我们眼前消失,成为今后高碑店市非遗保护工作中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王亮先生年近古稀,演唱西河大鼓保证不了王亮先生及其病妻的生活,国家相关的养老福利也尚未荫及这样一个农村老人,他也因不是省级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而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助,只能以收卖废品的方式来获得一些收入。民间艺人的生存窘境令人感慨,笔者曾经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信息:难道传统文化的价值还不如废品吗?国内非遗保护工作的领军人物田青先生闻之,也颇觉无奈。

图片
看王亮老先生演唱西河大鼓时那挥斥方遒的样子,谁会想到他是一个以收卖废品为生的人呢。齐易/摄

我们这个社会能不能善用一个绝技在身的老者的所长,能否将他的西河大鼓演唱技艺传承下去?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绝不仅仅是讲得多漂亮、认识得多深刻就能够解决问题的,要靠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个个难题去具体落实。是否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由国家把这些绝技在身的人养起来,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进行传统文化的表演与传承,能否解决好这类问题?

关于王亮先生西河大鼓演唱的传承保护,其实只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他的生计如何解决,一个是如何使他的演唱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在如何谋生方面,如果目前的情况不允许政府给他足以维持生活的资助的话,是否可以联系安排他到某茶馆、当地的旅游点或什么场所定期演出?这样既展示了地方传统文化,又保证了他自己的生活费用。这种曾经繁盛过、今天仍可供人们娱乐的传统文化形式,在当代社会还是有一定演出市场的,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在北京主持的“德云社”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能够解决生计问题,甚至可以给表演者带来比较丰厚的收入,传承也就不再是一个问题,自然会有后继者来学习这门技艺。

印度、土耳其及东南亚一些学校音乐教育以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体的国家,将民间艺人请到学校进行文化传承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参照的方式。国内的内蒙古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学校也有类似的做法,他们以兴办地方音乐文化专业班的方式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将民间艺人请进学校长期任教,使学校办出了地方音乐文化特色,学生毕业也因有地方文化技艺在身而便于在某个特殊岗位就业。在地方大学办地方音乐文化专业班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培养一批年轻人,保证岌岌可危的某一传统音乐文化品类在下一代人中得以存续和发展,而且像王亮这样绝技在身的人可以在学校将技艺传予后人,也就不至于去卖废品了

最近听说高碑店市文化馆的杨宝生馆长想仿照馆里京剧票友活动的模式,在文化馆办一个西河大鼓培训班,请王亮做老师,召集爱好传统音乐的人来学习。我们愿杨馆长的想法早日得到实施。总之,非遗保护工作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漂亮的口号,它需要我们想出可行的办法并付诸实施,见到成效。

非遗保护,任重道远。

注释:

[1] 参见高碑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高碑店市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第681页。

[2] 王亮的生平经历,主要来自本人口述及高碑店市文化馆鲁宝玉老师所写《硕果仅存的王亮》(手稿)一文。

(文载河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箫鼓春社·高碑店市卷》。)

以下视频来源于
田野寻风

高碑店市丁家庄村王亮西河大鼓演唱:《三姑爷拜寿》(贯文军伴奏)

图片

“土地与歌”微信公众号已经刊载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第一期、第二期对高碑店市、雄县、安新县、容城县考察的工作手记、表演视频及成果目录,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