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让自己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向对手学习!

 天天图书馆268 2024-03-16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图片
图片


韩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中华民族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

古往今来,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向圣贤学习,向榜样学习,但似乎很少提到要向对手学习。

面向对手,大多人或对抗或逃避。殊不知向对手学习也是一条成功之道、一剂奇效良方、一种明智之举,是强大自己的最好方式。

如果能够成为你的对手,对方一定有值得学习的长处。
如何向对手学习?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赵雍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赵国以北紧邻中山国,中山国属于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以放牧为生,逐草而居。

游牧民族靠天吃饭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储藏能力弱,没有多少物资储备,所以抗风险能力很弱。一旦气候条件不好,他们就很难保证不饿肚子。这时候,果腹唯一方式就是抢农耕民族的食物和财物。

图片

对赵国来说,他们长久苦中山国久矣!

对赵武灵王来说,他必须把中山国拿下。

除了摆脱被劫掠的困扰,还有一个原因:赵国想要开疆拓土,周围都是一线强国,很难占到便宜。如果灭掉中山国,就可以一路向北驱逐游牧政权,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限度的回报。
想打败中山国并非易事。中山国的骑兵非常勇猛,赵国常常不敌。

打败对手的最好办法,就是向对手学习。
既然敌方以骑兵擅长,他们也可以学人所长。
赵武灵王开始在国内推行胡服骑射。他首先穿上了胡人的衣服,还打算让赵国士兵抛弃战车,也改用战马打仗。

这一举动引来了举国上下,尤其是贵族的反对。
中原民族一直以来的衣服都是宽袍大袖,这些服饰是非常不利于劳动的。但对贵族来说,宽袍大袖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炫耀性服饰,目的就是为了彰显自己不是劳动的人,是有身份的人!
赵国是一个传统的中原国家,向野蛮民族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赵国人的传统和自尊。

换一种穿衣风格可不是只有审美问题,而是要把祖祖辈辈的文化传统连根拔掉,转而学习蛮族的文化习俗。这对于赵国人,尤其是赵国贵族来说,几乎是不可容忍的。
况且习俗本就难以改变,因为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熟悉意味着安全。
赵武灵王面对的阻力空前巨大,但他却说,“愚者嘲笑的事,正是贤明人的洞察”。

图片

当务之急,赵武灵王必须搞定意见领袖,这比搞定多少人都有用。

赵成是赵武灵王的叔叔,也是赵国贵族元老,在国内非常有威信。
赵武灵王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和他讲清楚改革的必要性,终于说服了他。

第二天,赵成穿一身胡服上朝了。

就这样,赵武灵王顺势颁布了胡服令,让全国人民都改穿胡人的短装,扎皮带,穿皮靴,以方便骑马射箭。
同时,招募擅长骑射的人。这里招募的对象不是本国人,而是胡人。
如果招募本国人,想要提升骑射技艺,非三五年不能有所成就。即使已经熟练,也未必能打过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

推行胡服骑射,不仅要让本国人接受胡人的装扮,还要形成一种文化融合与观念认同,这样赵国人才能对胡人不那么恐惧与排斥,接受胡人军队。
对赵武灵王来说,管他是哪族人,说哪国话,只要有能力,能够为我所用就足够了。
况且,胡人对他来说是更加安全的。对统治者来说,最忌惮武将。而胡人在赵国无亲无故,没有根基,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所以没有反叛的可能。
这种思维方式在战国时期极具先进性,这就是以胡人之长计以治胡。

图片

通过这招以夷治夷,赵军一改往日的衰弱和颓废,变得焕然一新,雄壮矫健。

赵国国力也迅速上升,成为战国后期唯一可以和强秦抗衡的强权。

胡服骑射便是赵国变强的开始。

从战国回到我们的生活,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对手,会有竞争。

竞争其实是一个互利的过程。有对手可能会有压力,这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

良性的竞争从来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追我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较劲,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我们不妨将对手视为自己的前行路上的靶标,学习他、追赶他,超越他,善则从之,不善改之。

如果仅仅因为对方的对手身份,就一味地贬低、蔑视、全面否定,而忽略其优势、长处,只会处于一种狭隘的止步不前。

向对手学习,是一种胸怀,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能力!在竞争中,如果可以海纳百川,向周围的一切吸取养分,这样的你必定战无不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