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比抗抑郁药物更安全,抑郁症用这个穴位,就对了

 冯名雨艾灸 2024-03-16 发布于河南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自己抑郁症的问题,有朋友建议我去看心理医生,我看了心理医生一点屁用没有啊。听着心理医生的一点一点的分析,对病症的治疗最没用。

后来用了抗抑郁的药物,整天的头都是昏昏沉沉的,后来在我父亲的同时介绍下,才了解了艾灸,在冯老师的建议下,现在慢慢好起来了,之前我是打死不信中医的,觉得中医不科学,现在觉得中医能把西医束手无策的病症解决,也确实不科学,但是我信啊想,谢谢老师

说到抑郁症,咱们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

今天留言的患者,他切入点是:痰。

中医有个病症原因,叫做:「痰蒙心窍」

在中医看来,心管理精神,情绪,思考这些东西,简单来说,痰把心的供血路径给堵住了,心脏的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导致心窍被痰湿所蒙蔽。

所以,针对此类问题,咱们可以从安神定志,健脾化痰入手。

(戳上图,可进店)

1


浅析

■.痰湿堵住了心窍,气血乱套了,心神迷糊了,你就成了抑郁症患者。

除了整个人没精打采,还可能出现一堆拧巴的症状:累得要命,不说不笑,啥都提不起劲儿;

另一个极端的问题,可能又会特别容易发火,脑子灵活得不行,想入非非,一有点小难过就哭丧着脸,睡觉也不踏实,总爱做梦。

首选,咱们的任务就是:化痰,而「脾胃主运化」,身体里面的痰就是脾胃没有消化掉的水,集聚在一起形成的,这是健脾胃的中脘穴和足三里穴,就派上用场了。

中脘穴位于胃的中部,所以叫中脘。

我偶尔半夜加餐喝酒,会导致胃不舒服,就喜欢单联的镂空艾灸罐绑在中脘穴上,感觉艾灸的热力,从皮肤渗透到胃,胃暖暖的特别的舒服。

「中脘穴」:肚脐上4寸。

足三里也是一个调理脾胃,促进脾胃运化的穴位,而且还是一个减肥的穴位。

肥胖的人群,多半属于痰湿体质,也可以选用足三里。

《丹溪心法》里说:「所进谷气难化精微,易酿痰浊」。若脾气亏虚了,饮食水谷就难以转化成精微物质,则会酿生成痰浊。

这时不仅要健脾,使水谷精微得以生化,还要养胃,因为胃主降浊,痰湿(浊)是靠胃气降下去的,只有胃气强了,才能将酿生的痰浊排出体外。

足三里穴,既加强了脾的运化功能,也提升了胃的降浊功能。

「足三里」:屈膝90度,膝盖骨外侧凹陷下3寸。

接下来就是养心了。

心神是一家人,养心中自然也会养神哦。心神乱的时候,就需要百会穴的帮助了。

从阴阳来看,世界万物都是阴阳构成的,一个人情绪积极为阳,一个人消极抑郁为阴。

消极了,抑郁了,就得补阳气。

「头为诸阳之会」,意思是:百会穴位在头顶的正上方,是一身阳气聚集之地。

艾灸百会穴,就激活了一个“生阳点”,就如给人体加油,能源源不断地产生阳气! 

百会穴在头顶有头发,艾灸时,有人帮忙的话,可以手持一根1.8厘米的石磨艾条,距离头发3-5厘米左右,感觉穴位处温温的不烫,就可以了。

如果太烫会导致头发被烧焦,一定要注意。

如果没有人帮忙的话,可以买一个头部耳朵艾灸罐,这个器具类似于头戴式的耳机,往脑袋上一戴就行,能艾灸头顶和耳朵。

百会穴既可以补阳,也可以缓解抑郁症导致烦躁不安和睡眠差。

「百会穴」:头顶旋的位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