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陈正兴 2024-03-17 发布于湖北

青海省博物馆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新宁广场东侧,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综合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最早筹建于1957年,1986年9月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2001年5月1日,青海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2008年4月1日起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有展厅4个,共计9450平方米。馆藏文物15627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069件(套),一级文物313件(套),二级文物620件(套),三级文物1136件(套)。馆藏文物以新时期彩陶和民族宗教类文物最具特色,涉及宗教、民俗、政治、经济、军事、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01‍

场馆概况

青海省博物馆一楼正中设“正气清风”廉政文化图片展。二楼两侧展厅主要设青海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和藏传佛教金铜造像、唐卡艺术展。三楼两侧展厅分别是青海历史文物陈列展和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2021年11月,青海省博物馆对原有展陈完成升级改造,策划形成了以《青海历史文物展》为主,《青海考古成果展》《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为辅的“1+3”主题展览体系,该展览在充分挖掘自身馆藏资源及文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充展品类型,丰富展览内容,优化空间布局,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青海多元文化。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02

基本陈列

--- 青海历史文物展 ---

距今约3.7万年前,华北地区的先民进入青海,进行过季节性游猎活动。距今约6000年,仰韶文化人群徙居青海“东大门”。粟黍农业和彩陶文化进入河湟。距今5500年以来,马家窑文化的兴起使河湟地区成为我国原始彩陶文化的中心4000年前齐家文化人群的徙入使河湟地区踏进文明时代的门坎。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汉代,青海古羌人,卷入了中原王朝与匈奴的角逐,中原王朝的势力随之进入河湟。魏晋以降,中原板荡,诸胡涌入来自辽东的鲜卑族吐谷浑部终在群羌故地建国。地跨数千里、立国三百余年的吐谷浑,在隋、唐与吐蕃接踵发力下灭国,青海又成了唐蕃交锋之前沿。“安史之乱”后,吐蕃一度控制青海百余年。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十一世纪初,吐蕃之余绪建立了青唐政权,后亡于北宋。此后的金、西夏政权及元明清时期的大一统王朝,日益加强在青海地区的经营与统治。在绵绵几千年的政治、军事冲突与交锋,一方面,青海这块土地上不断变易的主人因山川形胜之利而扼守冲要,一地之烽烟,每每与天下格局的变动互为因果;另一方面,此间多民族在青海的迁徙、融合与汇聚不绝如缕,连接周边、通往域外的交通干道亦次第开辟,成为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着山、水、路,可追溯大美青海,泱泱河湟,源来这样...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青海考古成果展 ---

青海地处西陲之地,是三江源头,东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腹地,西通西域,南交蜀藏、北连河西走廊、蒙古高原,是连接西南、西北和东中部地区的纽带。羌、匈奴、月氏、氏、白兰、鲜卑、党项、苏毗、多弥、回纥、叶蕃、撒里畏兀儿等20余个民族曾在这片热土繁衍生息。多样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形态、复杂的民族结构,各种文化因素在这里交融汇聚,留下了6000余处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早在1923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对朱家寨、卡约、下西河、罗汉堂等遗址进行了调查,从而拉开了青海考古工作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省的文物考古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一代代青海考古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踏遍山川河谷、茫茫雪原。他们用生命和青春延伸着青海历史的轴线,揭示和阐发着每一个遗迹遗物所包涵的文明信息。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0000余年前,而文献记载的历史仅有2000余年,从旧石器时代人类初涉高原到史前文化类型和文化序列的确立,再到各朝代疑云的拨散,都浸透着广大考古工作者的辛勤汗水,都依赖于每一次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个个尘封千年的遗址、墓地被有序的揭露出来,古代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埋葬方式、生业模式、人地关系乃至社会组织得以不同程度地复原和再现,众多艺术珍品得以重见天日,再现着青海昔日的灿烂与辉煌。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 ---

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青海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结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目前,全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6项(热贡艺术、花儿、黄南藏戏、格萨尔、河湟皮影戏、藏医药浴法),国家级非遗代表作项目88项,省级非遗代表作项目23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3名。有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树)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土族(互助)、德都蒙古(海西)、循化撒拉族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有互助土族文化传播公司等5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热贡龙树画院等7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有循化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等2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湟中马莲花民间工艺文化传承公司33个非遗就业工坊;各级各类非遗传习所(中心)300余个。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 ---

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这些历史背后,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摸清革命文物资源,是保护革命文物、弘扬红色文化的基本前提。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为确保革命文物得到应有的保护,2021年青海省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保护革命文物,青海在行动。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座座纪念馆,一个个故事,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保护革命文物,铭记峥嵘历史。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03

馆藏珍品

--- 人头像彩陶壶 ---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马厂类型人头像彩陶壶,黑色彩绘,颈部饰一周竖线纹,腹部绘带锯齿的波折纹。颈部下方一侧有一人头形鋬,面部用戳刺的圆孔象征人的眼、 鼻孔和嘴巴。鼻子捏塑,鼻梁挺立,嘴巴大张,仿佛正在呐喊。人面部绘黑彩,两道竖彩从眼部延伸而出,好似泪水。以人头像作为装饰的彩陶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诸多文化中均有发现,其具体含义还有待研究。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葫芦吻彩陶壶 ---

新石器时期马家窑半山类型葫芦吻彩陶壶,高30.8厘米 口径15.5厘米,腹径23.3厘米 底径13.5厘米,海东市化隆县群科出土。泥质红陶,侈口,短颈,鼓腹,双耳,平底。黑红两彩,颈部饰连弧纹,肩、腹部饰六组葫芦形纹,葫芦纹内填充网纹和菱形方块纹。器型规整,纹饰典型、精美。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双勾太阳纹彩陶双耳罐 ---

新石器时期辛店文化双勾太阳纹彩陶双耳罐,夹砂红陶。侈口,束颈,略垂腹,颈部双耳,平底。器身上绘红黑两色宽带纹、折线纹、菱格纹、平行线纹等。上腹部绘有类似羊角的双钩纹,并在其中点缀着草叶纹和太阳纹,仿佛在向我们昭示当时这一地区草木繁盛、牲畜兴旺的生活景象。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大角盘羊纹彩陶罐 ---

卡约文化(公元前900~前600年)大角盘羊纹彩陶罐,循化县阿哈特拉墓地出土。高13.2厘米,口径14.1厘米,腹径17.8厘米,泥质红陶。侈口,束颈,双耳,垂腹,圈足。黑彩纹饰。陶罐颈部一圈连续的“人”字纹,仿佛连绵起伏的山峰。上腹部绘两组六只大角盘羊纹,形态逼真。

这件属于卡约文化的陶罐出土于青海河湟地区,这里是后世羌人的发源地。羌,“西戎牧羊人”,从甲骨文中也能看出羌人与羊的密切关系。“卡约” 是藏语地名,意思是“山口前的平地”。透过这件陶罐可以想象羌人始祖在山间谷地牧羊的景象。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舞蹈纹彩陶盆 ---

舞蹈纹彩陶盆,同德宗日遗址出土。泥质红陶,敛口,卷沿,略鼓腹,小平底。黑彩纹饰。在口沿内壁绘有两组手拉手的群舞人体图形,分别为11人和13人。人物身着圆球形装束,形象与大通上孙家寨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的人形略有不同,但画面都用简洁明快的构图,生动描绘出一幅原始人群集体舞蹈的场景。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卧式羊形铜灯 ---

汉代卧式羊形铜灯,高9厘米,长11.4厘米,宽6.8厘米,西宁市大通县黄家寨汉墓出土。铜质,略残。羊呈卧姿,体型健硕,生态温和,昂首卷曲。双目圆睁,双角弯曲贴至颊部,有须自颔下连至颈部,四肢肌肉发达,臀部肥硕,有尾。羊背和躯体分铸,在羊脖颈通体有线条状和点状刻划纹装饰。整个器物造型生动,设计精巧,羊背部折返竖立时,一件完整的动物形器具伏案于几上,既是铜灯,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精美的陈设,集艺术与实用为一体。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虎符石匮 ---

汉代虎符石匮,海晏县西海郡故城出土,通高203厘米,宽115厘米。由两块整体花岗岩雕凿而成。上为石虎,圆雕,匍匐在方形座上,双目前视,虎尾夹于后档并斜穿搭在背部。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石虎形态粗犷,形象生动,具有汉代石雕浑厚古朴的风格,实为稀有珍品。石虎下为“石匮”,长方形,中空,平面和石虎相对应。正立面和虎座相连,竖排篆书阴刻铭文,从右至左为“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共三行22个字。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这件组合成套的带铭石刻是青海地区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大型石刻,为研究青海古代部县建置以及当时的雕刻、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金釦蚌壳羽觞 ---

魏晋金釦蚌壳羽觞,高3.5厘米,长13.7厘米,宽10.4厘米,西宁市南滩砖瓦厂十六国时期墓葬出土。蚌壳材质,黄金釦,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

羽觞又称羽杯或耳杯,是一种盛酒器具,因其两侧有耳, 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魏晋,名称逐渐通俗化为耳杯,其后逐渐消失。属于日常生活用具,多以木胎作器,也有铜质乃至玉质耳杯,蚌壳镶金工艺的耳杯极为罕见。该件器物材质特殊,华丽珍贵,是一件难得的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的文物珍品。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羽人瓦当 ---

唐代羽人瓦当,民和川口镇出土。泥质灰陶,圆形,,图案浅浮雕式。瓦当正中为双翼飞人, 双手合十于胸前,双翼平展,腹部以下饰横纹裳,当缘一周饰连珠纹。这种题材的瓦当唐代并不多见,羽人形象应为西亚文化的本土化反映,丝绸之路古道上也有带翼天使小像出土。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黄地联珠团窠对马锦 ---

唐黄地联珠团窠对马锦,残片,呈方块。织锦,黄地,联珠圈纹,蓝彩绘对马,对马昂首,一前蹄弯曲,马头饰有飘带。纹饰基本清晰,保存完好。一侧保留有幅边,1:2平纹经重组织,联珠窠对兽装饰特点,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格,是研究“丝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手书“羯摩经” ---

唐手书“羯摩经”,该经卷系隋或唐初写就,是佛经《羯摩经》抄本。写本纸质较细,有韧性,经过染黄,略有水渍,按纸质色泽行字,皆合隋、唐规制。经书全长17米左右,用34张纸粘连而成长卷。单张纸长49.3-49.5厘米,宽25.2-26.6厘米。每页书写28行(首面前阙,余16行,末页经文20行,尾题一行,共21行),每行17-18字,全卷共933行,共16790余字。“羯摩”为梵文译音,意为“作业”,《羯摩经》是一部有关佛教戒律和忏悔内容的经典。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铜鎏金观音像 ---

明永乐铜鎏金观音像,高146厘米,原瞿昙寺旧物,是当时明成祖朱棣赠给寺庙国师的礼物。菩萨头戴佛冠,全身饰以璎珞飘带,手持莲枝,袒胸束腰,下部着裙,跣足立于莲花座上。体态细腰收腹,脐窝深陷,呈“S”形。手脚的刻画灵活纤细,有一种女性的柔媚之美。莲座上刻有“大明永乐年施”铭文。造像整体风格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为明代永宣宫廷的典范之作。

瞿昙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面朝瞿昙河,背靠罗汉山,北依松花顶,南对照碑山。藏语称“卓仓拉康果丹代”,又称“卓仓多杰羌”,意为“卓仓持金刚佛寺”,始建于建于明洪二十五年(1392),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因所藏珍贵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画而闻名。瞿昙寺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群。历史上瞿昙寺曾领属十三寺。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铜鎏金释迦摩尼像 ---

明正统铜鎏金释迦摩尼像,高38厘米。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5年),佛教创始人,世称“释尊”、“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这尊释迦牟尼造像,头发呈绀青色,肉髻呈金光色,上身着袒右肩袈裟,左手作禅定印,右手上举作无畏印,结跏趺坐在莲台上。该像座前刻有“正统年奉佛段福龙施”字样,是典型的中原汉地风格造像。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铜鎏金国师印 ---

明成化铜鎏金国师印,高10.7厘米,边长10厘米。铜质,鎏金。方形印,如意钮,印面篆书阳文'广慧悟法净觉妙善翊国衍教灌顶戒定西天佛子大国师印'。印左边阴刻楷书'礼部造成化二十二年十二月日',右边阴刻楷书'广慧悟法净觉妙善翊国衍教灌顶戒定西天佛子大国师印'。该印为明成化时期朝廷颁封给瞿昙寺高僧的官方印符,造型厚重,鎏金成色较高。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慧悟禅师金印 ---

清光绪慧悟禅师金印,高7.5厘米,边长8.7厘米,银质。方形印,山字形板钮。印文阳刻满汉文“慧悟禅师之印”,汉文篆书。右侧边款阴刻汉文“光字一百四十八号,礼部造”,左侧边款阴刻对应满文。印造型大方规整。

博物馆Vol.200 | 青海省博物馆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青海省博物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