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顺教材助学系统,课堂教学才高效

 小赵作文 2024-03-17 发布于重庆

执教《景阳冈》一课,花了四个课时。第一个课时,解决生字词,完成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第二课时,理清课文结构,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体会武松性格的丰富性;第三个课时,聚焦打虎段落,抓动作感受故事的精彩,体会武松的勇敢、武艺高;第四个课时,讲故事,有理有据地评价故事中的人物。

前面三个部分在贯穿单元的整体教学上做得比较好的,真正地以“古典名著阅读的方法”大概念统领着课堂。第四课时,第一个目标对前面学习的检测,引导学生再通过讲故事体会人物的形象。第二个目标,有理有据地评价故事中的人物,与单元中哪一个部分联系紧密呢?这个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

出示课后题第4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同学们围绕这两种看法,结合教材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相互之间进行质疑和补充。沉浸式的思考和表达,让学生意犹未尽。这时候,我却有些迷惑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交流表达不是为了达成一致,而是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发表观点是训练点。可是,这样的交流表达结束在哪里?只是落在有理有据表达上吗?落在有理有据表达上对于本单元的学习还有什么促进作用呢?

下课后,我再次翻看教材很明显,在备课的时候我忽视了这个问题和习作《写读后感》之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有效地整合。我们看看习作教材页第一段话:

“我们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往往会有自己的感想。”孩子们在讨论这个话题,在有理有据表达的时候,就是表达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这句话就很明确了。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理由什么?这一道练习题就是习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练习点。

所以,在执教另一个班的时候(这个班也需要再次去补充),就要落到读后感,把读后感中关于人物形象评价这个板块落实。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件事情或者哪些行为看出来的?课堂上的表达覆盖不了全部学生,在口语表达之后,动笔完成小练笔,即有理有据,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充分进行单元解读,理清教材助学系统的逻辑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融会贯通。

再次自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