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渤海杂谈:传承700年的高句丽与中日韩互动史【上篇】

 RK588 2024-03-18 发布于美国

图片

【日本教科书中4世纪末和5世纪初的高句丽、倭国对朝鲜半岛的竞逐】

高句(gōu)丽(lí),一个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虽然一度雄踞东北亚长达700年之久(始于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被唐朝和新罗灭国),终究还是在复杂的东北亚地缘竞争中落败,联同她的文化一起消失了。这个国家萌芽于两汉时期,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做大,但因地处东北亚这个四战之地,西面受到中国恢复故土的压力,南面受到百济和新罗的竞争压力,东面还被日本的前身倭国觊觎,因此其承受的地缘压力是很大的。高句丽的灭亡,可以说是中日韩三方势力联合绞杀的结果。

图片
【高句丽王陵墓室壁画】

高句丽王国可追溯到扶余王子朱蒙(又叫邹牟),传说是他在公元前37年创建的。扶余,又叫夫馀,位于中国东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现在的东北还有个扶余县。当时,朱蒙在扶余本部的王位竞争中落败,南下到别的部落,竟然反客为主掌控了这个部落,建立了卒本扶余,接受西汉王朝的羁縻统治。

图片

当时卒本扶余的都城在纥升骨城(又叫卒本城,今辽宁桓仁县五女山山城,地理位置见下图),公元3卒本扶余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 同时在国内城旁边尉那岩城 ( 后称丸都山城,这种在一个城池边上的高地建造山城的双城制习俗贯穿高句丽历史) ,此后到公元 427 年移都平壤前的425年间 ,国内城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图片

【玄菟郡地图,小字高句骊是一个县,在该郡境内,后来成为玄菟郡的郡治所在地,大字高句丽表示高句丽部落】

卒本扶余后来又怎么改称高句丽了呢?公元14年,正值王莽建立的新朝,国力渐渐强大的卒本扶余占领了中国的玄菟高句骊县,因此卒本扶余改称高句丽所以说,高句丽的国名起源于中国地名高句,其王族其实是中国境内的扶余人这个地名,要追溯到西汉中期,当时汉武帝灭亡了华夏民族建立的卫满朝鲜(卫满本是燕国人,秦灭燕后逃亡箕子朝鲜,并驱逐了朝鲜王箕准,建立了卫满朝鲜,领土比箕子朝鲜更大,箕子朝鲜则是商末周初殷商贵族箕子逃奔到环渤海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在燕国压力下不断东迁,最后渡过鸭绿江,其国名也成为朝鲜半岛的名字),在其故地设置了汉四郡,其中的玄菟郡境内就有一个县名叫高句骊
图片

王莽一度把高句丽贬低为下句丽,引起高句丽的反抗。高句丽此后在东汉时期持续扩张,三国时期还因为寇边被曹魏大将毋丘俭揍了一顿,稍有收敛。从西汉末年建国到西晋时期的350年间,是高句丽国的初始阶段,高句丽虽然蠢蠢欲动,还占领了不少中国地方,但整体上还是处在中国中央王朝的羁縻之中。

图片

从西晋八王之乱(公元291年至306年)后到公元598年隋文帝交恶高句丽的300多年间,是高句丽对中国方向的扩张期,这300年间,高句丽占领中国的领土是越来越大。本来高句丽和黄海是不靠着的,中间被中国隔开,但是从西晋灭亡后,中国的黄海沿岸领土就被高句丽吞并了,从下面东晋十六国时期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时期还被曹魏隔开的高句丽在东晋时代已经濒临到了黄海,其实这也是五胡乱华的一部分,高句丽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参与了对中华西晋帝国崩溃后的领土瓜分。

图片

可以说,中国越是弱乱,高句丽越是强大,前秦在淝水之战溃败后北方又一次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高句丽趁此机会再次侵略中国领土,在公元404年从后燕的手中夺取了我们的辽东地区,并牢牢掌控辽东达260多年之久,直至其亡国。从西晋八王之乱到高句丽占领辽东的的大约100年间,是高句丽的国力螺旋式上升期, 总体上如同本文开头的示意图那样四面扩张,虽然也曾遭遇了一些挫败,如被前燕、百济相继击败(公元342年、公元371年),但是这个极具韧性的王国往往能卷土重来并取得新战果。

图片
【高句丽极盛时期的疆域】

公元5世纪(公元400年到499年)是高句丽的极盛期,高句丽经历了好太王(391年-412年在位,也叫做广开土王)、长寿王(413-491年在位,好太王之子)、文咨王(492年-519年在位,长寿王之孙)祖孙四代三位国王的统治。好太王类似于汉武帝的角色,在位期间四处征伐,就是他从后燕手中夺取了中国的辽东,他在朝鲜半岛也积极扩张,转变了之前弱于百济的局面,并多次击退日本的前身倭国对朝鲜半岛的用兵,保存了新罗王国,好太王从倭国手中保全了新罗,只是想不到日后会被新罗灭亡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好太王时代的高句丽人还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其中就有北燕的开国君主高云,只不过高云只做了两年君主(公元407至409年)就被叛臣杀死,全家族灭。高云在位时,好太王还派遣使者访问北燕,并讲述两国宗族血统的关系,高云也派遣侍御史李拔进行了回访。

图片


长寿王是好太王之子,在位78年,享寿将近100岁,他在位期间保持了高句丽对朝鲜半岛的主导局面。当时中国北方已经被北魏统一,为了避开北魏的锋芒,一方面也为了更好地控制朝鲜半岛,长寿王在公元427年把都城从中国境内的国内城(今日吉林集安)迁到了朝鲜半岛的平壤城475年,长寿王拿下了百济的都城(今天的韩国首尔),百济丧失了富饶的汉江流域,被迫迁都到熊津。虽然长寿王时期对百济咄咄逼人,但是却导致了百济、新罗组成了同盟,类似于三国时期曹魏面对东吴西蜀联盟的局面。只不过,曹魏的后继者司马氏先灭蜀,再灭吴,一统天下,但高句丽却一直无法吞并百济和新罗。

图片
【中国吉林集安境内的长寿王王陵,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长寿王寿命太长,熬过了他的儿子,因此死后由孙子继位,是为文咨王。王时代再难向百济、新罗扩张,转而向北把祖宗扶余国给合并了,算是把国土扩张到了极致。物极必反,到了文咨王的儿子安藏王、安原王时期(公元519年-531年、531年-545年),高句丽已经进入了衰退期,王室间纷争加剧,朝局不稳。而到了安原王的儿子阳原王时期(公元545年-559年),百济新罗联盟反向击败高句丽,被高句丽占据的汉江流域于公元551年被百济夺回,但不久后的公元553年新罗却又从百济手中夺取了汉江流域,并夺取了高句丽东南的大片国土,历史也进入了新罗的扩张时代。

图片

【公元六世纪中叶以后进入了新罗的扩张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