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法治报》关注盛泽:坚持“三调对接”打造多元解纷新格局

 吴越尽说 2024-03-18 发布于浙江

      近日,《江苏法治报》特别关注吴江高新区(盛泽镇)高效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创新做法与显著成果,充分肯定了盛泽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成效。


近年来,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专业化、规范化运行,通过完善一地调、专人调、快速调“三调”模式,搭建构筑起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协同的矛盾风险防范化解阵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有力保障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建强阵地,实现纠纷“一地调”


选优地址“高效建”

盛泽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整合了原有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非诉讼服务中心等各类工作平台,“矛调中心”内办事部门集中、信息互通,群众有事愿意来中心解决,不再一股脑往上跑,成为群众排忧解纷好场所。


功能布局“科学建”

矛调中心内合理优化办公场所的布局,除综治、信访、司法办公室外,还设置调解室(兼接待室功能)、领导接访室(带视频连线功能)、监控研判室(带综治视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功能),同时配备了禁毒、社区矫正等服务场所。


锚定化解“重点建”

在接待大厅重点突出接访、咨询、服务功能,通过前台受理后台流转模式,让群众解忧只进“一扇门”。共设置法律咨询、劳动保障工会服务、信访接待、城乡建设4个常驻窗口及1个轮驻窗口;持续加强与法庭、派出所、退役军人、自然资源等职能站所的对接联动,采取随叫随驻的方式安排人员入驻。


整合资源,实现纠纷“专人调”


品牌调解室“特色调”

链接社会调解组织,推进“法润之家”民商事调解中心建设,协调引入来自各律所、行业协会、“五老”力量等调解骨干,按照“平等自愿、依法调解、便民利民”的原则,为日常调解提供多元解纷渠道,有效提升矛盾纠纷调处效率,也同步纾解调解压力。


地域性矛盾“老乡调”

针对盛泽镇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的社会特点,成立“苏豫皖”人民调解工作室,邀请河南、安徽等地协调配置专业调解员,有效引入安徽商会、河南商会等在盛泽的异地商会(协会)力量,通过发挥“乡音、乡情、乡俗”纽带作用,为新吴江人架设矛盾调处“连心桥”。


律师早介入“专业调”

中心设置法律咨询常驻窗口,安排专业律师每日坐堂接待,常态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协助做好矛盾纠纷调处,为规范基层日常行政管理提供司法支持,从源头上把控好风险关,降低基层矛盾纠纷发生率。


完善机制,实现纠纷“快速调”


健全完善统筹机制

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矛盾纠纷排查“一日三报”制度,发动各局办、各村社区开展矛盾大排查,并由工作专班整理汇总,全镇已累计排查上报三万余次;建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处置专班制度和信访联席会议工作制度,每月、每周对排查上报的不稳定因素开展分析研判,对重点矛盾纠纷进行会商会办,压紧压实属地工作职责。


健全完善运行机制

对疑难案件落实包案化解机制,明确越级进京和国治件矛盾纠纷由党工委主要领导包案,赴省信访和省市交办件由主要领导包案,其他重点纠纷由分管领导包案,同步落实挂号跟进、会商会办等工作,全力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镇矛调中心统筹协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各项事宜,编发矛调动态,全镇矛盾纠纷录入市级平台累计2566余件,调处完成率98.2%。


健全完善联动机制

发挥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由村干部会同法律顾问联合调处,确保各类矛盾多调快调、应调尽调,2023年全镇村居法律顾问累计提供非诉服务760余次,参与矛盾纠纷调处270余次;贯彻落实“一站式”解纷工作法,对村级层面不能调处的案件流转至镇矛调中心,通过加大协调职能部门,坚持情理法并用,落实联合攻坚,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把脉问诊、对症开方。

拟稿:吴江政法 郗小骥

来源:《吾爱盛泽》公众号

2024-03-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