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春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南广场工程设计实践的思考

 宽街兰舍 2024-03-18 发布于吉林
01
  建 设 背 景    

长春火车站始建于上世纪初叶,它历经拆除、新建、改造,于2013年成为可容纳1.5万人同时候车的现代化城市火车站。伴随着火车站的修建,火车站南广场区域也从“满铁附属地”发展成为城市门户。便捷的交通和物流条件,使得区域商业迅速发展,批发、零售等多种商业业态共存。繁荣的商业吸引了众多的客群,叠加火车站进出站的客流和城市公共交通客流,使得站前地面交通交织严重,客流无序的在各种交通工具间换乘。由于历史保护街区因素限制,区域道路资源有限,停车供给水平不高,商圈多数建筑配建停车泊位不足,导致火车站南广场区域交通组织较乱,迫切需要对该区域进行城市更新改造。为了解决原状问题,建设现代化枢纽被列入了城市建设计划。

图片

原火车站区域实景
02
  建 设 难 点    

长春地铁1号线、轻轨3号线的批复建设,启动了在火车站南广场区域建设交通枢纽的工作,并同步对周边环境进行城市更新。建筑是城市的片段,是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让城市更新回归建筑语境是本项目的创作方式,也是设计团队面对城市更新过程对建筑进行类型思考的挑战。2012年,枢纽与作为长春城市“硬件”升级重点工程的“两横三纵”快速路工程同期建设,为了确保城市交通系统的畅通,枢纽建设过程中不能中断道路并确保长春火车站安全运营是项目最大的难点;在有限建设空间内,枢纽与地铁1号线、3号线立体共构导致工程超大超深,建设难度巨大。枢纽换乘空间与国铁出站通道、城市地下通廊、既有站前人防工程(春华商场)、周边商业地下空间互联互通,不同设施接口如何无缝衔接和功能管理如何划分同样是工程的难点所在。

03
  更 新 赋 能    

3.1 站城融合—城市门户空间的华丽亮相

火车站区域的每一次更新都是城市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枢纽建成后可提供地上38辆,地下389辆共计427辆小汽车停车位提高了原区域停车设施规模。地下换乘厅将地铁1号线、轻轨3号线、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慢行系统无缝衔接,解决火车站区域人流集散问题。分布在辽宁路和景观环岛外的4处机动车出入口,景观环岛内15个公交车到发车位优化了原区域过境车流流线,强化了站区周边城市形象。

图片

枢纽建成后火车站区域实景

图片

枢纽建成后火车站区域鸟瞰

3.2 以人为本—提升乘客的空间舒适度

在地面层,火车站区域地面共设置主要人行出入口18处(不含地铁),扶梯20部,垂直电梯14部,优化了原区域人行过街的便利性。在地下,将综合换乘大厅、社会停车场、出租车上落客区、地铁1号线、轻轨3号线立体化布局,同时以步行系统组织水平、竖向交通,利用多个层面组织各种流线,实现综合换乘,旅客换乘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地下一层1万平方米的换乘大厅与国铁长春站东侧出站通道、东侧城市市政通廊、国商百货共设有3处连接通道,优先考虑与周边物业的步行可达性,减少出入站人流、商业人流、后勤办公人流对步行换乘的干扰,实现人车分流。

项目中庭空间采用分层空调设计,在穹顶处设置可开启的天窗,当夏季温度超过室内设定温度时会自动开启排除热量;同时中庭周边区域的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在冬季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换乘体验。过渡季利用室外风降温,保证枢纽室内温度的同时提供了充分的新鲜空气,节省了空调系统运行能耗,达到绿色节能的设计目标。

3.3 场所精神—空间认同感和归属感

乘功能需求的响应是在功能空间上的维序,项目在场所精神的营造方面也力图保留传统长春特定的空间认同感和归属感。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生活发生的地方,是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场所精神”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空间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有意义的场所感受,即特定群体在特定场所中发生活动、产生记忆并从而产生的特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个特定的场所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在本项目的设计中,温暖的米黄色调与浅灰色实面的色彩对比象征着速度与秩序的碰撞;石材立面、玻璃幕墙、整齐的格栅等简洁明快的建筑语汇与一幅浓郁的长春乡村生活壁画形成了一次过去与现代的对话。

图片

综合换乘大厅实景

同时,搭乘贯穿于中庭的扶梯,透过圆形玻璃穹顶,长春火车站站房呈现在眼前,再一次形成过去与现代的对话,也在空间秩序上定义了其枢纽精神堡垒的位置。

图片

换乘穹顶实景

站前人防工程(春华商场)的改造,我们通过依附于旧结构体添加新元素,新和旧共存、共生,使原本商品批发的高大空间改造成为承载交通换乘的建筑空间,再一次形成过去与现代对话。

图片

站前人防工程(春华商场)原景

图片

改造后的站前人防工程(春华商场)中庭实景

3.4  “技术创新”—吉林省首次采用盖挖逆作工法的大型地下工程

确保地面交通不阻断、长春火车站安全运营的情况下,采用盖挖逆做施工,节省基坑临时支撑、简化工序,并通过冬季施工等相关措施,减短整体工期以节省施工成本。

图片

枢纽盖挖逆做施工现场

长春市首次将型钢混凝土劲性梁用于地下结构,顶板部分主梁采用型钢混凝土劲性梁,解决了换乘大厅17米大跨空间的使用需求,较以往通常做法,增加净空约0.6米,在满足首层净空使用的前提下,降低层高约0.8m,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项目采用分区段施工、逆作沉降差异控制、底板地基不同层的桩基刚度调平、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等技术手段解决了超大地下结构不设变形缝的技术难题。工程建设过程中,长春火车站站房结构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工程投入使用后,未发生竖向超限变形问题。依托工程编制的《城市地下盖挖逆作法结构设计指南》,为解决超大地下结构整体设计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参考示例。

04
  更 新 效 益    

“站城融合”是疏解城市交通拥堵、激发城市活力、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发展方向。枢纽的改造使得区域的交通条件、城市面貌得到很大的改善,提高了枢纽本身的交通服务能力,带动了枢纽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枢纽及站前人防工程(春华商场)的改造,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综合开发、优化环境”的理念,通过强化城市交通枢纽的公共换乘空间属性,实现了区域地下空间和慢行系统的互联互通,引导和拉动了老城区的更新和发展。

05
  经 验 与 反 思    

项目从2009年立项,2012年开始建设,2019年初投入使用,十年间经历了很多困难,实施方案也因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多次修改调整。总结建设过程,枢纽类的城市更新项目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包括:针对日常通勤造成的潮汐客流变化和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远期客流变化,如何预留和匹配枢纽的功能和空间;如何提高枢纽的步行可达性;如何体现枢纽所在区域的场所精神;如何将枢纽与地铁、国铁的接口、界面统筹。

06
  结    语    

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习惯,人们对于综合交通枢纽的认知与期待也随之日新月异。枢纽的设计永远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内容,面对不断更新迭代的生活场景,建筑师有义务发掘新的可能性,让人们在建筑环境中感受到始终如一的“以人为本”。正是这种“面向未来”而又“以人为本”的设计态度,引导着设计团队不断反思与突破既有枢纽模式,为综合交通枢纽这一建筑类型开拓出新的可能性、找到了新的解题方式。

项目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长春市轨道交通建设集团

项目名称:长春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南广场工程

建筑规模:64303m2

设计方: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院 东北院

设计年份:2011年5月

竣工年份:2019年1月

项目主持人:董召英 王春刚

建筑:董召英 姜培培 陈涛 宿同飞 谭家兴 王慧 姚爽 李斌

结构:刘学波 王春刚 杨明

设备:王萌 邓德汉 葛守彬 张海燕 宋佳 王龙 孙元元 魏利 曲东旭 彭佳 曹志峰

景观:李斌

导标:高方定

经济:穆彦冬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