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八大家个个皆牛:8篇诗文篇篇经典冠绝古今,你更喜欢哪一首

 雨窄云宽 2024-03-19 发布于四川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今编辑综合整理唐宋八大家“韩柳欧王曾三苏”8篇(首)经典作品,以飨读者。

“唐宋八大家”之首、“文章巨公”、“百代文宗”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大家简介: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主要身份: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主要擅长:诗、文学;

主要作品:《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

主要成就:倡导古文运动,有《韩昌黎集》传世;

世人赞誉: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人生结局:57岁韩愈病逝;

后世影响:影响深远;

作品赏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作品赏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诗人韩愈写给张籍的七言组诗中的第一首,历来被世人誉为经典之作,千古广为流传。

这首诗诗人把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的清新自然,看似“平淡”却不“淡”,看似“是有”却为“无”,看似却无是为有,把春天来临的生机蓬勃景象写的“空处传神”,具有无限朦胧之美,把早春之魂、之神韵写的耐人寻味。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江雪》。

大家简介: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主要身份:官员、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主要擅长:诗歌、辞赋、散文、寓言;

主要作品:《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

代表作品:《溪居》《江雪》《渔翁》;

主要成就: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倡导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人赞誉: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人生结局: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

后世影响:影响深远;

作品赏析:《江雪》。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品赏析:这首《江雪》的山水小诗被称为“史上最孤独的小诗”,曾有一句话说:“年少不懂柳宗元,读懂《江雪》已中年。”

《江雪》是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全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与山都被雪覆盖,处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路也是一条条白色的带子,这片天地,飞鸟都绝迹了,更没有了人的踪影。

纵观全诗,短短二十个字,把江雪之景描绘的苍茫、孤冷、幽僻、凄寂,但却突然一个清晰明朗的渔翁形象让整幅图画活了,具有了“活的孤独的灵魂”。

这首诗历来被世人所赞颂,可谓是千古丹青妙手,绘出了一幅千古流传的江天雪景图。

“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一代文章宗师之欧阳修:《醉翁亭记》。

大家简介: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主要身份:政治家、文学家;

主要擅长:文、诗、词;

主要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主要成就:参与纂写《新唐书》《新五代史》;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世人赞誉:“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一代文章宗师;

人生结局:在家中逝世;

后世影响:影响深远;

作品赏析:《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唐】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作品赏析:《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菊花》。

大家简介: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主要身份:文人、官吏;

主要擅长:散文、诗歌、谱学;

主要作品:《权书》《衡论》《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

代表诗作:《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

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人赞誉: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人生结局:病逝于京师;

后世影响:影响深远;

作品赏析:《欧阳永叔白兔》。

《欧阳永叔白兔》

【宋】苏洵

飞鹰搏平原,禽兽乱衰草。

苍茫就擒执,颠倒莫能保。

白兔不忍杀,叹息爱其老。

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

贵人识筠笼,驯扰渐可抱。

谁知山林宽,穴处颇自好。

高飚动槁叶,群窜迹如扫。

异质不自藏,照野明暠暠。

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

何当骑蟾蜍,灵杵手自捣。

“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唐宋八大家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人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作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更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为豪放派词人代表,论其文,苏轼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论其书,苏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有人更是把他被誉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主要身份: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主要擅长:诗、词、散文、书、画;

主要作品:《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主要成就: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六十二首词;

世人赞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首,“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人生结局:身逝常州;

后世影响: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作品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品赏析: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把人生的得失与追寻之理想,把月的阴晴圆缺之哲思都写进了词篇,可谓是境界高逸,哲理深刻,读来朗朗上口,思来哲理无限,是为耐人寻味的绝唱。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泊船瓜洲》。

大家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主要身份: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主要擅长:散文、诗、词;

主要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主要成就: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在政治上,推行变法,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收复五州;

世人赞誉:“唐宋八大家”之一;

人生结局:66岁郁然病逝于钟山;

后世影响:影响深远;

作品赏析:《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品赏析:王安石作为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是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造诣不言而喻,主要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等。

这首《泊船瓜洲》曾获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的赞誉,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的名句。

作者诗中一个“绿”字用的甚是传神,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全诗看似是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实则是寓意着作者期盼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咏柳》。

大家简介:曾巩,1019年9月30日即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九出生,1083年4月30日即元丰六年四月十一逝世,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

主要身份: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主要擅长:散文、诗词;

主要作品:《元丰类稿》、《隆平集》;

主要成就:兴教劝学、文学创作;

世人赞誉:唐宋八大家之一;

人生结局:65岁卒于江宁府;

后世影响:影响深远;

作品赏析:《咏柳》。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作品赏析:这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杨柳在东风相助之下,柳枝狂飘乱舞,柳絮遮天蔽日的猖狂得志的形象,提出警告:秋天清霜降临后,正是柳叶凋零之时。此诗借咏物寓理,对政治上倚仗权贵得意忘形的小人进行辛辣的讽刺和严正的指斥,指出他们虽然能猖狂一时,最终必归于失败。全诗比喻形象,状物与哲理交融,讽剌明显而不浅薄直露,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游西湖》。

大家简介: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

主要身份:官员、文学家;

主要擅长:文学、书法;

主要作品:《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主要成就:文学创作;

世人赞誉:“三苏”之一;

人生结局:74岁苏辙逝世;

后世影响:影响深远;

作品赏析:《游西湖》。

《游西湖》

【宋】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作品赏析:全诗通过描述市民和鱼鸟对诗人出游西湖的反应,侧面突显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也写出了诗人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表意深刻,形象生动。

读了以上唐宋八大家8首经典作品,你最喜欢哪一首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