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城地名故事 | 剑南街道的来历

 丰城文旅 2024-03-19 发布于江西
编者按: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它既是历史变迁和发展演变的见证,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为了让朋友们更好地了解本地地名来历和历史文化,本号特开设“丰城地名故事”专栏,陆续介绍33个乡镇街道的地名来历,让大家了解家乡,了解丰城。敬请关注,欢迎评论转发。
剑南街道的名字,和剑光街道一样,来源于丰城“龙渊”“太阿”雌雄宝剑的故事。“剑光”指映射牛斗之墟的“龙光”;“剑南”则是一个地理概念,以其地处剑光街道之南,故得名“剑南”。
剑南街道成立较晚,它的历史与河洲街道的历史息息相关,部分村(居)与剑光街道也有一定渊源。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因丰城户满五万,丰城县升为富州,下属十七乡,剑南地区隶属江西行省龙兴路富州登仙乡、奉化乡管辖。明朝洪武九年(1376),复改富州为丰城县,剑南地区属地未变。清代时,丁家一度归折桂乡所辖,其余建制与元明朝基本相同。
民国时期,剑南地区一度属梅岗、石滩、巷口三保(乡)所辖。解放后,剑南地区曾设荷塘、秋塘、南沙三个乡,后并为荷塘、杜家二乡。1958年9月并入太阳公社。1961年11月,设区分社,剑南地区分为庄前、荷塘两个公社,属石滩区管辖。1964年4月撤区并社,剑南地区并入太阳公社,隶属丰城县管辖。1983年8月,太阳公社改为河洲公社;1984年3月改社为乡,称河洲乡,剑南地区上属河洲乡。1992年10月,撤销河洲乡,设河洲和剑南两个街道,剑南开始以独立建制存在。
剑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晚唐五代时期,罗坊龙口一带就是洪州窑青瓷的重要窑口。明朝时,黄得中在村中建荷塘书屋,罗怀玉在村中建城南书屋,丁氏在沙湖建湖光书院、在南昌建丁氏试馆,为培养当地士子不遗余力。更有罗宪凯在池州建齐山书院、熊尚文在武汉建问津书院、徐即登在武夷山建见罗书院,皆成一时名胜,把诗礼传家的乡气带到了任职所在地。
与港塘湖泊有着天然亲近感的剑南人,性格中既有水的绵柔缜密,更有着与生俱来的开明大气,孕育了当地人敢想敢干、重情重义、清廉守正、赤心报国的可贵品质。剑南历史上,先后涌现出像荷塘罗氏、沙湖丁氏、鹤村杜氏、庄前熊氏等世家望族,涌现出文献名家罗怀忠、刑部尚书丁铉、两部侍郎杜拯、工部尚书熊尚文等名公巨卿,沙湖丁家更是科甲蝉联,曾有“豫章楼前,无丁不开榜”的鼎盛气象。其他如大路杨家的杨瑄、斗门徐家的徐即登、牌楼黄家的黄国华、津头任家的任简、淦上傅家的傅大章等,都是丰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2019年12月26日,丰城东站(高铁站)开通运营,丰城从此进入高铁时代。东站(高铁站)便设于剑南街道辖区内。
关于剑南街道的来历,您还听说过些什么样的故事?欢迎留言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