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大校方晓回忆陈(士榘)唐(亮)合作发起莒县战役

 兰州家长 2024-03-19 发布于甘肃

8.参加第三次讨吴(化文)战役

1944年3月,滨海军区部队完成开垦盐田的预定任务后,第六团奉命机动,加入由鲁中军区组织的第三次讨吴(化文)战役。

3月25日夜,战斗英雄何万样在攻击敌主阵地大泉山的战斗中不幸牺牲。贺东生团长非常懊恼,十几天没有笑脸,唯恐回部队后不好向陈司令员交代。陈司令员闻讯后,悲痛地说:“何万样是陕北的红军小鬼,作战勇敢,有我无敌。他的牺牲,极为可惜。他在晋西独立支队时就当特务连连长。本来早就应该提他当营长,但因想让他在连里多显显英雄的威风,就拖了下来。现在后悔莫及呀!”

为纪念英雄的业绩,滨海军区发布通令,命名第二连为何万样连。当地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为纪念这位英雄连长,将大泉山更名为万样山。

9.泊里战役

滨海军区南北贯通后,成立了滨北军分区和滨南军分区。1944年6月间,滨海第三军分区、地委、专署分别在滨中及沿海地区成立,辖区为日照、苔南、苔临边、赣榆等县。田海山任地委书记,赵杰任军分区司令员。

此时,滨北地区尚有伪滨海警备军李永平部及伪山东暂编第一军张步云部两大股伪军尚未被消灭。他们仍不断向我根据地挑衅、进犯。为了给这两股伪军以歼灭性打击,陈士榘司令员决定在当年夏季发起第二次讨李(永平)战役,并作出如下部署:以第六团为右纵队,第十三团为左纵队,对李部以泊里为核心的据点发起攻击;令新一一一师及日照、日北、诸城等县的地方武装及民兵,进至障日山、马耳山及两城等地,阻击来自日照、诸城等地的援敌,并发动群众,破袭日(照)诸(城)公路,保障主攻部队侧后方的安全。战前,我在右纵队,率侦察分队穿越日诸公路,进至泊里以西地区进行侦察。

6月23日,战斗在北起王台、南至两城间约50公里的战线上展开。经过30多天的大、小战斗37次,我军收复据点40余处,解放村庄600多个,歼敌700余名,俘日军3名,打退了诸城、日照、胶县日伪军的增援,将李伪压缩于泊里一隅。从此,滨北抗日根据地又新建了诸胶、藏马两个县政权,打通了滨海与胶东两战略区的联系。同时,第四团在滨南积极行动,策应滨北作战,攻克伪军据点10余处,扩大了滨南抗日根据地。

10,战友情深,终生不忘

讨李战役结束不久,我调任滨海军区司令部侦察科副科长。

到职后,我立即去看望老首长陈司令员。这时,他正卧病在床,吃不下饭。讨李战役时,他就患了感冒,但仍坚持指挥作战。他对我说:“你来了,很好。要好好工作呀!”我说:“请首长放心。”

听说陈司令员想吃点儿咸菜、臭豆腐、蛋糕但买不到,我便让参谋王芳荆托赣榆或新浦的情报关系代买一点儿,由王参谋给首长送去。交代完毕,我就去参加整风班学习了。一周后,王参谋告诉我:他已将小菜、蛋糕送给了陈司令员,陈司令员说“非常感谢方科长”。

几十年过去了,这件小事我早已忘却,没想到首长仍记忆犹新。黄野松同志对我说,1994年他赴京参加陈士集著《天翻地覆三年间》一书的定稿会时,老首长还一再提到我送给他小菜、蛋糕的事。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李峥同志把这本书送给我一册作为纪念。1996年5月,我收到了野松同志代转的这本书。野松在扉页上写道:“方晓同志:老首长念念不忘你的关心。他的夫人李峥同志遵照首长生前的交代,送你一本遗著以作纪念。”我双手捧着此书,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老首长的真挚感情使我感动不已。

11.粉碎日伪军对滨海区的大“扫荡”

1944年8月中旬至9月初,盘踞在济南、青岛、淄博、益都、诸城、滋阳、枣庄、新浦等地的日军第五十九师团、独立步兵第一旅团、第五混成旅团、第六十五师团各一部及伪军吴化文、荣子恒、李永平等部,共约1万余人,在日军第五十九师团师团长细川忠康的统一指挥和海军的配合下,对我滨海地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扫荡”,企图消灭我山东及滨海区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在山东,这是继1941年冬敌军对我沂蒙山区进行的5万余人大“扫荡”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扫荡”。

为了粉碎日伪军的大规模“扫荡”,陈士榘司令员以大部分主力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领导机关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另以主力一部配合地方武装和民兵坚持在内线开展游击战争,以困扰、疲惫敌人。第六团在甲子山西南大山山区,抗击1500余名敌伪军的疯狂进犯,掩护群众安全转移。日照地方武装及广大民兵,对在海(州)青(岛)公路日照、两城、涛锥、巨峰段以西占据山顶要隘,并筑洞穴式工事的日军第五混成旅团2000余人,进行了1个多月的袭击围困,终于将其逼退。

从临沂出动的日军第一混成旅团松冈大队3000余人(进至黑林地区)和从胶济线出动的日伪军(进入滨北地区),也都在我军民的连续袭击下被迫撤退。

12.陈唐合作,发起莒县战役

反“扫荡”结束后,唐亮调任滨海军区政委、中共滨海区委书记,万毅调任滨海军区副司令员,新一一一师改编为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辖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团,万毅兼任支队长)。从此,滨海军区领导班子得到了充实,分担了一年来陈士集的重担。对于唐亮、万毅的到来,陈士榘极为喜悦。在欢迎会上,他盛赞唐亮是一位政治原则性强、对党忠诚、作风正派、稳重、生活朴素的领导人。万毅原是中共秘密党员,长期在东北军工作,是一位文武兼备、能征善战的指挥员,在敌军中有“不怕一万,就怕万毅”之说。

不久,山东军区命令组织营县战役。参战部队以滨海军区部队为主,鲁中军区部队及山东军区特务团配合,总兵力15000余人,由陈士集负责统一指挥。作战部署是:以滨海军区第六团、山东军区特务团(2个营)攻城;滨海军区第十三团和鲁中军区第一、第十二团各率地方武装一部,担任营(县)诸(城)公路阻援;滨海军区第四团率地方武装一部,在临沂以北汤头一带阻敌北援;滨海军区警备团、教导团监视沈瞳之敌,阻其西援;滨海军区第二十三团向赣榆、青口、新浦方向活动,策应营县作战。

开国大校方晓回忆陈(士榘)唐(亮)合作发起莒县战役

这次战役是在伪营县保安大队(大队长莫正民)经我军多年策反后,于5月间向滨海军区递交反正志愿书,表示决心起义并愿在我军攻城时担任内应的条件下,由八路军山东军区决定发起的。

莫正民部共有3500余人。从1943年起,滨海军区即派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史甄、干事谷凤鸣与其保持联系。战前,谷凤鸣已进人莫部。开战的两天前,谷凤鸣让工兵、侦察员运进炸药及引火工具,隐蔽安装在城东南和西北的两座大炮楼的底部,约定以这两处爆炸为部队发起攻击的信号。

11月13日晚,陈司令员率指挥所到达莒县城东南4公里处的第六团驻地。他决定,我军于14日晚发起总攻。

14日18时45分,城内发出两声巨响,两座大炮楼顿时化为灰烬。我军随即潮水般地涌入城内,直逼日军核心阵地,展开了激烈战斗。这时,莫正民部举行起义,引导我军占领城内各要点。陈司令员将指挥所移人城内,以便就近指挥。第六团、特务团猛攻日军核心阵地两昼夜,最后仅剩两座碉堡未能攻占,日寇仍在负隅顽抗。

17日,滨海军区第十三团和鲁中军区第一团,击退由诸城南援之敌600余人。18日,1500余名日伪军又分两路南援。其左路600余人乘夜绕过我军阵地之南,于19日窜入莒县城内与残敌会合,并在坦克掩护下抢修公路、机场,企图恢复阵地。陈司令员命令攻城部队由城内攻坚转为围困破击,并组织成千上万的民兵和群众拥人城内拆城墙、毁机场。反复争夺至29日,敌军被迫弃城逃跑,我军解放了莒县。

莒县是我滨海军区攻克赣榆之后又攻克的一座重要县城。莒县的解放,使滨海、鲁中两战略区连成一片。莫正民部起义后,改编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独立第二旅。此后,伪诸城县保安大队(大队长张希贤)也于1945年1月起义,改编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独立第三旅。

13.为大反攻奠定基础

经过一年的战斗,滨海军区消灭日伪军近万人,解放土地面积已达25232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从而为我山东党、政、军领导中心建成了巩固的后方基地。但是,陈士榘司令员在胜利面前对形势作出了清醒的估计。1945年春节,他在军区机关团拜会上说:“日寇虽已濒临危境,但是犹作困兽之斗。战斗的频繁程度将有增无减,我们切不可存在侥幸麻痹心理。”

形势的发展果如他之所料。1945年2月下旬,日军为防止美军登陆,大量增兵山东,新建了4个警备队(旅团),增调伪满军2个旅团,在济南成立第四十三军(细川忠康任司令官),从而使驻山东的日军陡增至10万人,战场形势出现了复杂的局面。为创造迎接抗日战争大反攻的有利形势,滨海军区部队在山东军区的统一部署下,投入了夏季攻势战役。

4月上旬,山东军区命令滨海军区部队:向北出击以配合鲁中军区进攻胶济线以南的伪军张步云、厉文礼、张天佐等部,向南配合鲁南军区向临沂、津浦路、陇海路三角地区敌伪军发动攻势。为此,陈司令员派我赴敌占区侦察。他指示说:“不人虎穴,焉得虎子。你要先去新安镇,再去诸城,利用党的地下组织和可靠的情报关系,深入敌人据点直接侦察。”

我略作准备,即通知情报关系邱辛刚带我去新安镇。我装扮成他的老乡,同他一起到大尚庄他朋友家潜伏了一夜。翌日上午,在他的掩护下,我避开伪警的盘查,通过火车站,直抵新安镇,在他开的酒坊内住下。此后的两天里,我在他的引导下踏看了日伪军驻地的情况,并不时进店打听货物行情,以掩人耳目。

第三天,我完成了对新安镇的侦察任务,返回军区。

这时,参谋处处长胡继成已他调,新任参谋处处长是张仁

初。我把侦察新安镇的情况向陈司令员和张参谋处长作了汇报。

他们听后表示满意,指示我绘图并整理出书面材料备用,同时通

报第二军分区罗华生司令员。我明白,这是为即将发起滨南攻势

所做的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14.挫败日军垂死挣扎的沿海大“扫荡”

1945年5月初,日军为建立反登陆防御基地,集中3万余人,对山东沿海地区进行“扫荡”,仅在滨海区即投人兵力1万人。在陈司令员的指挥下,我军进行了反“扫荡”作战。

5月23日,第二十三团在安东卫抗击沿海青公路北犯的日伪军3000余人,毙、伤日军指挥官中田俊郎以下官兵300余人,击退来犯之敌,夺回了被敌占领的岚山头海口。该团第一营第二连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与敌白刃格斗。指导员钟家全4次负伤不下火线,以最后3发子弹消灭2名日军后壮烈殉国。战后,滨海军区首长陈士集、唐亮、万毅、刘兴元联名签署嘉奖令,命名该连为“安东卫连”,授予“顽强制敌”锦旗,追认钟家全为战斗英雄。

同时,日照、诸城、泊里等地的日伪军1000余人,向我诸胶边新区“扫荡”。我滨海支队占领重罗山阵地顽强抗击,以手榴弹、刺刀与敌搏斗,终于将敌击退,歼日伪军130余人。万毅副司令员亲临前线指挥时负伤,陈司令员向他致以亲切的慰问。

这是日军投降前对我滨海区的最后一次“扫荡”。由于陈司令员适时指挥主力部队转移到外线待机,以地方武装坚持内线,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所以我军未受大的损失。敌军除到处烧杀抢掠外,暂时占据了苔县及沿海的拓汪、日照以西山区,打通了日营公路,但依然挽救不了其行将覆灭的厄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