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动力太差怎么办?3个技巧帮你提升

 求知在路上前行 2024-03-19 发布于江苏

缺乏行动力,这应该是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

每天喊着要加强身体锻炼,但是迟迟不肯行动,宁愿窝在沙发里刷手机,也不愿迈出半步;

看了很多干货文章,看的时候打满鸡血,但转头就忘,干货文章也被放在收藏夹里吃灰;

列了满满的年度计划,但是一年到头,执行率10%都不到,无奈将其自动归纳到下一年度的计划中......

行动力太差不仅会造成任务完成不及时,还会影响做事的各项效率。同时,一次又一次地拖延偷懒,造成情绪上的焦虑不安,大大打击自身的信心。

长此以往,你习惯拖延计划,自然也得不到正向的反馈,相对应的,越发焦虑不安,造成心理上恶性的循环。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提升行动力,帮助你立马行动起来。

一、目标拆解

很多人不去行动,其实倒不是说自身真的有多懒,而是很多时候,自己定的计划过大过空,以至于目标和任务带来很大的压迫感,失去掌控感。

例如有些任务难度大,不知道如何下手。有的任务又耗时长,心里负担重,担心自己会做不好。这样行动的阻力自然也就很大。

这时候我们不妨对任务进行拆分,把大的、复杂的目标或是任务,拆分为小的,细化的,可执行的任务。

我们大脑总是偏向于轻松又明确的信号,大的任务是一个整体,往往没有具体的执行步骤,大脑自然而然会对这样的任务有所排斥和抵触。

但是当我们将任务进行拆分后,不但更利于执行,同时,更是对任务进行一个分析,这样拆分的过程更是一个梳理的过程。

在一个个小任务的完成中,信心一步步增加,目标也越来越明确,这无形之中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之中,逐步向着我们的最终目标去前进。

行动力太差怎么办?3个技巧帮你提升

二、2分钟原则

任务可大可小,需要完成的时间可长可短。有的任务其实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完成,2分钟内就可以搞定。

正如我们第一条方法中所描述的那样,当我们把大目标拆分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后,有些简单的任务其实在2分钟内即可以立马完成,这些任务耗时虽然不长,但却是通往最终目标的基石。

这样的小任务需要立马去完成它,不让它搁置,以免造成转头就忘,或者小任务堆积越来越多,堆成大任务的现象。到那时候再去行动去完成的话,往往阻力会更大,行动力自然更差。

例如回复邮件,整理下资料,可以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立马就做掉。当然,这样的意识需要我们逐步培养,把它当成一种习惯,每当遇到这样的小任务就立马提醒自己,实施2分钟原则的方法,不堆积。

三、最小行动效应

说完了目标拆分和任务2分钟的原则,那么对于一些相对较耗时耗精力的任务该如何提升行动力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最小动作效应。

在具体介绍前我们先来看个例子:

当你给自己计划好明天早上要起床跑步锻炼,但是真正等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你一遍遍按掉闹钟,一想到自己困得不行,还得顶着困意去跑步,你就痛苦不已。于是乎,你安慰自己,今天就算了,从明天再开始吧,今天实在是太困了。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但糟糕的是,你不是第一次这样对自己失约,而是习惯了这样的借口和操作,明日复明日,有多少宝贵的时间就在你一次次的拖延中飞逝。

这时候我们不妨来试试最小动作的方法,即在每件事实施前给自己设置一个最低难度的开启动作,用这样的小动作来开启大脑,让大脑接受到信号,继而去逐步开启后续的更高难度的任务。

还是以起床锻炼为例,当我们面临这样的计划时,我们不妨给自己大脑设立一个最小行动的启动开关,比如一掀开被子就起床。

掀开被子的这个动作就是你去锻炼的一个开始信号。

又比如一坐在书桌前就学习,一泡杯咖啡就要开始看书等等。

这些小动作一定不要复杂,难度要尽量降低,这样的小动作其实是给大脑一个安抚的信号,当你开启小动作后,你的情绪开始得到舒缓,对任务执行的对抗情绪也就减小很多。

这其实蕴含着心理学上的一种“登门槛效应”,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

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 “登门槛效应” 对人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几种提升行动力的技巧,总结一下:

第一,学会将目标进行拆解梳理,变成可操作的小目标,降低行动的阻力。

第二,小目标小任务严格执行2分钟原则,不堆积。

第三,大目标设置最小行动,利用“登门槛效应”提升行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