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闲闻趣事】无为名人知多少?(24)

 七老爷施政 2024-03-20 发布于安徽

1、米 芾

米芾 (1051~1107),字元章,号海岳外史、鹿门居士。太原人,后徙居湖北襄阳,世称米襄阳。因曾任礼部员外郎 ,亦称米南宫。著名书画家。崇宁年间(1102~1106)知无为军,廉洁公正,善察民冤,执法不畏强暴。曾在军署西侧建屋,珍藏晋代书法家墨宝,取名宝晋斋。后人为纪念他,连同墨池、石丈等扩建为米公祠。他为民间针灸名医章迪亲书墓碑,有米公“平生书法,推吉老碑为第一”的赞誉,嵌于县文物管理所壁内的石刻“大白菜”,亦出其手笔。

2、王之道

王之道 字彦猷,号相山居士。宋无为县人。宣和六年(1124),与兄之义、弟之深,同中进士。始任西扬县丞,任满归里,后任京官,力主抗金。晚年升任枢密使太师,被封为魏国公。著《相山文集》二十六卷、《相山词》一卷。

3、杨 杰

杨杰 字次公,自号无为子。宋无为县人。嘉四年(1059)进士。历任太常、礼部员外郎、润州州官、两浙提点刑狱。爱好山水,常以山水为题进行创作,是北宋中期著名的学者、诗人。一生创作甚丰,惜大多散失。南宋赵世粲搜集其遗作,编成《无为集》十五卷(赋二卷、诗五卷、文八卷)。卒年70。

4、贾 易

贾易 字明叔。宋无为县人。7岁丧父,其母彭氏以纺绩供其上学,师事程伊川。嘉六年(1061)进士,派至常州任司法参军。元初,为太常丞兵部员外郎,徙官左司谏,嗣后,外调怀州千御史,历任提点江东刑狱、殿中侍御史、提点淮东刑狱,升任侍御史。徽宗立,先后任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改任刑部侍郎,历工部、吏部;以宝文阁待制,出任邓州州官。72岁卒,谥文肃。

5、王 蔺

王蔺 (?~1202),字廉仲。宋无为县人。王之道子。乾道五年(1169)进士。历官信州上饶簿、鄂州教授、四川宣抚司、枢密院编修、监察御史、礼部侍郎兼吏部、礼部尚书,升参知政事。光宗即位,任枢密院事兼参政、枢密使。咛宗即位,改任湖南军主帅。韩侂胄专权,排斥异己,被罢官归里,任奉祠。卒后,至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谥号“献肃明”。著有《轩山集》十卷、《轩山奏议》二卷。

6、邢 宽

邢宽 字用大。明无为州人。永乐十三年(1420)第七名进士。殿试后,明成祖召见,询及祭祀、兵戎,应对中肯,考究详明,被成祖擢为第一,称状元。授修撰,纂修《宣庙实录》,升侍讲。不久,因疾告假归里。正统十一年(1446)复任。翌年主持顺天乡试。景泰三年(1452)以侍讲职,兼任南京掌院员。后升侍讲学士,代理南京国子监事,卒于官。

7、薛 远

薛远 (1414~1495),字继远。明无为州人。生于琼州(今海南岛)。正统四年(1439)进士,任户部主事。景泰(1450~1457)时,徙官郎中。天顺元年(1457)出使交趾。归京,擢升右侍郎。因治水、赈灾有功,历任户部侍郎、左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他对礼、乐、兵、刑、天文、律数造诣颇深,尤精于国家典故。在户部时,奏章、行文、悉出其手。做官40年,食不兼味,家无攻长物。

8、朱 昂

朱昂 字廷举。明无为州人。21岁由地方官推举,供职铨部,未到任,就读国子监。正德(1506~1521)年间,任应天府管马通判,升工部都水司郎中,督造运艘;又管江南粮储,尽革弊端,官福建右参政。曾代理臬司,3日出狱200余人,时人称之判处公允。做官30年,廉洁闻于世。60岁以疾辞官。寿85岁。

9、吴廷翰

吴廷斡 (1491~1559),字嵩柏,号苏原。明无为州人。正德十四年(1519)中举,十六年(1521)取进士。历官兵主事、户部主事,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在吏部铨选中,推荐直言的谏官,忤上司之意,调任广东佥事,转任岭南分巡道兼督学政。因弹劾权贵,改任浙江参议、山西参议。山西年荒,力请赈济。出库金,救活饥民十万人,经手数万两金银,一文不名。曾奉命采端溪砚,不持一砚归。40余岁辞官归里,专事著述,著有:《吉斋漫录》、《椟记》、《瓮记》、《丛言》、《志略考》、《湖山小稿》、《洞云清响》等。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在人性论上,主张只有气质之性,别无他性。在天理、人欲问题上,主张天理在人欲之中。在形神问题上,批驳灵魂不灭,死后轮回的见解。在认识上,坚持“德性之知”必须由于“闻见之知”肯定认识与学习和锻炼的关系。在知行关系问题上,认为知和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知指导行,行非有知指导不可。他早年受外祖父张纶的启迪,不赞同宋儒把性和气区别开来作为善恶相对的划分。中年以后,受朴素唯物论者王廷相(1474~1544)的影响,反对一些人认为深山大泽有鬼神的见解。他的哲学著作,深受日本学术界欢迎。1984年2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容肇祖点校的《吴廷翰集》。

10、朱万春

朱万春 字长孺,号寰同。明无为州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由地方推荐应试,次年中进士,任淄川令。调任上饶令,行装惟图书数卷,典库官以余金为雇导从人,被叱去。至上饶,遏止竖臣开采珰珠之患。擢升御史,弹劾掌兵权者,检举总参首辅官,均触忌。奉命至蜀任按察使,时蜀地亢旱,奏留库金十数万,以充采办,使蜀地得免加捐;复绘饥民图呈上,得允发库金五万两赈济,活民无数。后任江右道 ,属地鄱阳,素多巨盗,他先移檄楚中,绝其归路,后率兵追至九江,盗乃被擒。天启三年(1623),由太仆少卿升任左通政,以奸祸涉嫌,仰药自毙。

11、吴光义

吴光义 字行可,晚号觉庵。明无为州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参加江南乡试,名列榜首。三十五年(1607)中进士。任仁和县令,有政绩,擢升工部主事。改任兵部职方司,出辖山海关,使流亡生还者数万。以参议职任陕西边境神木道,转任四川副使,后升任河南巡抚,处理积案,开释株连,不可胜数。晋升兵部右侍郎。乞休归里。卒年78。

12、刘汝佳

刘汝佳 字无美,号紫芝。明无为州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任职工部主事,上书言兵事,触犯权贵,引疾归里,后官复原职。京都城墙倒塌,躬行版筑,节省金银以万计。以员外朗职位,街道清道官,一除积弊。转任都水司郎中,善治船舶,使船民受益。任金华守,不到10日,权贵挟嫌报复,被罢黜。归里半年,忧愤而卒。

13、宋 佑

宋估 字履褀,号慎斋。清无为州人。雍正(1723~1735)初年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任四川内江县知县,有政绩。调至京,任刑部主事。后出任铜仁府官,有治绩。调官至浙江台州府,以父母丧未赴任。守孝期满,任陕西汉中知府。后调任湖南长沙府,推行宽恕政治,使吏民不扰。归故乡后,家无长物,结诗文社以自娱,作记游诗30余首。

14、汪有典

汪有典 字启谟,号订顽。清无为州人。府庠生。博通经史。竭10余年精力,搜集明代300年间抗节死义诸贤事迹,编纂成《史外》32卷,乾隆十三年(1748)付梓。民国15年(1926)清末举人卢自滨校订再看版。还著有《望古集》6卷。年71卒。

15、安心儒

安心儒 (1827~1901),字和,号乐斋。清无为州人。工山水画,以大混点绘烟雨景或加淡赭,堆积水墨,痴云迷雨为最佳。他有一副独冠一时的精品,赴京御览。光绪帝视画面“涧溪小桥下碧流,水上漂一片菜叶”。良久赞曰:“外貌山水,内蕴人物”。于是赐“铜牌”,其上铸蟠龙。

16、张昌忠

张昌忠 (1910~1931),忠台乡人。1927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冬参加六州暴动。次年任中共无为县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第三游击纵队军政委员会委员、游击纵队副大队长。1931年8月20日在真武殿被叛徒杀害,同时被害的有邓逸渔、倪合台。解放后,无为县人民政府将张昌忠、倪合台家乡命名为“忠台乡”。

17、卢仲农

卢仲农 (1877~1942),字光诰。无城镇人。1903年任湖南高等学堂数学教习。次年2月,会同挚友李光烔在长沙创办“安徽旅湘公学”,聘请著名革命党人黄兴、赵声及张继等任教。年底迁往芜湖,更名为“安徽公学”,聘请陶成章、刘师培、陈独秀、柏文蔚、张伯纯等人执教,使学校成为安徽革命党人的活动基地。1912年7月,安徽公学改名为“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卢仲农仍主校务。他在办学的同时,长期为芜湖《皖江日报》的副刊《皖江新潮》写稿,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反对迷信、专制和封建礼教。曾任安徽通志馆编纂。1939年被选为安徽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任驻会委员。曾提出“檄讨赵鉴书、吴绍礼在无为暴政案”,迫使省主席李品仙分别对县长赵鉴书、省保安第二支队队长吴绍礼作出撤职和追究责任的决定。晚年仍手不释卷。1942年病逝于立煌县(今金寨县)。

18、徐庭瑶

徐庭瑶 (1892~1974),原名其瑶,字月祥。先锋乡人。1916年8月毕业天保定军官学校第3期步科。初任安武军见习官,后投参战军任连长。1920年回乡当小学教员。1922年后在粤军任连长、营长。1925年8月任国民党军队第1军第3师第8团团长,参加了北伐。1928年6月任第1军第2师师长,1932年6月改任第4师师长。未几,任鄂豫晥“剿匪军”右路军第1纵队指挥官,因“功”在立煌(今金寨)县设“月祥街”。1933年3月任第17军军长,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11月,任保定行营主任兼第17军军长。不久,率代表团赴德、法、苏等国考察军事、交通。回国后,撰成《机械化军备论》一书。1935年4月被授于中将军衔。5月,任训练总监部交通兵监及通信兵监二职。1937年11月至1946年5月任军事委员会军官训练团教育委员会委员。1938年2月任军训部机械兵监,11月兼任新编第11军军长。1939年12月兼任第38集团军总司令,指挥了昆仑关战役,歼灭日军6000余人,后专任机械兵监之职。1946年11月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3月任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4月任陆军总司令部装甲兵司令,后去台湾。病故前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19、刘正昌

刘正昌 (1923~1976),曾用名刘成仓。天花乡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军长等职。1948年在淮海战役的文庙战斗中,刘正昌任营长,率所部仅用1个多小时就消灭敌人1个连,全营各连立功受桨。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西藏平叛战争中,他先后参加战斗60余次,9次负重伤,屡建战功。1950年10月1日,华东军区和第三野战军授予他“化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1976年4月18日,由青铜峡演习场返回部队驻地途中,因路基塌陷殉职。

20、戴安澜

戴安澜 (1904~1942),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练溪乡人。著名抗日英雄。1926年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33年3月,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荣获五等云麾勋章。1937年8月升任第13军73旅旅长。次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中,戴旅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迫使台儿庄之敌后撤,得华胄劳誉奖(一说宝鼎勋章)1枚。5月,升任第89师副师长兼第31集团军总部干训班教育长。8月,率部投入武汉保卫战,被第31集团军记大功1次。1939年1月5日升任第200师师长。5月,率部参加抗击日军进犯的随(县)枣(阳)之战。9月,参加长沙保卫战。11月,参加桂南昆仑关作战。次年1月,在坚守昆仑关的战斗中,戴部确保441高地,毙敌百余人,毁敌坦克2辆、炮4门,缴获枪械百余支。11日,戴安澜身负重伤。国民党政府颁授四等宝鼎勋章(一说青天白日勋章)嘉奖之。1941年12月16日,第200师开赴缅甸协同英军作战。次年3月,参加东瓜保卫战。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同4倍于己、配备有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日军苦战12天,掩护了英军的安全撤退,并歼敌5000余人。4月25日,又率部克复棠吉。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10月16日,国民党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29日,美国国会授权罗斯福总统追授戴安澜1枚懋绩勋章。1943年4月1日,国民党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有1万多人参加的国葬。国共两党领袖均亲撰挽词。毛泽东的挽诗是:“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殉命,壮志也无违。”蒋介石的挽词是:“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

1948年5月3日,葬于芜湖市小赭山。1956年9月21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21、吕惠生

吕惠生 (1902~1945),十里乡人。1915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6年冬,回到家乡无为,先后任国民党县党部秘书,“无为县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兼第一科科长,无为初级中学校长广'濡江书店”董事长。1930年脱离国民党。1932年至1933年在贵池乡师和宿州乡师任教。1935年任无为县国民党政府建设科长。1937年与共产党取得联系,次年根据党的建议,任国民党县政府县总队政训处主任。9月,任国民党县政府秘书。年底,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到无为工作期间,曾与其共商抗日大计。吕惠生四处筹集资金,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的发展壮大作出贡献。为此,被国民党县政府列入黑名单内。1940年2月,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脱离虎口。5月,任淮南抗日根据地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文教科长。6月,任仪征县长。9月,任路东各县联合中学副校长。1941年5月任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次年秋任皖中行署主任,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主持修建了皖中根据地最大的水利工程——黄丝滩大堤(后被命名为惠生堤)。1945年9月,随皖江行署和新四军第七师北撤,在和县西梁山江面,被原日伪无为县长胡正纲部逮捕,转至南京六浪桥监狱。11月13日夜遇害。

22、刘麟生

刘麟生 (1894~1980),字宣阁,笔名春痕。无为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政治系,曾任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辑。1927年任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抗日战争期间,辗转四川等地,以卖文为生。后赴台湾。1959年任职于台湾“驻美大使馆”后定居美国,病逝于旧金山。著有《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概论》、《中国诗词概论》、《骈文研究法》,译著有《犯罪学》、《经济地理学》等。

23、田 间

田间 (1916—1985),原名童天鉴,羊山乡人。著名诗人。1933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外文系。1934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文学丛报》《新诗歌》的编辑工作。1935 年任《每周诗歌》主编,创作并出版处女作《未明集》。1936年出版描写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的短诗集《中国牧歌》和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写农民反抗斗争的长诗《中国·农村的故  事》。这两部书都被国民党政府列为禁书,作者险遭逮捕。1937年春到东京学日文。“七.七事变”后,回上海写抗战诗歌。是年秋,去武汉,写成《给战斗者》。该诗表达了人民反  抗侵略的决心,鼓舞了人民的战斗意志,是当时公认的优秀政治抒情诗。年底,到八路军  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当战地记者。1938年春夏,到延安与文艺界同仁共同发起街头诗运动日(8月7日)。其诗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传遍全国,被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  “时代的鼓手”,是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到敌后晋察冀边区当战地记者。参加过百团大战。1940年创作《名将录》。1941年任晋察冀边区文协副主任,被选为边区参议员。1943年任孟平县抗联和县委宣传部长。1944年创作《太原谣》。1945年任冀晋边区《新群众》杂志社长兼主编,创作著名叙事诗《戎冠秀》及《赶车传》,出版《民歌杂抄》。1946年任雁北地委宣传部长、秘书长,参加土改复查,创作《宋树纪事》。1948年冬,任张家口市委宣传部长。1949年兼任察哈尔省文联主任,参加过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创作部部长、文学研究室主任、《诗刊》编委等。1950年任全国文联研究会主任。1951年任中央文学研究所秘书长兼研究员。在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期间,任二分团秘书长。1953年,中央文学研究所改为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后,任主任。是年,再次去朝鲜前线,以记者身份进入板门店谈判帐篷内,写成散文集《板门店记事》。1954年出访东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次年写作《欧游扎记》。1956年到内蒙包头及黄河两岸访问,写出《马头琴歌集》一书。1957年到云南访问,写有《芒市见闻》。年底,到张家口市怀来县花园乡南水泉大队蹲点,创作街头诗、诗传单。1958年兼任河北省文联主席。1964年出席第三届全国人大,到开罗参加亚非作家大会。“文化大革命”后期,任河北省文艺组党组书记兼组长。1978年出席第五届全国人大。以后,任河北省人大常委、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会员等。1985年病逝。《赶车传》(第一部)有德、捷两个译本。《田间诗选》有朝文译本。日本、苏联、法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蒙古等10多个国家翻译了田间的不少短诗,如《给战斗者》、《斯大林颂》和《鹿》等。

24、卞立强

卞立强,男,汉族,1932年2月出生。原籍无城镇。1952年8月入党,1955年9月入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亚非研究所副所长、东北亚研究室主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秘书长,日本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特别研究员。

25、吕其明

吕其明,男,汉族,1930年5月出生,原籍无城镇,1940年5月入伍,1945年9月入党。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音乐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曾创作了《红旗颂》等10余部大中型器乐作品及100余首声乐作品,获“金鸡奖”、“小百花”奖,“最佳音乐” 奖。

26、张恺帆

张恺帆,又名觉扉,男,汉族,1908年12月出生,原籍忠台乡,1928年1月入伍,8月入党。曾任皖中行署副主任、党组书记。皖南地委副书记,苏皖边区政府秘书长,潍坊特别市长,中共皖北区党委常委兼秘书长,淮南矿区党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常委副省长,省政协主席。

27、金光祖

金光祖,男,汉族,1926年3月出生,祖籍江坝乡,1942年7月入伍,1943年2月入党。曾任江西赣州地委副书记,赣南区党委秘书长,国家对外文委一司副司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局、广播局领导小组组长,核心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党委书记,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28、侯家驹

侯家驹,男,汉族,1928年8月出生,原籍无为,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研究员,东吴大学系主任,教授。

29、奚小彭

奚小彭,又名奚正年,男,汉族,1924年4月出生,原籍赵坝乡,1950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系主任、教授。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名誉主席,中国雕塑、壁画总公司副董事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研究设计所所长、总设计师。曾参加或主持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酷爱书法,国画,其大幅作品“红梅”、“荷溏”、“紫藤”等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收藏。

30、谢立惠

谢立惠,又名流民、柳民,男,汉族,1907年4月出生,原籍无城镇,1932年秋入党。曾任重庆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西南师范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全国政协常委。

31、蒋天然

蒋天然,男,汉族,1918年12月出生,原籍严桥镇,1935年入伍,1937年冬入党。曾任东北军区炮兵技术部部长,中央军委航空工程处处长,中央军委华东航空接管委员会主任,上海军管会空军部部长,华东军区航空处长,解放军争取中国、中央两航空公司起义首席代表,上海防空军参谋长,华东军区参谋长,中央军委高等军事学院航空系主任,中朝联合空军轰炸指挥部参谋长,军委空军领航总主任,领航处长,空军指挥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国防部轰炸机研究所所长。

32、戴复东

戴复东,又名戴覆东,男,汉族,1928年4月出生,原籍练溪乡,1952年入伍,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建筑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建筑师与建筑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国际) EAROPH组织-即东部地区规划与住宅组织主席,其设计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