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想录之十六:甲子探秘(二)

 野狐中医 2024-03-20 发布于河北
西方的大科学家牛顿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书中,牛顿认为宇宙万物是按简单、和谐和统一的原则构成的,宇宙的规律是可以用数学来描述的。
虽然,牛顿可以用数学计算行星的轨道,预言尚未发现的天体,但是终其一生牛顿都笃信上帝,相信上帝是宇宙间的“第一推动力”。
现代人常说:“科学的尽头是玄学”,并不是说玄学高于科学,而是说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总有一些事物是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和解释的。
牛顿信上帝,并不妨碍他用科学去解释天体的运动,他只是对这种规律产生的根源不理解,只能将其归结为“上帝之手”。
中国人不信上帝,老子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道法自然”,也不知道如何而来,归结为“自然”,既非人力,更非神鬼。
邵雍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奇人,就在于他第一次公开了先天的秘密——加一倍法,简单而深刻,是自自然然的一种存在,无关人心和鬼神。





六十甲子也是这样,简单、和谐、统一,是“道法自然”的结果。

从整体而言,地外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无论多么复杂,究其根本,无非电磁力和万有引力。

电磁力(光照)主要由太阳赋予,引力取决于月球(虽然质量不大,但距离地球近),如果按照中国古人的思维分出阴阳的话,那么光照为阳,引力为阴,因此,太阳和月亮又被称为太阳和太阴。

当然,太阳也有引力作用,月球也会反射阳光,这就是所谓的“阳中有阴”和“阴中有阳”。

于其它的天体样也有电磁和引力的作用,只不为质量太小,或者距离太远,作用相对限。

六十甲子来源于天文,又不同于天文,它描述的是来源于地外天体的“力”作用于地球而产生的综合效应,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

虽然是全部地外天体的综合作用效应,但毕竟短周期内(年)还是以日月的作用力为主,因此,我们先不考虑其它的因素,在“年”范围内,讨论一下月的响,看看六十甲子是如何记录描述这种规律的。






和现代天文不同,古人研究天文最重的是日月的运动规律,何协调两者的周期。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才发明了世界上独有的阴阳合历——夏历。
《黄帝内经》中说: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按照古人的设定,一个回归年365.25日,周天365.25度,因此,太阳一天一度;一个朔望月29.53日,因此,月亮一天13.37度,这就是所谓的“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

一个太阳年365.25天,一个太阴年354.36天,一年下来,两者就差不到11天。为了协调这两个周期,古人采用了“置闰”的方法,也就是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这就是所谓“积气余而盈闰”。

这些讲的都是”天度“,也就是天文学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研究地外天体对地球的作用和影响,就需要用到“气数”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气数已尽”,迷信的人认为国家也好,个人也好,兴衰成败都由各自的“气数”决定。

其实,”气数”两字源于天文,所谓“气”,就是“三候谓之气”的“气”;所谓“数”,指的就是使用六十甲子之类的符号对“气”的变化规律进行标识和描述。

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干为十,配合地支为六十甲子,六个甲子周期360天,这种规则,称为“三百六十日法”
为什么选用360这个数字呢?
宇宙的根本法则,就是阴阳对立统一。360是地外天体对地球阴阳两种作用力综合平衡后的结果。
一个太阳年365.25天,一个太阴年354.36天,因此,360是阴阳两种力量的平均值,也就是说,阳有余5天,阴不足5天,两者的平衡点在360,这就是三百六十日法的核心所在。
有的朋友会说,不是还有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吗?
之所以不是365和354这样的整数数字,那是因为阴阳两种力量主要以太阳和月亮为主,其实我们忽略了其他天体的作用,应当说,叠加上其它天体的作用,就可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绝对理想状态。但是,计算其它天体的作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课题。我们只能以简驭繁,通过整体去把握。
我们确信这个宇宙从根本而言,在整体上,一定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一定是正负相合而归中(零)的。因此,我们确信360一定是阴阳的平衡点,以太阳为代表的“阳”和以月亮为代表的“阴一定是围绕着“360”这个“中”永不停歇地做旋运动。
这其实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信仰问题。
(未完待续)

喜欢,就到我的公众号看看

阿伟哥只把真正的干货给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