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中药】一味药材《五味子》心、肝、脾、肺、肾,五脏皆可补

 一葉一如来 2024-03-20 发布于广东


五味子,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在一般只带有一、两种药味的中药材当中,实属独特。这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实,能对人体五脏--心、肝、脾、肺及肾发挥平衡作用。


五味子

图片

    五味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其皮肉甘酸,核辛苦,全果都有咸味,五味皆有,故名五味子。其性温不燥,除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外,还有益气生精,宁心安神,滋肾养阴的功效。古人认为,五味子为五行之精,常服能返老还童,延年益寿。葛洪《抱朴子》中记载一位淮南公服用五味子十六年,其面色如同玉女,入水不粘,入火不灼,虽有夸大之嫌,但也说明民间认为本品有强壮、美容的作用。


1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2

别名

  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吊榴等。

3

植物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小枝褐色,有棱角,全株近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4.5厘米,叶倒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腺状细齿,上面光滑无毛,下面叶脉上嫩时有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而柔弱,花被6~9片,乳白色或粉红色,雄花有雄蕊5枚,雌花的雌蕊群椭圆形,有17~40个离生的心皮,覆瓦状排列在花托上。开花后期,花托逐渐延长,果熟时成穗状聚合果。浆果,肉质,直径约5毫米,紫红色。种子肾形,淡橙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8~9月。

4

产地分布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生于山坡杂木林下,常缠绕在其他植物上。

5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6

药材性状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图片

南五味子: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微酸。

图片

7

性味归经

  性温,味酸、甘。归肺经、心经、肾经。

8

功效与作用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属收涩药分类下的敛肺涩肠药。用于治疗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

9

临床应用

  煎汤内服,用量2~6克;研末,每次1~3克;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或煎水洗。适量,研末掺;或煎水洗。用治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10

药理研究

  五味子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与作用;抗氧化及抗衰老;护肝、诱导肝脏药物代谢酶;镇咳祛痰,抗肿瘤;降血糖;强心;增强机体适应能力;抗溃疡;抗肾病变;抗菌等作用。

11

化学成分

  主要含有挥发油类、木脂素类、脂类、氨基酸、多糖等,其中木脂素是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五味子果实中总木脂素含量为18.1%,此外还含去氧五味子素、挥发油、柠檬醛、柠檬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五味子种子中含挥发油2%,果肉含0.3%。挥发油中以柠檬醛,α、β-花柏烯,β-花柏醛为主,此外,还有多种萜类如单萜、含氧单萜、倍半萜类、含氧倍半萜类等。

12

使用禁忌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13

食疗

1、五味枣粥:五味子、大枣各15克,粳米100克。将五味子捣碎,装入料袋;锅中放入料袋,加适量水,煮15分钟,取出料袋,放入大枣和粳米,煮30分钟,至粥稠即可。益肝养血,可增强滋阴养血、柔肝健体的效果,适合肝病患者调养,适于肾气不足所致阳痿、早泄、遗精、尿频、遗尿、失眠、健忘者,老年阳衰者尤宜饮用,四季皆可。
2、五味子大枣茶:五味子3克,大枣(去核)4-5枚。五味子、大枣洗净放入杯子;加入开水泡半小时,或用水煮15分钟。具有益气生津,宁心安神、滋养肝肾。但湿热内蕴,外感发热者不宜食用。

图片

五味子,既收又补,但收敛作用较强。

医圣张仲景多用五味子敛肺以治疗咳喘,常与干姜、细辛配伍,一开一合,散中有收,有相反相成之妙。所谓“五味无干姜,肺肾之气仍不能纳降”,此其意也!

唐代孙思邈用其益气生津,又用其补肾壮阳,如与菟丝子、蛇床子相伍,治疗阳痿等。

图片

金元时期,始用其敛汗、涩肠止泻、固肾涩精等,如《普济本事方》中的五味子丸、《妇人良方》中的四神丸,前者涩精止遗,后者温补止泻。

清代,用其镇静安神,收敛元气,如《张氏医通》中的都气丸(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功能补肾纳气,主治肾虚气喘、呕逆等。

现代又发现五味子有降酶保肝作用,近年又用其强心益气救脱,以治疗心肌梗死。

五味子药理研究

图片图片五味子主要成分为五味子素等,其药理作用是:

1.护肝解毒;2.止咳祛痰;3.兴奋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促进二者的平衡,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能力,有利于神经衰弱的恢复;4.有显著升压作用;5.与人参相伍有“适应原”作用;6.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由此可见,清代黄宫绣称五味子为“保肺滋肾要药”,有些局限,还应加上一句,“强心保肝要药”。

14

配伍药方

1、治阳痿不起:五味子、菟丝子、蛇床子各等分。上三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饮服三丸,日三。(《千金要方》)
2、治滑泄:陈米、肉豆蔻(面裹煨)、五味子、赤石脂(研)各30克。上为末。每服6克,粟米汤饮调下,日进三服。(《世医得效方》豆蔻饮)
3、治睡中盗汗:五味子30克,研末,以唾调作饼。敷脐上,以布扎定后睡,候天明取下,一二晚汗即上。(《医方一盘珠》)
4、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120克,甘草90克,干姜90克,细辛90克,五味子75克。上为细末。每服6克,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五味细辛汤)
5、治小儿暴嗽:五味子、桂(去粗皮)、干姜(炮)等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3克,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量大小加减温服。(《圣济总录》五味子汤)
五味子药膳

图片
五味子酒
图片

图片

五味子、女贞子各60克,何首乌30克,酒250毫升,放入瓷瓶内,浸泡1周。每日午后5时服1次,晚8时再服1次,每次服1小杯,主治神经衰弱。

图片
五味子茶
图片

图片

五味子10克,苏梗5克,西洋参3克。三味加水煎煮 10~15分钟,去渣取液,加入适量白糖,代茶饮用。本茶适宜于肺气阴两伤,肾水不能上承所致的咳嗽、胸闷、口渴不欲饮、乏力食少等。

经过漫长的临床应用和实践,人们发现五味子是药食同源的,下面介绍几种与五味子有关的茶:

1、五味子(3~5克捣碎)加绿茶(0.5~1.5)冲泡,当茶饮,对阴虚内热、气血不足、睡眠质量差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五味子5克、酸枣仁10克,炒香捣碎,冲泡代茶,对阴虚失眠有效,无糖摄入禁忌者,加少少蜂蜜更佳

3、五味子5克(炒香、捣碎)加枸杞5克、菊花2克,冲泡代茶,可养肝、明目、补肾,可改善眼赤目涩

4、五味子5克(炒香、捣碎),加山楂5克,冲泡,开胃醒脾,炎炎盛夏还可消暑提神

图片
五味子大枣人参汤
图片

图片

五味子5克,西洋参3克,大枣10枚(去核)。先将五味子、大枣放入沙锅,加清水煎煮1小时,滤取汤汁;西洋参另煎取汁;再将两汁兑匀,加红糖适量即可。此汤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效,用于妇女更年期调补,也可作为老年人保健饮料,日日饮用。

经验方
 
图片
五子衍宗丸
图片

     菟丝子、枸杞子各250克,覆盆子125克,车前子60克,五味子30克。以上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亦可用适量作汤剂,水煎服。此方为补肾益精的代表方之一,用于男子肾精不足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或少年早衰,久不生育等。

图片
止咳神丹
图片

     人参、苏子、北五味子各3克,白芍10克,酸枣仁6克,麦冬15克,益智仁1.5克,白芥子3克,水煎服,治疗久嗽气虚,用一般止嗽药不效者。服用此方嗽止后,继服麦味地黄丸,可预防复发。

 
图片
止汗神丹
图片

五味子、黄芪、当归、桑叶,主治大汗不止。  

图片
五味子散
图片

五味子60克,吴茱萸15克,研末,每次6克,每日3次,米汤送下,主治肾虚久泻不止。

图片

中药小故事

很早以前,长白山脚下一个不知名的村庄有个青年叫苦娃,自幼父母双亡,靠给一个姓刁的员外放牛做杂活度日。这个刁员外根本不把苦娃当人看待,给他吃的是气味难闻的猪狗食,穿的是破烂不堪的补丁衣,就这样还常常挨饿受冻,稍有疏忽,便是一顿毒打。几年下来,苦娃积下了一身的病,骨瘦如柴不成人样。而刁员外却对苦娃的病置若罔闻,不但不给苦娃治病,却还是每日逼他硬挺着干活。眼看着苦娃的身体越来越差,每到夜深人静之时,他想起了过世的亲人,不禁痛哭流涕,只有默默地求告观音菩萨保佑自己。

一天,刁员外看苦娃的病越来越重,连走路都没有了力气,就派人把他拖着赶出了家门。将苦娃扔在很远的树林子边的草地上,精疲力尽气息奄奄的苦娃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这时有一只喜鹊从远处飞来,衔着几粒种子,撒在苦娃身边的草地上。等苦娃一觉醒来,见周围长出了一株株小树,藤蔓相连葱葱郁郁,一串串红里透黑散发着清香的果子挂满枝条。苦娃正饿得难以忍受,见到果子喜出望外,便随手摘了一串塞进了嘴里,只觉得甘、酸、辛、苦、咸五昧俱全,非常爽口。他越吃越想吃,一气儿吃了半个多时辰,只感到精神焕发,气顺心畅,一身的疾病也顿觉全无,苦娃的病竟然被这些野果子治好了。
自此,苦娃就在深山老林开荒种地,娶妻生子过上了舒心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他都不忘到这里祭拜这些神果树。后来,这些爬蔓的树所结之果其籽落地发芽长出新藤,新藤再结新果,数年后,“五味之果”长满了长白山脚下的沟沟岔岔,穷人们不管患了什么病。只要吃了五味果就百病消除。

因这种果子具有“五种味道”,人们就将它取名为“五味子”。

中医向来讲究平衡,阴阳要平衡,气血要平衡,五脏也一样,五脏从来都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环环相扣,一旦某个脏器受损,其他脏器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以脾为例,脾与肺就像一对母子,脾虚,肺第一个受影响。

因为脾属土,肺属金,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脾土生肺金,也就是说,脾是肺的母亲。虚则补其母,如果肺虚,就要补肺的母亲——脾胃。那么反过来,脾虚的人,肺气往往也虚。

脾虚,心也会受影响。

心是靠血养着的,心脏的气血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脾胃而来。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啊,打个比方,脾胃就相当于农田,农田里面种的是庄稼,脾胃里面种的是气血,农田收成好,心血才会充足。图片


肝与脾常常互相影响。

五脏之中,最容易欺负到脾的是肝,肝有了坏情绪,常常会传给脾,反过来脾也会影响肝。脾主运化,它就像一个中转站,能够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气血输送到全身。一旦脾主运化的功能下降了,那些没被运化掉的食物就变成了身体里的垃圾,垃圾堆积在肝脏里,久而久之,西医说的脂肪肝就出现了。

长期脾虚还会导致肾虚。

比如,五更泻。脾主运化,除了运化气血,肠道里的事儿也在脾的运化范围之内,所以脾虚的人容易腹泻,有些人是早上起来就要泻,严重的五点刚醒来就得上厕所,这个时候,既有脾的问题,也有肾的问题,往往是脾肾双虚。
脾虚补补脾,肾虚补补肾,那么,有没有一味药物可以同时滋补五脏呢?
五味子,一听这名字,就会联想到,它是不是有五种味道?是的,五味子味如其名,五味俱全,你别看它个头不大,酸甘辛苦咸都有,其中,酸味来自果皮,甘味来自果肉,辛味、苦味和咸味来自果核。

中医有一种理论,叫五色入五脏,比如黑色入肾,肾不好可以多吃些黑豆;白色入肺,肺不好可以多吃些山药。但其实五味也可以入五脏,酸甘苦辛咸,分别与肝脾心肺肾相对应,而五味子刚好包含了这五种味道,所以五味子五脏都能调。

图片

有一个虚劳之人,用五味子熬膏吃,吃了半年以后,再见面,郎中甚至都认不得他了。

五味子最好的吃法就是熬膏,《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中记述了五味子膏的熬法,书中介绍:光绪年六月初八日,五味子膏。五味子八两。水洗净,浸半日,煮烂,滤去滓,再熬似饴,少加蜂蜜收膏。

    如果你有心的话,也可以自己熬,五味子250克,洗干净以后,浸泡一晚,加水,大火烧开以后转中小火煮30分钟,过滤出药渣,然后改小火收汁,直到药液越来越浓稠,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关火自然放凉,冷却以后装在罐子里,放到冰箱里保存。每次吃的时候,舀2汤匙,温开水送服,每天2次,吃上一段时间,体质会慢慢好起来。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很累,很困,但就是睡不着,或者即便是睡着了,也很容易醒。这是心气虚,虚得管束不住心神了,心神没了约束,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四处游荡,人就会失眠。五味子可以把外散的心神收回来,吃了以后,你的呼吸会变深沉,睡眠会变好。

有的人老是咳嗽,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咳,这是肺虚,肺气不断往外散,收不住。

还有的人尿频,夏天还好一点,到了秋冬天,天气一冷,尿更多,不得不频繁起夜,这是肾气不足,精关不固,好像那个大门老是敞开着,开着开着,身体里的精华就流出去了。

图片

失眠也好,咳嗽也好,尿频也好,都是因为虚,五味子就能帮你补回来。

五味子也是养脾胃的好帮手,它的果肉是带点甘甜的,中医讲,甘甜益力生肌肉。就是说这些嚼起来甜甜的食物或者药物能够补益人体的力量,又能够让肌肉长出来,谁主肌肉?脾主肌肉啊。

    五味子还是保肝的良药,肝脏与其他脏腑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肝脏很少发出疼痛信号,因为它是身体里的大将军,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当然不会随随便便喊痛,但这也说明肝病一旦爆发起来,是很可怕的,就像休眠已久的火山突然喷涌而出一样。怎么才能让它重新回到休眠的状态呢?吃点酸的,酸入肝,有收敛收涩的作用,酸味的药物一进到体内,就能让暴躁的肝气慢慢平静下来。

     五味子膏很平和,吃了不容易上火。不过五味子虽然五味俱全,但是唯酸味独盛,酸能收,五味子收藏收敛的力量很强,所以内有实热,外感的时候不宜食用,以免闭门留寇。


声明:文章中所列方剂或中成药仅供学习交流,不可私自服用,不听者后果自负。

再次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中成药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