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械飞升:人类的新希望还是穷途末路

 风雨黄昏后 2024-03-21 发布于河南

“思辨与写作”的第一课,关注的是一个很哲学的话题“我是谁”“什么决定了我是我”。课后照例要布置一些自由写作,以继续课堂未完的话题,或者将课堂上的一些内容迁移到另一些话题的思考上。“意识上传”或者说“机械飞升”,是雪菲选择的写作话题。这个才七年级的小姑娘,写了一篇流畅自然的好文章。遗憾的是,留给我大展身手的空间就几乎没有了,就简单地批注一下本文的思路与结构(下文蓝色字部分),以便其他同学学习。

科幻作品中常常出现意识上传以避灾祸的剧情,(例如流浪地球中的数字生命计划)那么现在可以假设一个情境——
如果地球爆发了无法控制的病毒,死亡率为100%。在这时出现了一种自救方法:将意识上传到电脑,从此和机械融为一体,达到永生不死,自然也不会被病毒威胁。
你会以这种方法自救吗?
开头。由话题联系科幻电影,提出一个思想实验,话题非常吸引人。
我想我不会。因为那个和机械融为一体的我已经不是我了,自然谈不上什么自救,这不过是另外一种毁灭罢了。
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一句话概括理由。接下来围绕自己的理由“机械飞升不过是另一种死亡”展开论述。

《超能查派》剧照,查派和程序员迪恩。濒临死亡的迪恩的意识最终被拷贝下来并且上传进入网络,而后进入到一个机器人体中。但实际上,人的意识一旦进入网络便不大可能继续束缚在某一个具体的躯体之中,反而会因为其拥有主观意识而迅速进化为网络世界中独一无二的上帝,任何联网的设备都将是他的躯体与分身。(杨枫注)

你觉得什么是你?你的身体是你吗?如果是,那在尸体腐烂之前就不存在死亡,可尸体自从存在以来,人们便声称那个人已经死了。你的经历是你吗?如果是,当一个人复制了你的全部记忆,(就像六耳猕猴和孙悟空)那他不就也就是你了吗?你的性格,你的一举一动,你的价值观是你吗?那如果有一个演员能精确的模仿你的一举一动,你的性格甚至跟你拥有同样的正常的价值观(这个正常人都有吧)那他不也就是你了吗?实际上组成你的是你的身体、你的经历以及你的性格和价值观,它们并非全都必不可少,但,绝不能完全变样。
①总述,分析论述的大前提:一个具体的人由其身体、经历、性格、价值观等综合塑造,缺一不可。
在你意识上传到机器的那一刻,你已经失去了你的身体。其实身体是在这几样中比较不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这一点极有可能牵连到“你”的未来。失去身体的“你”在未来肯定会做出和有身体的你不一样的抉择。抉择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你”做出了这些抉择。
原因就是“你”的性格和价值观随着“你”身体的改变而被改变了。此处必要切入一下卡塔尔案件,作为真正谋杀过两个人的一位犯人,她在监狱里改邪归正,皈依基督教,虔诚到让教皇都为其求情;她给监狱外的不良少年写信,劝阻他们不要走到自己这田地;她积极的帮狱友分担劳动工作:她彻底变成了一个君子。她还记得自己过去的罪行,但她对过去的自己感到陌生。她认为过去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已经是两个人了。一个人当下的价值观和选择决定了他是他。虽然卡塔尔最后的罪行无法赦免,但我此处引用这个案件,只是想说明当你的性格和价值观都被改变,哪怕只是改变了一点点,你就已经不是自己了。更别提你换了身体,那对你的性格和价值观其实影响是巨大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描述一个人突然性情大变的时候会说“他就像变了一个人”。
②由浅入深,分别论述身体、抉择等因素对人的决定作用。这一部分的不足是没有揭示为何身体的改变会引起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
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当人机械飞升之后,可以说是得到了永生,当时间性(或者说必死性)消失之后,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呢?或者说,还有一生可言吗?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冲击应该是颠覆性的。第二个,则是当人的意识上传到网络空间之后,由于他毕竟是有主观意志的,不同于听从人的命令的程序,人与人的意识的渗透交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最后,作为个体的某个“我”还存在吗?“我”和“我们”那时会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思维的不透明性被打破之后,人类社会(尤其是生活方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最后要说的是你的经历。不可否认,当你的意识被上传到机械中,你的“记忆”肯定也会被复制。但明显我用的是经历,而不是“记忆”这个词。是的,记忆重在于你“经历”过它。那样它才能被称为是你的记忆。就像六耳猕猴和孙悟空,既然六耳猕猴有着孙悟空全部的记忆,为什么六耳猕猴不能够是孙悟空呢?答案自然是因为六耳猕猴并没有经历孙悟空所经历的这一切。这只不过是他窃取来的记忆被复制在他的脑海里,他并不能接受这些记忆。在意识上传里,你就是孙悟空,而那个接收你一时的机械就是六耳猕猴。这个机器显然没有经历过你所经历的一切。那么,明显的,复制来的记忆并不能让他成为你。
③论述“经历”对人的决定作用。
再次回到那个情景中。既然上传意识后的那个“人”(姑且还称之为人吧)已经不再是你,你还会选择上传吗?
结尾,呼应前文。
文章结构清晰合理,起承转合,自然有度,可见作者写作之前胸有成竹。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相得益彰,说服性强,又易于理解。语言略偏口语,但整体相当自然。
推荐你读一读赫拉利的《未来简史》,最后一章专门分析了自己对“数据”以及人类数据化的前景的的看法,很有价值。

end

作者 | 王雪菲

年级 | 七年级

导师 | 杨 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