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你用这个方法就够了

 千里马33738602 2024-03-21 发布于湖北

你发现了吗?永远在线设备现在就像是我们的一个外部器官,我们需要随时随地使用,如果想让你放弃这个器官,没有那么容易。那何不好好利用它!

如今方便记笔记的app非常多,比如印象笔记,notion,元思,浮墨等。但是你并不需要大量摘抄,也并非哪个app更胜一筹,简单好用就行。重点是你使用它的核心方法,我推荐给你卢曼卡片盒笔记法。对于像卢曼,理查德费曼这样的用写作来思考的人来说,笔记就是他们的一个外部器官。

图片

卢曼是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而且其影响力已经远超出社会学领域。他在长达30多年的研究中,以学术高产著称,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提到了 读过的书记不住怎么办。正如卢曼写到:无论是明确的还是还在概念中的想法,人们必须以某种方式标记差异,跟踪区别。因为只有当这些联系以某种方式固定在外部时,它们才能作为模型或理论发挥作用,并为进一步的思考赋予意义和连续性。

上文中我简要总结了卢曼卡片盒笔记的核心方法:

卢曼有两类卡片盒:

一类是文献卡片盒,里面有文献和对文献内容的简要说明。
一类是主卡片盒,主要是他对所阅读的内容收集和产生的想法。

公众号:花晨月夕 一步一安然

读过的书记不住怎么办

文献卡片盒以输入为主,永久笔记以输出为主。卢曼一生积累了9万个知识卡片,其中卡片盒1即文献笔记盒中总共累计了23000张卡片,涉及108学科模块、1250个关键词,还有 2000条参考书籍和资料。卢曼的阅读兴趣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哲学、行政学(公共管理学)、组织理论、社会学等约8个学科。正是通过10年的广泛阅读和卡片积累,卢曼才逐渐明晰了自己在社学会上的兴趣方向,而且从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社会学相关的卡片比其他学科要多。

图片

具体说明卡片盒笔记法是如何操作的

卢曼在读到他值得记录的内容时,就会在卡片的一面写上书面信息,在背面写上简要的摘要,这些卡片会放在文献卡片盒里。不久之后,他会查看这些文献笔记卡片,并且思考这些笔记与自己的思考和写作的相关性。他会在永久卡片盒里,在新的索引卡片上写上他的想法,评论和思想。而且都很简短,以便以后不必把卡片拿出就可以阅读。更多的时候,他的一条新笔记会跟进另一条笔记,成为一个较长的笔记链接。他会在卡片盒的其他卡片上添加引用信息,其中有的卡片相隔不远,有的则在是完全不同的区域的相关文献中。

他的诀窍并不在于按照主题组织,而是用相当抽象的方式给他们编号,没有特殊意义只为了永久标识。如果一条笔记需要更正评论或者补充,或与之相关,则直接把新笔记加在已有笔记的后面,比如现有笔记编号是22,则新笔记是22a。

图片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有几个特点

文献笔记卡片并不是照抄,而是从一个语境转换到另一个语境,然后写下作者在某一章详细证明了他的方法。

孤立存在的笔记很少。卢曼只有25个大标签,然后大标签下,有非常多的卡片,形成很多笔记之间的关联链接。

所以你会发现,伟大的人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的认知,因而他们的知识可以实现跃迁,可以重组。而且非常善于思考,不但复述成自己的语言还能举一反三,注意相关和因果关系网。从简单的信息,变成面,变成体。

图片

如果你对卡片盒笔记法背后的逻辑感兴趣可以去读《卡片笔记法》,其内容实则是讲为什么要记录,如何进行思考。

图片

我读过这本书之后就实操起来,之前用的浮墨笔记,软件上手很简单。通过对比我发现,以前我脑子处于混乱状态。我打了很多标签,但不知道去分类也不知道去关联。后来我就开始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会调整分类或者合并,就像下图这样。

图片

后来我又发现,我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当时做的笔记,其实并不是应该按照书里表面的结构去整合你自己的大脑认知结构。而是需要自己创建自己的知识网和关键节点,关键知识域,比如我现在的头脑框架就变成了这样。

图片

脑子也从混乱变得有结构化了,的确非常有助于思考。而且还梳理出了在哪些方面积累的内容比较多,自然出现了可以去写作的话题,我的确是通过这个方法看到了积累的力量。

这个对比很深刻,当你确定主题,再去组织的过程往往是痛苦和局限的,但是用好卡片盒笔记法,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积累,很轻松找到自己想要发展和深入的主题,当你准备要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框架和内容。这感觉就好像是上学的时候目标是高考,但报考的时候一下没有了方向感,不知道选什么专业,但如果有自下而上的积累,你就很轻松能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

所以综上,卡片盒笔记法是一个非常好的帮你理顺思维方式,产生创造力的方式。因为创造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新的排列组合和优化,创造所基于的所有都是简单的模型,简单的原则。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他们会为夸奖而感到羞愧,因为他们并没有创造什么。

图片

那你准备开始做有效记录了吗?准备尝试写作吗?卢曼也说了,不写作就不能进行系统的思考,庞大的卡片需要写作来驱动。卡片盒笔记法的核心不是为了单纯收集信息,而是新旧信息的对接和重组,促进学习,衍生想法。

下一篇我梳理写作的好处,记得来看。

如果你能读到这里,说明你对卡片盒笔记法很感兴趣,多半已经要采用了,那我再献上一个关键点,就是你能否像卢曼一样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在笔记中漫游、思考和寻找可能的联系,这些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到或者做不到,最后结果就是云泥之别。

我们一起加油!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