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狮王如何对待狮群中雌性后代?其长大后,会出现近亲繁殖现象吗?

 倦鸟依林 2024-03-22 发布于山西

       狮子作为一种凶狠的食肉动物,却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的,这一度让人们感到非常的不解。当然,狮群聚在一起和谐的场面,还是很“养眼”的。
       不过,环绕在雄狮周围的雌狮,除了它的老婆之外还有它的女儿,不禁让人担心雄狮在交配期到来后会“六亲不认”。

       那么,狮王会如何对待狮群当中的雌性后代呢?
       这些雌性后代在长大之后,它们会与狮王出现近亲繁殖现象吗?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狮群内部的秘密与法则到底有哪些。

       狮子为何选择集群生活

       绝大多数的猫科动物都喜欢独居,而狮子确实这之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它是典型的群居动物。

       过去人们一直都不理解,为什么狮子会选择扎堆儿过日子,并且一度以为狮群当中只有一头雄狮,其余的都是它的“后宫佳丽”以及子女。

       但事实上,狮群的结构并没有大家想象的这么单纯。
       一般来说,狮群是由雄狮集团和雌狮集团共同组成的,其中雄狮集团当中往往由1到3只雄狮组成,它们会结成终身联盟。

       值得一提的是雄狮联盟可以分为亲缘集团非亲缘集团两种,亲缘集团就有点类似于《狮子王》当中所演的那样,辛巴的父亲木法沙和刀疤是兄弟。而非亲缘集团往往指的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雄狮组成的狮群,比如此前被人类发现的“坏男孩联盟”,它们就是由各个狮群当中去野外流浪的雄狮组成的。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狮群当中并没有绝对的首领,整个雄狮集团在大家庭当中都有着一定的地位。当然它们平时比较和谐、称兄道弟,但是到了发情期的时候就会展现自私的本性,其交配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一头雄狮会寸步不离的守着雌狮并与之交配,如果有其他雄狮上前,它就会与之打斗。
       动物学家葛雷特·派克对狮群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采集了几百份狮子的血样作了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在通常的情况下,一窝幼狮的父亲都是同一只雄狮,只有在一个狮群中仅有两只雄狮的时候,繁殖机会才会得到平等分享。

       除了雄狮会结成联盟守护群落以外,雌狮也会结成集团。不同之处在于雌狮集团基本都是由血缘关系的,它们虽然会独自生产,但是在后来的生活当中却会共同哺育照顾后代。大部分时间,幼狮都可以从多只雌狮那里获得奶水,不过雌狮还是会将奶水专门留给自己的孩子。


       综上所述,狮子的群居可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群居。而之所以要这样,第一是为了获得领地,第二是为了集群捕猎,最重要的是集群有利于提高繁殖的成功率。因为当雌狮处在狮群当中时,繁殖的成功率要比落单时高得多。
       并且根据研究显示,落单的雌狮基本无法养育后代,由于没有绝对安全的领地,它们会长期保持紧张的状态,这种情况会让其寿命大大缩短。

       不过,如果雌狮一直都待在原有的狮群当中,似乎“找对象”的问题就无法解决。
       因为如果狮王一直不换,那么这二者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狮王会如何对待群内的雌性后代?
       其实雄狮集团虽然组成了联盟,但是它们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一集团一生的基本流程就是“入侵-杀戮-父权-衰亡。因此,狮群领权的更迭其实是很快的,等到它的雌性后代长大,狮王基本已经下位了。
       从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狮王的任期大概在两年左右,过了这个时间,就会有新的雄狮走马上任。而这些雄狮往往与狮群内的雌狮没有血缘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交配就没什么阻碍了。


       除此之外,雌狮的性成熟时间也在2到3岁,这一时间刚好与它们的父亲退位时间相对应。但是有时候也会有幸运的雄狮,在位时间会相对长一些,这时它们又会怎样对待群内的雌性后代呢?
       事实上,动物的发情期设定,确实从某方面使得它们无法被理智驱使,只会被欲望控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狮王会和雌性后代进行交配。

       因为狮群当中的雌性后代会结合实际的调整自己的性成熟时间,如果狮王没有更换,那么它们就会将自己的性成熟时间推迟反之如果狮群的狮王提前更换,群内雌性的性成熟时间也会提前,方便及时进入可交配的状态。
       当然,纵使有这么多近亲繁殖规避的机制,也无法百分之百决定近亲繁殖的事情不会发生。不过这种概率相对而言还是非常小的,并不会影响到整个种群的基因。


       值得一提的是,狮群首领的更迭对于未成年的雌狮影响并不大,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狮来说却是灭顶之灾。因为为了使群内的雌狮赶快进入繁殖期,继任者会将这些幼狮全部赶尽杀绝。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雌狮是否会因为失去孩子感到悲伤,但是在“繁殖第一”的机制调控之下,雌狮会在几天之内进入繁殖期,并且还会与杀死自己孩子的雄狮进行交配。
       这种在人类世界无法被接受的事情,在狮群当中却显得十分正常。

       所幸动物应该对“爱恨”的感知没有这么明显,因此纵使悲伤,它们还是会很快就接受现状,重新肩负起繁殖的责任。
       那么,除了狮群有规避近亲繁殖的机制以外,其他群居的动物是否会规避近亲繁殖的呢?它们真的能认出哪些是自己的直系亲属吗?


       动物界的近亲繁殖规避机制

       人类文明史当中都有过“近亲繁殖”的事件,并且在近亲繁殖之下,人类也尝到了恶果。所以现在人们会依靠道德和法律限制近亲繁殖,从而确保基因的演化处在健康的阶段当中。
       可是动物界并没有这种东西,那么它们又是如何规避近亲繁殖的呢?
       上文中我们只介绍了狮王与群内雌狮后代的情况,却没说群内的雄狮幼崽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被毫不留情地“逐出家门”,这一点正是为了防止近亲繁殖。
       而许多鸟类却是将“女儿”赶出家门,因为自然界中许多雄鸟都会占据一个领域,雌鸟前来进行挑选。

       此外别看在人类的眼中,动物都长得一模一样,难以区分,但是它们还是可以区分彼此的。
       科学家认为,在不少群居动物的体内有着“识别等位基因”,而这些基因自然会帮助它们识别自己的亲属。
       资料显示该基因在表现型上的表达能使基因携带者识别出其他个体体内的同样基因,而且能使基因携带者对后者表现出利他行为倾向。
       除此之外动物也会后天学习,因此它们也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辨别自己的亲属。
       这一点有点类似于出生后先看到谁就认谁为亲,它们会把所有跟自己一起长大的个体全部当成亲戚,从而推迟自己的生殖期。


       总之,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动物都是相当忌惮近亲繁殖的,因为近亲繁殖会为种群的基因遗传和进化带来阻碍。
       而为了让种群健康发展下去,它们就会通过各种机制回避近亲繁殖。
       所以不要总是说动物“六亲不认”,其实它们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认出自己的亲属的。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