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作为一种凶狠的食肉动物,却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的,这一度让人们感到非常的不解。当然,狮群聚在一起和谐的场面,还是很“养眼”的。 这些雌性后代在长大之后,它们会与狮王出现近亲繁殖现象吗?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狮群内部的秘密与法则到底有哪些。 狮子为何选择集群生活绝大多数的猫科动物都喜欢独居,而狮子确实这之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它是典型的群居动物。 过去人们一直都不理解,为什么狮子会选择扎堆儿过日子,并且一度以为狮群当中只有一头雄狮,其余的都是它的“后宫佳丽”以及子女。一般来说,狮群是由雄狮集团和雌狮集团共同组成的,其中雄狮集团当中往往由1到3只雄狮组成,它们会结成终身联盟。 动物学家葛雷特·派克对狮群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采集了几百份狮子的血样作了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在通常的情况下,一窝幼狮的父亲都是同一只雄狮,只有在一个狮群中仅有两只雄狮的时候,繁殖机会才会得到平等分享。 综上所述,狮子的群居可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群居。而之所以要这样,第一是为了获得领地,第二是为了集群捕猎,最重要的是集群有利于提高繁殖的成功率。因为当雌狮处在狮群当中时,繁殖的成功率要比落单时高得多。 并且根据研究显示,落单的雌狮基本无法养育后代,由于没有绝对安全的领地,它们会长期保持紧张的状态,这种情况会让其寿命大大缩短。 因为如果狮王一直不换,那么这二者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狮王会如何对待群内的雌性后代? 其实雄狮集团虽然组成了联盟,但是它们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一集团一生的基本流程就是“入侵-杀戮-父权-衰亡”。因此,狮群领权的更迭其实是很快的,等到它的雌性后代长大,狮王基本已经下位了。 从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狮王的任期大概在两年左右,过了这个时间,就会有新的雄狮走马上任。而这些雄狮往往与狮群内的雌狮没有血缘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交配就没什么阻碍了。 除此之外,雌狮的性成熟时间也在2到3岁,这一时间刚好与它们的父亲退位时间相对应。但是有时候也会有幸运的雄狮,在位时间会相对长一些,这时它们又会怎样对待群内的雌性后代呢? 事实上,动物的发情期设定,确实从某方面使得它们无法被理智驱使,只会被欲望控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狮王会和雌性后代进行交配。 当然,纵使有这么多近亲繁殖规避的机制,也无法百分之百决定近亲繁殖的事情不会发生。不过这种概率相对而言还是非常小的,并不会影响到整个种群的基因。 值得一提的是,狮群首领的更迭对于未成年的雌狮影响并不大,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狮来说却是灭顶之灾。因为为了使群内的雌狮赶快进入繁殖期,继任者会将这些幼狮全部赶尽杀绝。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雌狮是否会因为失去孩子感到悲伤,但是在“繁殖第一”的机制调控之下,雌狮会在几天之内进入繁殖期,并且还会与杀死自己孩子的雄狮进行交配。 这种在人类世界无法被接受的事情,在狮群当中却显得十分正常。 那么,除了狮群有规避近亲繁殖的机制以外,其他群居的动物是否会规避近亲繁殖的呢?它们真的能认出哪些是自己的直系亲属吗? 动物界的近亲繁殖规避机制人类文明史当中都有过“近亲繁殖”的事件,并且在近亲繁殖之下,人类也尝到了恶果。所以现在人们会依靠道德和法律限制近亲繁殖,从而确保基因的演化处在健康的阶段当中。可是动物界并没有这种东西,那么它们又是如何规避近亲繁殖的呢? 上文中我们只介绍了狮王与群内雌狮后代的情况,却没说群内的雄狮幼崽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被毫不留情地“逐出家门”,这一点正是为了防止近亲繁殖。 而许多鸟类却是将“女儿”赶出家门,因为自然界中许多雄鸟都会占据一个领域,雌鸟前来进行挑选。 此外别看在人类的眼中,动物都长得一模一样,难以区分,但是它们还是可以区分彼此的。 总之,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动物都是相当忌惮近亲繁殖的,因为近亲繁殖会为种群的基因遗传和进化带来阻碍。 而为了让种群健康发展下去,它们就会通过各种机制回避近亲繁殖。 所以不要总是说动物“六亲不认”,其实它们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认出自己的亲属的。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