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雨水多,冬季的寒潮还未退去,在这样的冷空气里,唯有少出门,多加衣,爱护好自己。我们时刻需要与自己有更好的链接,知道当下自己身心是什么样的状态,需要如何做才能调整。天冷就添衣,困乏就休息,有情绪的时候,就安抚好自己的情绪……正如《人民日报》里说的那样:“清醒时做事,迷茫时读书,独处时思考,烦躁时运动,焦虑时行动,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忙碌时专注,闲暇时蓄力,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能拥有诗和远方。”在我们头脑清醒,精力充沛的时候,就应该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因为这是身体状态最好的时候。想起我以前的一个朋友,在自己状态很好的时候,却喜欢参加各种聚会,在闲聊中打发时间,而工作却往往拖到半夜三更才完成。这样不仅消耗身体,而且做事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趁我们还年轻,状态十分清醒的时候,真的需要好好地利用时间,去做一些事情。年纪越大,身体会越与灵魂无法匹配。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候,是选择考编还是考研?是选择继续在公司工作,还是选择跳槽?迷茫的状态不仅让我们止步不前,更是一种内耗。想起以前的自己,经常望着窗外发呆,目光呆滞,不知道自己心中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直到我重新拾起书本的那一刻,才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世间的书有千千万种,或许开始你不知道自己到底喜好什么,但是只要你一直寻找,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欢看的书。读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了解世事,在书中最主要的是“遇见自己”。在书中,邂逅一场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找到内心的答案。古人说:“静能生慧”。一个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他的智慧才会显现出来。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科研者在独处的时候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所以在我们有机会独处的时候,放下手机,好好享受独处的时光,进行深度的思考,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灵感。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烦躁的时候,比如他人不太友好的话语,或者自己的工作压力大的时候,都很容易让自己烦躁。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也是一个容易焦躁不安的人,但是现在我再看到她,发现她的性格温和了很多,和周围人相处都非常愉快。她给我讲起了自己这几年来的改变,她说每当自己烦躁的时候,她就出门跑步,或者是慢走散心。以前是一个爱批评别人的人,可是现在每当她内心焦躁想要抱怨指责他人的时候,她就要求自己先默默地做50个下蹲。做完之后,什么气都烟消云散了。当自己烦躁不安的时候,不如找一个合适的运动方式消化情绪,而不是将情绪发泄在家人身上,每一句带着情绪对家人说出来的话,其实事后多半会后悔。在焦虑的时候行动,行动是化解焦虑最好的办法;在自己得意的时候,淡然,大意容易失荆州;失意时坦然,总结经验,重振旗鼓;忙碌时专注,好好做自己擅长的事;闲暇时蓄力,厚积而薄发。其实人生不就是一场完善自己的过程吗?有得意有失意,到头来你会发现,都是一场考验而已。关关难过关关过,只有过了这些关卡的人,才能到达自己内心的诗和远方。所以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都要相信这是人生中必要的考验,都是为了让自己成长,为了走向人生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