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工具 | 如何用Logseq有效率地记文献笔记(下)

 汉无为 2024-03-22 发布于湖北

图片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一下Logseq的基础操作,我只挑了和我日常记笔记相关的功能来讲,如果对这个软件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的,可以参考我提到的别的博主的文章或者视频。

学习门槛

学习Logseq,包括其他市面上常见的双链笔记都存在至少两个学习门槛,一是Markdown语法,二是卡片笔记法的思维方式。不过虽然看起来玄乎,其实都是能很快上手应用的东西,只要花个一小时左右了解就能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了。

1 Markdown

Logseq的输入面板和Office系列的不太一样,使用的是Markdown语句。Markdown是一种纯文本格式的标记语言,可以边输入边排版,而且排版效果在任何支持Markdown的编辑器(已经有很多了不用担心)上都一致,不会像Word一样在不同编辑器或者不同电脑上打开格式可能都不太一样。

使用Markdown很简单,只要记住几个和”加粗、斜体、标题格式和高亮“的快捷输入方式就可以,我会在后面细说。就算懒得记,用Word的Ctrl+B、Ctrl+I也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

Markdown的优势在于,可以手不离开键盘的完成排版,一般来说在编辑的时候需要鼠标选中自己需要加粗的文字,然后Ctrl+B进行加粗。但是Markdown可以在输入的时候直接输入 **加粗的文字**,然后文本就会自动转换成 加粗的文字 了。别的排版也是同理。

2 卡片笔记法

我在学习方法 | 阅读和记笔记的目的、方法及输出成果里有介绍过一点卡片笔记法的概念,但说得非常浅显,因为我自己也还没有认真地钻研过。但是在这里我们只需要记住,每一篇文献笔记都可以视作一张”卡片“,我们在读和编辑的过程中,都要思考这张卡片的哪一部分是和别的卡片相关联的,并且利用Logseq把这个关联建立起来。

也就是说,在读文献的过程中,要思考的不仅是这篇文献的内容,还有这篇文献怎么服务于你的研究目的,怎么和别的文献内容相合或者相悖,你在输出自己观点的时候哪些内容是可能会被引用到的

下载和安装

这是官网主页:https:///

在这下载电脑版安装,安装教程和基本的操作这个知乎答主 SOLDier 已经写得非常详细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8658500

有时间深入学习的人可以跟随他写的教程对Logseq进行学习,也可以B站搜索”王树义老师“或者”二一的笔记“,他们的视频都把Logseq的深入利用讲得非常全面。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在这里我只介绍几个跟我日常工作流最相关的操作。

主页(Homepage)

Logseq主页面打开后,左侧边栏是所有页面,中间则是创建页面的位置。软件目前支持中英文,右上角的三个点处【设置】内可改语言设置。但是中文翻译没有做全,所以我还是建议使用英文模式,毕竟也没有特别复杂的词汇。

图片

页面(Page)和标签(Tag)

每一个Page,也就是页面,都是一个单独的文件。正如我上一篇里介绍的,页面是笔记的基本载体,而标签则是跨笔记存在的,方便用来定位与某个”概念“或者”课题“直接相关的页面。

创建页面时输入[[ (中英文输入法皆可),就会自动出现 [[]],然后在里面输入页面名称,回车,新建页面就建好了。

图片

如果要引用别的页面,就输入/ 后选择Page Reference

图片

然后就会出现[[]],当然也可以自己手动输入[[]],在里面输入要引用的页面标题,在下方出现的页面里选择自己想要的那个即可。

图片

这样Binford的另一篇文章就被引用过来了。

图片

块(block)

块的概念是双联笔记的特色,块 (Block) 便是传统文档 (Page) 的基本组成部分:一段文字、图片、表格、代码块,诸如此类都属于 Block。每个块都可以移动、拖拽,并且不同的内容块之间可以彼此关联。

块也可以像页面一样被引用。也就是说,我在看Binford的文献时,如果他提到了某个Childe也讨论过的观点,我就可以直接引用Childe笔记里那一个块,而不是Childe的整个笔记,这样引用就变得更精准。

引用块的操作是输入/,然后会出现“Block reference'和'Block embed'两个选项,reference相当于把想要引用的块复制过来,然后创建了一个链接,点击可以直接跳转到那个笔记去,但是文字不能被编辑。而embed则是只把文字复制过来,仍然会关联两篇文献,但是文字可以编辑修改。

以Block Embed为例:

图片

在选择Block embed之后,在自动出现的 {{embed(())}}中输入要引用的块的关键词,然后在下方出现的选项里找到对应的那个块,点击后即完成引用。

图片

引用后的块就是图中灰色部分,右侧的数字表示被引用的次数,点进去可以看到原笔记和引用过这一段的笔记。

图片

标题和层级结构

Logseq的标题格式很简单,一共六级标题,从大到小,想用几级就输入几个#号,然后空格,再输入标题内容。

图片

Logseq的页面采用的是层级结构,必须一行一行地输入,每一行按Tab则缩进一个层级,按Shift+Tag则提升一个层级。如下图所示:

图片

Zotero

这是将Logseq和Zotero进行关联的设置方法: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5008689

插件

Logseq是一个开源软件,所以会有很多人编写插件给它添加功能,在主页右上角点击三个点,然后选择插件。

图片

插件市场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功能的插件,点击安装即可使用。也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我目前这个绿色的主题就是我自己下载的。

图片

我常用的插件是以下几个:

图片

logseq-plugin-tabs可以支持同时打开多个页面,并且双击页面标签可以固定常用的页面。Tags则可以管理你所有的标签,方便合并一些同类标签。Heatmap则可以记录你每天新建笔记的数量并且形成热力图,如果干活干得多看起来就笔记赏心悦目。TODO Master则是涉及到Logseq做To Do List的功能,我自己不太用,但是如果需要用Logseq记录工作任务之类的,这个插件应该是用得上的。

Markdown 语法 

详细说明可见这篇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0086994

常用语法如下:

**中间的文字会被加粗** (快捷键【Ctrl】+【B】)

==中间的文字会被高亮== (快捷键【Ctrl】+【Shitf】+【H】)

~~中间的文字会有删除线~~

*中间的文字会变成斜体* (快捷键【Ctrl】+【I】)

***中间的文字会加粗且斜体***

# 一级标题

## 二级标题

### 三级标题

#### 四级标题

> 建立一段引用格式文字

>>二级嵌套引用格式

缺点

1 大纲式结构

Logseq的输入是大纲式结构,不像Onenote那样可以自由输入。这是因为每一个块都是一个引用的基本单位,所以在自由度上有所妥协。

而且Logseq对文本的支持度很好,但是图片、音视频等的插入和编辑功能就没有那么完善,可以说是更偏向“文献管理”型的笔记软件。如果是有多种类型的笔记需要记录,还是建议用Onenote。

2 缺少页面分级

Logseq的左侧边栏处显示的是一部分收藏页面和所有页面,也就是说,并不像Onenote那样有层级分明的页面分类。因此需要我们自己设置总页面、分页面和笔记页来完成管理。否则分散的各个笔记页面之间虽然有联系,但是这样零散的联系很难让同一个大主题下的笔记能够被关联在一起。

同类笔记软件

和Logseq同类的笔记软件还有很多,比如Obsidian,Roam Research等,各有优缺点。目前做过比较分析的人,他们关注的重点和使用方式也和我的工作流不太一样。我没空一一尝试,如果有人试过了并且愿意做一个文献笔记相关功能的比较的话,欢迎来交流。

相关文章

学习工具 | 如何用Logseq有效率地记文献笔记(上)

学习方法 | 阅读和记笔记的目的、方法及输出成果

学习方法 | 研究导向的考古文献阅读法

学习工具 | 详解如何用Zotero高效梳理文献

学习工具 | 如何用Zotero一键下载知网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