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到站了,文字并没有下车

 走读生日记 2024-03-24 发布于浙江

昨天本来有很多感触想记录下来,却一下子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就随便感慨了几句“花朵”。今天看昨晚这几段感慨,如此凌乱,不知所言。

花痴 ☚

看来,思绪实在发散的状态下,还是不要轻易表达。言不由衷,词不达意,这是对汉字的轻慢。

我一直认为,除了汉字和你喜欢、尊崇的人,别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放在次要位置,即便有时候呈现一种漫不经心,也没什么大不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似乎形成了一个“特殊场景码字癖好”,比如坐在火车上,比如坐在寺庙的塔林里,比如坐在一条江河或者一座湖边。坐在这些地方,手指会不自觉的从手机键盘敲下一些文字。

文字散碎,无序,更谈不上什么专一的主体。至于上学期间被灌输的“中心思想”,更不具备。为此,我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文字更喜欢自由,他们不愿意被人类刻意摆布。

此刻,我就坐在火车上,火车将运行1小时20分钟,手指又开始在手机上敲打出这些汉字。为了让这些汉字稍微具备一点“读起来不费力”的属性,我在每一部分汉字前特意以阿拉伯数字标注一下。

1.

最近陆续在看《唐诗里的山水意境》,得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来感受唐朝诗人眼里的绿水青山。

无意间却发现唐朝诗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李白与杜甫就不用说了,李白与孟浩然也不用说了,李白与王昌龄也不用说了……就说李白与时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和苏颋之间,这种关系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

顺着这个关系,就可以了解到张说与苏颋之间,甚至了解到张说与张九龄之间,错综复杂且具备传奇色彩的关系。

了解这些背景之后,返回来再看他们的诗文,就会领会更多他们寄托在诗文里的心事和情感。

阅读唐朝诗人的乐趣,往往隐藏在这些学生时代并不能学到的关于唐朝的细枝末节里。

2.

年前年后读了两本“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的专著,有一种“很久没有读到如此接地气的书了”的感觉。

都是一气读完,并且随手就把阅读带来的感触做了记录。

两本书是同一位作者——普迪教育创始人罗敏畅老师

一本《温和而坚定的教养 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随手记录的阅读感触 ☟

1本书21句实在话,读懂孩子

另一本最新上市,《父母会沟通 孩子更优秀》,随手记录的阅读感触 ☟

迟来的反思|父母会沟通,孩子更优秀(上)

迟来的反思|父母会沟通,孩子更优秀(下)

说实话,所有“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方面存在困扰的大人都应该用心阅读这两本书,并且对照自身实际情况,用书中提供的简单易行实操实效的方法论,来修正和改善现存“家教”局面。

因为受益,所以特别推荐。👍🏾

3.

那天黄昏,看到这株柳树和月上柳梢头的现场,就想起李白一首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太多,李白这首仅仅写到“春夜”“春风”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格外让我喜欢: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陌生的城市,春风流荡的夜晚,一曲《折杨柳》的笛声唤醒了李白思乡之情。

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整个洛阳城,在这样的时刻,谁能不想家呢?

春天,花开花落,正是多情伤情的季节,就连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也不免被春夜春风里的笛声打动。谁叫这是一曲《折杨柳》的笛曲!

笛声过后,清晨醒来,又有人离开,有离开就有送别。至于离人,是继续远走他乡,还是返回故乡,谁又能说得清楚。

这种场景,这样的思绪,让春天充满了无限伤感。这些伤感的最初来源,不过是每一个游子思念故乡的心事。

此刻,我在江南,又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一季。

4.

车快到站了。

就这样吧。

2024年3月24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