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保险投资那些坑:只讲事实,不带偏见;不讲观点,非喜勿喷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4-03-24 发布于北京

你有没有发现,网络上说家庭现金会越来越贬值的,都是推销保险的;说银行存款越来越贬值的,往往都是引导购买保险的;说复利投资可以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的,最终都告诉你保险是复利值得投资。

但现实呢?如果你是以风险保障为目的购买的保险,不要继续看这篇文章了;如果你是保险人员请远离本人的这篇文章;如果你是以投资收益为目的的保险,那么一定看完本文的五大故事,然后买不买随便你。

下面是网友分享投资保险的后果,至于最终后果如何,信不信由你:

第一个事实,网友的老妈投资养老分红保险每年缴费4000元,当时说15年到期后回报率200%以上,结果比6万元本金还少几千元

网友的妈妈在15年前被业务员忽悠购买了养老分红保险,每年要缴纳4000元,业务员信誓旦旦保证回报率在200%以上。对于这位没有养老金的网友妈妈当然非常具有吸引力。于是就怀着美好的愿望购买了,每年省吃俭用缴纳4000元,憧憬着在65岁后缴纳满15年、本金6万元、能够拿回至少12万元,这无疑是一大笔养老钱!

没有想到,在15年到期以后,网友妈妈充满希望的去保险公司进行结算取款,却被告知当时签的合同里有消费型重疾险!这让老人实在难以接受,觉得业务员完全是坑蒙拐骗,当时业务员说的保险合同内容和回报的方式与现在解释的完全不一样!

业务员让大字不识一个的网友老妈签了完全不清楚的保险合同,现在保险到期了却又拿出另一套说辞,网友老妈气得在保险公司和业务员大吵一架!最好的结算当时也与开始时说的差距巨大,不仅没有预期中的200%以上分红,就是15年累计缴纳的6万本金都拿不回来,因为要倒扣几千元,这让网友的老妈彻底懵了!也非常无语,更是无比的愤怒,但也没有办法,除了被气得大哭一场以外,无法接受现在这个保险投资的结果!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购买保险特别是分红型保险,是因为很多老年人根本不了解保险,更不了解保险的收益率到底如何,结果缴纳8年10年甚至15年以后,再发现上当已经太晚了。这也是保险公司骗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年人购买保险的原因。但这样的保险能够长久吗?

第二个事实,十年前购买的130万元理财产品却最终变成了保险产品,而且是身故以后才能领钱的那种

网友慕容先生在十年前买了130万的五年期限理财产品,当时觉得这是余钱短期内没有什么用,银行存款利率又太低了,银行工作人员就推荐了一款五年期限的理财产品,说这款理财产品是风险低、收益高、非常可靠,五年后就可以连本带利完全取出来。慕容先生觉得这款理财产品还不错,就购买了。五年到期后,觉得短期内没有什么用途,而且存款利率一再下降、未来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钱继续放在银行理财产品里还可以利滚利继续生息,因此就没有去银行取款,想到十年以后收益会更多。

10期限到了以后,慕容先生急需用钱就去银行取款,还期待着能获得非常好的收益。但银行却告诉慕容先生,他购买的不是理财产品而是购买的保险,现在取不出来,如果有什么需求可以去找到保险公司,慕容先生到保险公司表明自己要取款以后,保险公司告诉他购买的是身故险,只有等慕容先生去世或者51年后才能取到钱。

这让慕容先生非常生气,认为这不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伙欺骗人吗?理财变保险而且还变成了身故险,这不是太坑人吗?慕容先生质疑银行业务员当时在购买时为什么不说清楚?银行和保险相关人员都认为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就是一款身故险,慕容自己没有看清楚合同。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认为自己没有责任,人家是正常合同、你购买时自己签的字,你自己没有看清楚只能怪自己。

慕容先生质疑:将保险产品包装成理财产品欺骗消费者,银行的良心在哪里?保险公司的良心又在哪里?银行和保险公司就这样欺骗 消费者赚取昧良心的钱吗?

慕容先生想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向法院起诉,希望追偿自己的本金和利息,但是结果会怎样呢?很难说结果会如愿,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银行在销售时有欺骗行为,法律上很难界定银行和保险欺骗,这也是众多被骗者难以主张权益的原因。

第三大事实,朋友被保险公司3.5%复利所诱惑购买了五万元,投保以后才发现事情远远超过想象

很多人在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朋友都会告诉你,保险投资是3.5%的复利,比银行存款利率高多了,而且是保本保息。但现实呢?

朋友老江就吐槽说自己被保险公司给忽悠了。银行卖保险的朋友向老江推荐说,银行存款利率一直在下调,近两年已经下调了九次存款利率,现在存款利率已经下降到了2%以下,不如投资保险产品、现在的保险投资还有3.5%复利产品,再开一个保险万能帐户,收益会更高。老江觉得银行的朋友不会坑他而且也觉得银行业务员工说的非常有道理,于是就购买了一个每年5万元持续投资五年的保险投资产品。

投保以后老江还是不放心,于是就上网进行查询,想看看3.5%的复利到底是如何实现的。结果却发现,保险投资所谓的3.5%复利根本不可能拿到,如果想拿到3.5%复利需要到一百年以后。

老江就开始疑惑了:谁投资购买保险要一百年以后才能受益啊?再说银行朋友推荐的那个万能帐户,说是存入的资金月息都会达到4.3%,老江就试着充值了5万元。没有想到竟然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骗局:万能账户里的资金要先扣2%的管理费,如果不满五年取钱还要再扣3%的管理费,这就5%没有了。

老江就想退保了,而保险马刺说,如果你现在退保,5万块钱要损失7000多。老江彻底不知道应该如何操作了?如果退保就要损失7000多,如果不退保每年还要继续投资5万元,你觉得应该如何操作呢?

第四大事实,保险公司太狠了,保险公司员工被自己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坑惨了

太惊人了!如果说,银行业务员推销保险坑的是存款人,保险公司坑的是投资人,那么,保险公司连自己的员工都坑。

一位女网友分享了自己在保险公司的经历,这个经历再一次告诉我们,保险投资的真实状况是怎样的:

网友说,为了保险业绩冲刺,网友在实在没有办法拉到保险投资客户的情况下,只能自掏腰包十几万元购买了 21 份投资保险。本来觉得反正保本保息,收益率还比银行存款利率高。但是一年以后网友准备离职,发现自己投资购买的十几万保险,到手的佣金收入只有一万多。因为要离职所以也决定对以前的投资进行退保,保险公司经过测算一笔50000 元的投资分红保险产品最多只能退回 5000 元。

女网友非常后悔,原因是自己当时为了冲业绩自己花了10几万;更懊悔的是自己作为保险公司业务人员,既没有搞懂保险产品,也没有搞清楚保险的套路,实在是一份失败至极的工作经历!

网友说,这就是为什么保险公司每天都在招聘新员工,而且很多招聘的职位都是经理级别,根本的原因就是要求入职时购买保险、入职以后动员亲戚朋友投资购买保险,一旦你没有了业绩贡献能力就会被辞职、被辞退、甚至业绩不达标而开除。

保险公司的员工都会因为不了解保险产品而投资上当,何况是我们根本不了解保险产品的投资者呢?

第五大事实,银行业务员为什么拼命推销保险?原因竟然是保险存单3500万,提成竟然有800万!

很多人都非常奇怪,为什么银行的业务员工拼命推销保险,难道他们没有存款业务压力吗?难道他们不缺存款了吗?为什么要动员存款人把存款变成保险呢?甚至有的银行业务员和理财经理违规办理保险呢?

2023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因单个网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与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业务合作;违规通过储蓄柜台销售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代销利益不确定的保险产品未按规定提供完整合同材料;向客户销售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保险产品;等十八项违规,被罚没3791.879382万元。其中,总行2041.879382万元,分支机构1750万元。2024年2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饶市分行因其对分支机构代销保险业务管理不到位被罚款20万元。

有的人说银行为什么那么卖命地推销保险?是因为给的提成特别高,曾经保险销售提成最高达到40%。一网友说听保险公司的经理聊天,他说公司有个同事做了一个3500万的投资业务,结果提成了800多万,是不是觉得让人难以置信?但你想清楚的是,3500万元的投资仅业务员提成就800多万元,你哪里还能获得3.5%的复利收益?

2023年上半年银保渠道期交保费已超过32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3100亿元的保费业务量。银行的积极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长执着更猛,根据2023年中报,招商银行代理保险收入92.60亿元,代销保险收入占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54.6%;平安银行占比达到52.9%;兴业银行代销保险收入10.47亿元,同比增长123.47%。

更重要的是,一些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直接给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业务人员2%的提成,既销售100万元的保险产品可以直接拿到2万元的提成,是不是比银行存款的绩效多了很多?

说所有的理财经理都是骗子可能被夸大了事实,但并不为过,因为确实存款。保险能不能购买?能不能投资?我们不做结论,更不带有任何倾向性,而且不接受那些网络上人员的质疑,因为既没有动员大家投资保险,也不会劝说大家不投资保险,只讲了几位网友的现实,最终读者自己决定。你会投资保险吗?(麒鉴说财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